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视角下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园区及企业调研等方法,基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对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集群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及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8-64-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8.015

Abatract: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park and enterpris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of Tianj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end of global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ianj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uster,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f combining the cluster development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mplementing the tal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introducing and cultivating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improving the diversified financing system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cluster; innov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永不衰落的朝阳高新技术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之一,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已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1-2],我国政府同样也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3-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居民健康观点的不断深入,对药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但要满足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破解新世纪健康难题,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5],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提出将推动生物医药產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经济集群。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进行发展。目前,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步提高,并且已经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国内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共性技术、产业链及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以典型城市开展生物医药产业研究的情况不多。对于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津市与其他省市的情况对比、产业优劣势(SWOT)分析、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模型等方面[8-10]。本文将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基于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提出加快其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1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集群化发展趋势

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Porter首次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并在随后的研究中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他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0]。集群内优势产业的行为主体通过频繁的交流和互动实现技术合作与信息流通,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最终推动技术及产品创新与产业升级。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美国是世界上生物医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生物医药市场全球第一,目前已经在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北卡罗来纳、圣迭戈等地区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国的剑桥基因组园、法国巴黎“基因谷”、瑞士巴塞尔生物科技园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及产业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地区快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天津市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如何利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优势推动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近年来,天津市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进行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取得了快速发展,竞争力持续增强。

2.1 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15年以来,我国医药监管形势发生巨大变化。2017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正式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更快地实现与国际接轨。监管政策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解决审评积压问题,仿制药审评由7~8年压缩到1年内,创新药临床审评由2年压缩至6个月左右;通过一致性评价淘汰低品质药品,提高本土仿制药质量;采取优先审评审批、国际多中心临床实验以提高新药可及性;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飞行检查制度改善药品生产环境;采取两票制、集中采购、医药分家、医保目录调整、高价药谈判等制度降低药品价格。医药政策的改革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天津市把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引导集群发展的作用。《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优惠政策》等对生物医药企业、机构及人才在产业用地、人才及项目引进、财税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提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形成竞争优势突出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关于推进健康天津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推动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个功能区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

2.2 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天津市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是生物医药产业重要的制造基地及医药产品研发转化基地。经过多年的积累及开发,形成了以化学药、中药、生物制药为主要支撑,药品生产及开发、研发外包、医疗器械、大健康等领域集聚发展的优势。2015年,天津市集聚了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127家,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1 341.8亿元,同比增长16.4%,成为天津市增长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天津市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生物医药产业在这些园区具有明显的地理聚集趋势并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依托这些产业园区的发展,实现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推动了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天津泰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2017年度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实现年营业收入26亿元,年增长率达15%。天津高新区进入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2016年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50强榜单,排名第8位。由科技部等四部委和天津市政府共建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聚集了天津药物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九州通、康希诺等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新药创制大平台建设居国内前10。

2.3 龙头企业的成长带动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依托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的传统优势及近年来政府的大力扶持,逐步形成了一批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群的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获得了较大提升。截至2017年底,9家企业在A股上市,13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其中,化学制药是天津市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金耀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皮质激素生产基地;芬必得、达克普隆、吲達帕胺等产品销售过亿,畅销海内外。中药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中药现代化技术全国领先;滴丸、软胶囊、中药注射剂等剂型均为全国首创;产品种类多,疗效确切;销售过亿品种达到11个。生物制药领域,干细胞技术国际领先,协和干细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干细胞库;康希诺与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开发的国内首个埃博拉疫苗是由我国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组疫苗产品;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诺华诺德是亚洲最大胰岛素生产企业。医疗器械产业中,九安医疗的电子血压计销售数量列世界第三位,输液器、冠脉支架、血液回路器等产品销量位居全国前列;赛诺医疗研发的自主创新产品冠脉支架填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空白;瑞奇外科是中国首家微创外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微纳芯自主开发的PO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填补国内空白。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核心凝聚力,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占据着产业链发展的高端,而且发挥了引领和带动效应,带动产业集群的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

2.4 生物医药创新资源不断聚集

天津市拥有丰富的生物医药创新资源,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聚集了一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活动的机构。截至2016年底,在生物医药领域,天津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重点实验室15个,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5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6个。拥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形成了天津滨海抗癌新药创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天津市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6个产业联盟。同时不断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建立了中德医药产业园、中英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CMM-天津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这些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内的企业及机构,借助地理上临近的优势实现了知识的流通及合作的加强,营造出不断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

3 存在的问题

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升级速度慢。2015年,天津市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545.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2位,在直辖市中排名第3位,仅为直辖市中排名第一的北京市的65.8%,排名第二的上海市的68.9%。相比北京、广州、深圳及长三角地区,天津市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产业化等方面不具有领先优势,国际水平原创品种产出率低,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及研发中心落户较少,参与国际研发业务能力不强,国际市场开发能力差。缺乏有活力的规模龙头企业和重磅产品,龙头企业聚集效应不强。2016年医药百强榜中,山东省上榜企业最多,达到14家;北京市上榜企业13家,上海上榜企业10家,而天津市上榜企业仅有4家。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相比于北京、上海、广州等资本密集区,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并购及投融资不活跃。相比于北京、上海、苏州等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达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中高端人才聚集度不高。面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天津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是产业加速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4 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4.1 依托战略发展机遇的政策支持,引导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全球各国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天津市应将医药产业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大战略相结合并利用好相关政策,加速聚集各类创新主体,推动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开放与共享,鼓励和支持天津市各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并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将天津市建设成为我国的北方“药谷”,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药创制重要发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4.2 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完善人才扶持和培育体系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知识密集、多学科互相渗透以及强烈的人才资源依赖性的特点。天津市应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坚持把人才作为集群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创新人才重点扶持。进一步完善对人才的激励政策,如个人所得税减免、分红奖励、股票期权等制度,使科技人才能够获得创业及发展的红利。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落户,满足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需求,使人才可以安居乐业;鼓励用人单位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为人才的引进及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及产业化基地,以产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实现人才在创新网络内的交流。

4.3 引进及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集群创新水平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一批规模较大、有明显示范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的引领和推动。对于现有的龙头企业如金耀集团、天士力等进行重点扶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使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促进技术优势向中小企业扩散,扩大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化。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已有资源,发展配套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引导龙头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强强联合,通过联合设立产业中试基地等方式开展合作,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对创新能力强、拥有创新产品的优势企业进行重点培养,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在资金、项目、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定位,重点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医药企业,加快进入新药开发的全球价值链进程,支持医药服务外包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研发链条,提升生物医药的研发服务能力。

4.4 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多元化融资体系

由于生物醫药产品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为克服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要不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多元化融资体系。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加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引进外资企业、设立国际化基金,为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对发展前景好且有意向的企业,可与外资进行合资。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从事风险投资,鼓励企业或个人捐赠建立基金,共同参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产品的开发,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降低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门槛,对自主创新能力强、有一定市场规模产品支撑的企业,鼓励其上市融资,充分发挥股票等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金融、网上信贷等新型的方式盘活社会闲置资本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引导并支持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性银行的建立,鼓励银行对优势企业扩大贷款规模。完善对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对贷款的企业进行扶持,实行贷款贴息,企业专利可进行银行抵押贷款,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

5 结语

历经30余年发展的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集群,但仍存在总体规模未进入中国地区前五名、集群区域创新能力整合不强、龙头企业聚集效应不明显、缺乏重磅产品以及资本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天津市应将生物医药产业与地区发展的五大机遇相结合,引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培育龙头企业,整合地区创新资源等,从而达到增强区域生物医药发展的竞争力,不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佳睿.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商业研究,2015(12):24-28.

[2] 翁锦玉.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1):1-2.

[3] 朱艳梅,席晓宇,褚淑贞.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3(8):900-904.

[4] 桂子凡,王义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6):267-269.

[5] 李炎炎,高山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基于1995—2015年统计数据[J].中国科技论坛,2016(12):42-47.

[6] 周立群,周晓波.京津沪生物医药产业比较研究及对天津的启示[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481-485.

[7] 王斌,从俊杰,刘沛然.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17(8):70-73.

[8] 盛刚,邵永同.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学观察,2016(1):29-35.

[9] 赵绘存,高峰,贾蓓妮.天津市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与对策[J].天津经济,2016(1):29-35.

[10]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