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奢谈3G,不如研究应用

3G热潮席卷中国,涉足其中的中国电信运营商无疑是扮演搅起这潭浑水的主角。虽然信息产业部到现在关于3G牌照的问题还未有正式的说法,但深陷其中的电信运营商表露出来的热情让人咋舌,研究3G的专家和咨询公司成为运营商的座上客,似乎只要3G网络一建设,3G业务一开展,电信运营商的利润便会因此而大幅增长。

但充满变数的中国3G牌照,面对电信运营商如此空前的热情并未尘埃落定。相反,流传于坊间的传闻让3G变得更加迷茫。

与其奢谈3G,不如研究应用。透过迷雾般的3G牌照,中国电信运营商是继续狂热地追求,还是冷静下来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许,在这当口,运营商避开3G热潮,晾一晾,踏踏实实地转而研究应用,壮大自身会是更好的办法。

2004年对于中国电信业的3G业务来说是风风火火的一年,关于何时发放3G牌照以及发放几张3G牌照的讨论,各大电信设备提供商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的3G网络一体化解决方案,有关不同相关电信企业“未雨绸缪”组建3G产业联盟的争吵一直未见停息。对于3G,无论是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部门还是市场部门,大都显现出巨大的热情,网络部门投入大量精力进行3G网络的规划,市场部门着力研究3G的具体应用和寻找相应的用户群……在3G面前,人人表现得那么狂热,那么不理智。

与这种虚热相比,电信运营商在自身上却少了些投入,少了些关注。2004年年末,中国首届“霸王条款现象”认知度调查结果显示,在58275份问卷中,有超过97%的受访者遇到过“霸王条款”,而在寻求解决后,超过96%的人“很少”或“根本没有”得到过满意的结果,“全部得到过满意结果”的仅占0.78%。而在各行业中,电信业位居第一位。电信运营商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与对3G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任何一项业务能否吸引来足够的用户、形成一定的市场并带来足够的利润,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在这最重要的环节上,电信运营商却对3G用户的规模有多大,用户有什么需求并不清楚。在电信业发展水平很高的广东省,很多地市的电信运营商对这一问题尽显茫然。参照国际经验,很多知名的国际电信运营商在拿到3G牌照几年之后才开展业务,并且很多电信运营商的3G业务在今天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正因如此,很多电信专家就3G业务对中国电信业能否起到推动作用持保留意见,一些专家和运营商也发出了“与其奢谈3G,不如研究应用”的呼声。从这可以看到3G在中国的未来仍然充满着变数,各电信运营商对3G空前的热情投入并不意味着在未来能够收到良好的回报。

而反观电信消费者所诟病的电信业“霸王条款”,媒体多有报道,电信运营商应该很知情,但就是拖着不解决。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霸王条款”:“充值卡过期作废”、“使用充值卡的手机,不提供通话详单”、电话说一句,也按3分钟计价……

屁大一点的小事,解决起来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和物力,技术上也完全行得通且能够低成本实现,但为什么就是得不到解决呢?

应该说,电信运营商如果及时回应和解决消费者的投诉,不断消除“霸王条款”,那么运营商是能够得到益处的。但可悲的是,运营商对消费者权益的漠然视之,最终成为各行业中的“首恶”。

“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实不能也;为长者折枝,非不能实不为也。”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对于3G的巨大关注和前期的预投入颇类似“挟泰山以超北海”,而解决消费者的投诉和消除电信业的“霸王条款”颇类似“为长者折枝”。电信运营商目前更多做的是成本更大而收益比较模糊的前者,而不是成本较低而收益较明显的后者。

在3G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舍本逐末的态度已经很让人失望,但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然处之。俗话说,消费者是商家的上帝,是衣食父母。被竞争打破的中国电信市场上,电信运营商此举无疑是引火自燃。

因此,2005年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在继续关注3G的同时,要将眼球放在消费者投诉的解决和“霸王条款”的消除上面,两面都顾到,以此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也增加自己的收入和利润,至少在“3·15”消费者维权日来临之前,使电信消费者少一些对电信运营商的投诉,谋取到一点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