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分析

摘 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碳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以及碳排放总量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2005-2013年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现状以及与研究相关的对外贸易现状,其次通过研究发现,与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均GDP相比,对外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程度更大,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碳排放的关联最大。这一研究对调整贸易结构、推进经济发展中的节能减排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 碳排放 灰色关联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推进,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也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的趋势。对外贸易使得中国成为开放的经济体,有力推动了现代化建设进程,其中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壮大,极大程度发挥了中国具有充裕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进出口总额达到243344亿元,比2015年下降0.9%,降幅比上年收窄6.1%。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注重推进外贸发展中的节能减排。近年来,随着我国雾霾天气、水污染、土地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的出现,环境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自身活动所引起的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碳排放量接近 100亿吨,成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早在1994年,中国政府就制定并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紀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节能减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系统选取研究变量,深入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我国及时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以及制定相应低碳发展方针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一、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在开放贸易当中确实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另一类学者通过研究推翻了这一论断。李小平、卢现祥(2010)对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中国二十个行业的贸易数据的研究表明从发达国家转入我国的行业不仅仅只是污染密集型,也有一定规模的清洁行业,并且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碳排放量有所降低,我国并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何洁(2010)综合考量了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认为我国出口企业因为贸易开放面临更强的市场竞争,反而促进了企业通过不断研发节能减排技术增强在国际中的竞争力,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污染天堂假说”不成立。另一方面,李锴和齐绍洲(2011)通过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分省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外贸易对中国的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EKC曲线在中国是成立的。高静和黄繁华(2011)在考虑中国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于碳排放影响的基础上,使用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二者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为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之间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任力、黄崇杰(2011)将中国按发展程度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以各地区1995-2007年的碳排放量面板数据为依据,研究了各地区的对外贸易密度、人均收入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大区域的对外贸易密度都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影响,碳排放随着贸易密度的增加而增长。

二、对外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

Grossman和Krueger(1991)首次实证研究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的倒U型的关系,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假说。并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第二阶段为环境污染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第三阶段为人均收入相对稳定,环境污染处于较低水平。EKC 曲线以市场经济原理为基础,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会自动处于某一阶段,政府无需采取干预措施。然而,大量理论研究表明,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会延长从EKC曲线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进程,因为在缺乏政府干预时,生产要素价格会产生扭曲,从而减缓技术进步效率,从而难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因此,不能完全限制政府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的干预,采取消极态度等待市场机制引导经济与环境的发展达到EKC曲线的第三段。

贸易的规模效应给我国带来的正面碳排放效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大量研究证明并非所有环境污染指标都符合“倒U型”EKC曲线;其次,我国仍处于EKC曲线左侧,所以经济规模的扩大只会增加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贸易的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不仅需要根据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来确定,其次政府政策的制定也会影响结构效应的影响,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制定严格的环境政策,会导致对外贸易中碳排放密集行业生产降低,例如第三产业服务业生产比重较第二产业制造业扩大。反之,当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时,会采取较为宽松的环境政策,使得碳排放高的行业生产增加,给予发达国家污染严重行业的转移机会,使得我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对外贸易带来了广义的技术进步和直接的环保技术进步,无论是怎样的技术进步都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在对外贸易当中,有跨国公司直接进入我国市场建立工厂,这类大型跨国公司一般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治污设备和管理经验,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会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与此同时,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也会在污染密集型行业进行投入,此时,技术效应对于碳排放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对我国企业的生产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改善我国整体碳排放情况,带动低碳技术的进步。

三、我国对外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2005年至2013年研究变量的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将人均碳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用C表示,对于解释变量的选取主要参考Kaya等式,选用人均GDP,用PGDP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用IPEP表示;初级产品进口比例,用PPIP表示;能源消费强度,用E表示,作为解释变量。此外,本文采用能源消费强度(E)作为能源消费的变量,采用总进口值中初级产品进口所占比例与总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例作为对外贸易结构的变量。本文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首先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计算关联系数、关联度以及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对选取的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指标进行排序,最后得出相关分析结论。所选变量的原始值如下:

将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rIPEP>rPPIP>rE>rPGDP

从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所得的关联度大小排序可以看出,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能源消费强度、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和初级产品进口比例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与人均碳排放量关联度最高,二者关系最为紧密,发展方向和速率接近,说明在所有研究指标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对碳排放影响程度最大,这与我国近十年来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存在较大关联性。和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密切,随着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逐步加剧,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已经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却在加工贸易行业隐蔽性污染方面关注度不够,相比加工贸易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显著经济效应,目前对于其环境效应仍缺乏关注。另外,初级产品进口比例关联度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关联度相近,也对碳排放有较大影响,以能源进口为例,虽然能源進口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但效果不显著,仍旧引起了碳排放的增加。能源进口通过改变相关产业规模从而对碳排放产生的正向效应力度较大;研究结果表明与能源消费与人均GDP相比,对外贸易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程度更大,而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量关联度最低,对碳排放影响程度最小。结论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体现较高的关联度,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有关,与理论分析相符。

四、政策建议

1.鼓励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相比其他研究对象,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对于碳排放影响最大,说明我国在工业制成品出口方面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调整,达到以较小的环境代价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我国出口企业来说,技术的创新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我国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政府应当鼓励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对于企业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实现节能减排。企业研发部门应当不断增强技术研发意识,敢于挑战难题勇于攻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我国急需培养在技术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打破国外先进技术的长期垄断。我国可以提高环境标准,大量引入外商投资,对本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改善环境水平,拒绝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

2.转变贸易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从对外贸易结构来看,在保证工业制成品出口量的基础上,应减少高能耗、高碳排放初级产品的进口。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应当首先将贸易品低碳化,逐步避免碳关税和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限制。优先考虑加大服务贸易的发展力度,积极为服务贸易打造产业基础和营造氛围,增加服务贸易的效率。其次,我国应该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新格局下加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积极同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对外贸易合作关系,开辟服务贸易新天地, 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低碳转型策略有序进行。其次,我国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重视饮食、服务等清洁行业的发展,加大工业生产中环保产业的比重,提升低碳经济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3.完善政策法规,利用国际制度。我国在不断完善低碳法规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于法规的执行力度,推行碳排放标准,拒绝盲目追求以破坏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在 1998 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 2002 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我国表示经历金融危机后仍投入大量资金安排生态等与气候相关的工程。在政策法规的实施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碳税、配额和补贴等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低碳经济推动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成果之上,寻求从发达国家获得碳减排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的机会。在应对对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方面,我国应该培养专业性人才,加强对WTO相关规定和法律条款的研究与理解。“一方面要适应世贸组织的要求,严格依规则行事;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发展中成员所能享受的特别待遇,扶持国内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平,卢现祥. 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_2排放[J]. 经济研究,2010,(01):15-26.

[2]何洁. 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各省的二氧化硫(SO_2)工业排放[J]. 经济学(季刊),2010,(02):415-446.

[3]李锴,齐绍洲.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 经济研究,2011,(11):60-72+102.

[4] 高静,黄繁华. 贸易视角下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内在机理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面板数据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05):66-74.

[5] 任力,黄崇杰. 中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经济学家,2011,(03):75-81.

[6]唐杰英.产业转移、国际贸易和CO2排放——来自我国工业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9):118-128.

[7]陈宁.FDI、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实证分析[J].经济实证,2015,(15):146-148.

※基金项目:本文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一般项目《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老师:郎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