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式与热点述评

摘 要:通过文献梳理,探究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的发端,并考察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结果发现:1)身体活动研究与体育学研究具有不同的思维范式,为现代社会生态背景下的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新的思路;2)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身体活动监测、身体活动干预等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3)随着实用性与高技术含量测评工具的不断革新,主观测量手段与客观测量手段的综合应用将成为研究与实践干预的重要方法学特征。

关 键 词:运动医学;流行病学;身体活动;剂量效应;活动干预;述评

中图分类号:G804.5;R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3-0139-06

20世纪50年代,英美的社会医学研究人员发现身体活动与冠心病患病率之间有着积极的病源学联系,并由此开创了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的新纪元。在西方发达国家,身体活动流行病学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与运动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发展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在人口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早在1990年李力研[1]就提出,2000年及以后的中国健身体育必须接受“流行病学”的指导。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期,国民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若我国的体育学界及早开展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身体不活动行为危害性的认识,还有利于拓展体育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并为国民体质健康的干预实践提供理论与科学依据。

1 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式

身体活动是指由骨骼肌肉运动产生并伴有消耗能量的任何身体动作[2]。身体活动流行病学(Physical Activity Epidemiology)是与健康相关的交叉学科,包括相互联系的不同研究分支领域[3]。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Morris教授与美国的Paffenbarger教授几乎同时对身体活动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病源学调查研究,在现代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的显著特征:1)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手段研究身体活动与可逆的身体不活动行为和疾病之间的关系;2)研究影响某一人群身体活动的假设因素与活动分布情况[4]。

由于身体活动的减少带来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引起学界与政府的持续关注与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欧美发达国家的运动与健康专家逐渐开始了思维与实践范式的转变,即由“exercise training to physical fitness”(运动锻炼增进体适能)向“physical activity to health”(身体活动增进健康)转变[5]。

所谓“范式”是指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也是从事某一科学活动的研究者所共同遵从的基本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6]。每一学科或者科学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范式,身体活动与健康的研究领域里也有过对其范式进行激烈的争论。在1985—1995年的10年间,对身体活动与健康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讨论。有学者就认为,运动或者锻炼(Exercise or Training)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或者机体能力(Physical Fitness),如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等,这些素质或者能力的提高不等同于健康状态的提高[7]。而且从概念的范畴也不难发现,所有的运动或者锻炼都是身体活动,但并非所有的身体活动都是运动或者锻炼行为[2]。因此,尽管身体素质或者机能能力和健康有重要的相互关系,但身体素质或者机能能力与健康并不是一个概念。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身体活动与健康间的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运动或者锻炼科学研究的范畴,但并不仅限于此。基于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的研究证据,人们开始跳出传统的运动锻炼与身体素质提高的思维和范式,转向身体活动与促进公共健康的广阔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与进步,久坐与身体不活动行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行为习惯(模式)[8-9]。非竞技运动性的生活式身体活动同样可以产生健康的益处而且便于坚持[10],再单一地追求余暇时间的体育健身增进体质健康非常不现实。因此,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USCDC)和运动医学学会(ACSM)在1995年联合推出了全球首个身体活动指南,又在第2年发布关于身体活动与健康的科学询证报告(《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4,11]。这并不意味日常身体活动干预就能完全替代运动健身手段,而是从健康的视角解决现阶段人类行为存在的问题。体育运动只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不足以承担维护健康促进的全部重担。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其涉及到心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已打破了体质健康的体育思维模式,开始倾向于非医疗手段的多管齐下促进健康模式。因此,我国的全民健身指导思路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并及早做出调整,关注包括工作、交通、家务、健身娱乐等相关的身体活动干预策略和手段。

2 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

2.1 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

到目前为止,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或者预防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类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抑郁症、癌症、肥胖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美国公布的《身体活动与健康医生报告》和《身体活动指导委员会报告》也提供了全面且具有权威性的科学证据[12-13]。其中重要结论是身体活动量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为居民身体活动推荐量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政府或者组织机构相继推出针对性的身体活动指南,有利于居民实施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式常态化、规律性的身体活动行为习惯。但是,目前仍然缺乏特殊人群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对人们日趋增加的久坐行为与健康风险也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