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展望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调整了出口退税率等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措施,改善了进出口企业经营的国内环境,宏观经济形势出现积极变化,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世界经济短期内明显复苏的可能性不大,美欧日经济很可能在底部持续震荡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

第一,外部需求严重萎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4月下旬的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将出现二战以来首次负增长。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下降3.8%,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将分别下降2.8%、4.2%和6.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只有1.6%。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3月份预测,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出现二战以来最大降幅。其中发达国家出口下降10%;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2%-3%。企业普遍反映订单减少,出口价格下降压力还在继续增加。

第二,国际贸易融资困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流动性紧缺尚未有效缓解,金融机构纷纷收缩信贷规模,各国贸易融资条件普遍恶化,国外进口商和经销商资金压力加大,纷纷采取减库存、压订单等方式规避风险。出口企业反映国外进口商订单短期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进口商贸易融资困难,出口企业收款延长,收汇风险上升。加上国内银行为防范风险对出口企业慎贷、惜贷现象普遍,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尚未得到有效缓解。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0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将继续大幅减少。跨国直接投资减少将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将在较长时期内影响国际贸易发展。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急剧下滑、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提高关税、滥用救济措施等各种贸易摩擦急剧增多。世界银行统计,自2008年11月15日20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20国中有17国实施了47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据3月份世界贸易组织审核成员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报告,过去几个月各国贸易限制措施显著增多,主要是提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滥用反倾销措施等,中国是主要受害者。一季度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25起,其中反倾销18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3起,特殊保障措施3起。目前,世界各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许多国家可能进一步寄希望于贸易保护转嫁国内就业矛盾。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得不到有效遏制,中国企业遭遇贸易摩擦的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多。

总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形势近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状况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中国必须认真落实好已经出台的、符合WTO规则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为外贸企业应对危机、克服困难提供更加到位的支持和服务。企业要苦练内功,加大营销力度,推进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增强综合竞争力,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应对各种贸易摩擦,切实维护自身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