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文工融合”办学特色的实现机制

摘要: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理念,应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学校发展战略全面贯彻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思想,具体落实到确立文工融合的教育理念、构建文工融合的教学体系、建立文工融合的师资队伍、营造文工融合的校园氛围、推进文工融合的改革试点。形成“文工融合”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工交融;办学特色;实现机制

一、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文工融合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构建文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要素,它反映模式的内在特征,又是模式的灵魂和精髓。作为由一文一工两所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组建升格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方面,既有并校改革的机遇和学科综合、师资齐全等有利条件,也有传统壁垒、磨合障碍等不利因素。因此,要使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和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也就成为当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曾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应有宝贵的科学基础与珍璞;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应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内涵。”从而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文工融合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目标层面,大力推进人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深度融合。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单纯的专业人,也不是培养单纯的职业人,而是要培养社会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面对社会高科技化、理性化、学习化、竞争国际化等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健康的职业心理、自主创业的意识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其成为“技巧的人”、“智慧的人”和“道德的人。”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第二,培养目标既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终结点。培养目标层面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是知识融合和方法融合的期望和结果,也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最高境界。培养目标层面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不仅体现在人才素质上,也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只有具备这两种精神的人,才是合格人才;只有具备这两种精神的高职院校,才是完美的高职院校;只有具备这两种精神的高职教育,才是理想的高职教育。

在教学内容层面,大力推进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深度融合。最早提出量子论的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我们将充分发挥学院由一文一工两所省属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组建升格的优势,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推进“文工深度交融”,在工科类专业融入《成本核算》、《市场营销》、《车间管理》、《劳动法》、《合同法》等方面的课程。在文科类专业带入《科学技术》、《企业生产流程》、《食品与安全》、《机械电子产品基础知识》、《商品学基础》等方面的课程,充分体现文工交融在专业知识、技能上的渗透性和未来社会岗位就业的互补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层面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深度融合,组织教师开发编写文工交融方面的校本教材《车间管理》、《车间核算与统计》、《班组长管理》。实现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互相融合渗透。

在教学方式层面,大力推进人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深度融合。人文教育与科技在方法上具有不同的特征。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课程的陶冶性,提倡教学方法的非强制性,注重人际关系和谐与知情意的整全发展,以求善的情怀追问人生世界。科技教育以传授知识为己任,注重知识的可靠性,教学方法强调规范性,注重用实证的方法揭示客观规律,以求实的精神探索自然世界。教育方法在知识内化为素质(精神)的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学院将加大教学设施投入,争取装备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建立完善高等级的校园网络,以满足学生学习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将电视教学、多媒体课件、因特网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广泛应用于教学,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教师的学术评价、职称评审的考核内容之一,从而较好地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建立文工融合的思维模式

在推进文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程中,我们将积极构建教师继续教育的高校、企业和校本培养培训模式的长效机制,形成教师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继续教育体系。特别是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优势,让不同学科背景的文化课教师、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实践课教师享有同等培养培训机会,同时利用培训机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交流,拓宽专业发展视野、促进学科融合、增强跨学科教学能力。实现教师从轻量型结构转向重量型结构,即知识拥有量要有大的扩张,以便同社会知识量迅速扩张的态势相适应;从单一型结构转向复合型结构,以便能容纳各类知识;从封闭型结构转向开放型结构,即头脑中的知识应得到经常性的更新;从被动型结构转向创造型结构,即知识结构应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逐步建立适应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思维模式,以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既会思考“事实存在”(科学的思维方式),也会思考“人的存在”(人文的思维方式)。

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营造文工融合的校园氛围

在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中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哈佛大学校长认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显然这不是几个学科所能包容的,恰是要由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所包容的。因此,校园文化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除得益于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外,同样得益于大学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对其成长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高等学校应该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与规律、时间与空间,以需求驱动、利益拉动、情感调动来精心整合与提升现有的文化资源,并通过各种形式统一展示与表达出来,那么由此构成的环境氛围才能够产生教育效果的连续性与最大化,才能从多层面和多空间对大学青年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将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以道德建设之“神”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之“形”,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优化素质。校园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影响和熏陶,同时也体现在规范和塑造,从外在的行为规范,到内在的行为养成,从他律的强制约束,到自律的自觉追求,校园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作为准社会人的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浮躁的心理状态、多变的心理因子、多元的社会文化、参差不齐的社会追求,都可能对他们的行为趋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良好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可以规范校园秩序,同时也能规范学生的集体意识,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又有利于优秀校园文化的生成和凝聚。

在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知识和智慧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完整个性,只有在与情感、意志等非认识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才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对于学生的非认识因素培养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提高,但是大部分非认识因素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需要学生到社会上、到企业中、到实践中去锻炼。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行业企业参与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觉应用于实践,更重要的还在于使学生提前踏入社会,直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大大增强了学生接受全面发展的自觉意识。

五、加强试点宣传领导,推进文工融合的改革试点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领导组成。广泛听取产业界、学术界、经济界对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意见,指导学校构建“加强基础,注重能力,突出素质,引导创新”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校培育“市场有预测,走向有分析,状况有跟踪,质量有保障”的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就业网络。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教学职能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相关系领导与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制定改革方案,研究改革措施,注重改革实效。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按计划进度开展试点任务。营造全员关心、重视和支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以试点为契机,积极谋划,力争有所作为。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教学管理。参与试点各系,负责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负责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的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第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评价机制。由学院领导、教育督导部门、教学职能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参与试点的各系组成。负责检查落实试点方案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督导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负责检查评价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规格。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光曙.文工交融是高等职业教育通识教育的必由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51-53.

[3] 周远清.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02,(4):2-3.

[4] 邱学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3):69-70.

[5] 吴中福,祝家麟.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10-12.

[6] 刘德富,张朔.在并校改革中推进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