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的素质

[摘 要] 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的素质是各高校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科研力量、教师的知识构成、教师的知识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素质 能力 教育 等长原理

“素质教育”是指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心理品质与学习、文化知识融为一体的全新教育模式。要想完成这个目标,教师就应该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广播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为素质教育的基准点在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途径,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转变过去的传统思想方式,适应教育的改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终身受益。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组织能力,说课、评课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试题编写能力。“素质教育”对上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挖掘自身实践,将其转化为教学能力。但是这个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的磨合,是一个潜移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要想缩短这段磨合时间,除了具备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外,还须具备极佳的自学能力。人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自学能力。必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因为快速发展的新世纪中,学校只是“知识信息“的许多来源之一,广泛的知识载体比如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等的涌入也是“知识信息”的来源。只有具备自学能力,才能跟上知识的更新,只有具备自学能力,才能适应信息的爆炸;只有具备自学能力,才会快速地掌握教学能力;只有具备自学能力,才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二、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要具备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也就是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动手能力不但是未来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学生是否能获得“社会的适应性”与“新世纪的生存空间”的关键所在。予人之“鱼”,则已应知“渔”。因为许多知识还依赖于实践经验上的观察来掌握,而不是通过“语言”能代替经验作为传递手段。口头传递知识,由于个人的理解、保持和回忆所说事情的能力,必然会受到限制,所以,缺乏实践操作经验的教师,必然难以传授该方面的知识。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需要进修该方面知识,或下厂“实习”进行补课。

如果只停留在一般水平的全面发展上,很可能还是培养出“万金油”式的人来。而从我国的国情看,如果只满足与培养“一般劳动者”,虽然对每个家庭仍是不可少的一员,能满足天伦之乐的需要,但对整个国家来说,在人满为患的中国,则又培养一个“多余的人”。所以,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决不能等闲视之。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则教师要有一桶水。而“知识木桶”是由各种“知识木板”箍成的,据“等长原则理论”,桶中的睡是以最短的一块为标准的,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师的科研力量

科研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教师不搞科研,教的再好,一辈子也是教书匠。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书会教的更好;二书教得好的教师,不一定能搞好科研,科研需要创造力。没有科研能力的人,虽然也能教好书,但是缺乏创造思维的课堂,是不会培养出具有科研能力的人才的,长期接受这样老师的教诲,也许是对年轻求知者成材的一种扼杀。

四、教师的知识构成

由于社会变革对教育的影响(即使是间接的),从而产生了“需求”的选择问题。它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专多能的“通才”,成为交叉型、复合型人才。所以各个高校制订了各种不同的“选修课程”,知识本身只是作为一个载体,教师的思想不应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是通过传授知识教会学生某一学科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有些教师通常口头上对这个问题说得和明白,由于倾向于保守成“某些因素”,就利用手中的“豁免权”,把它们排斥掉了。教师首先要成为“通才”,为自己的学生做个榜样。教师的知识体系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外语、计算机知识等);教师的必备知识(教学法、心理学、教育学等)。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还应该找个学科带头人,拜其为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者型的教师身边你能学到他爱岗敬业的精神、渊博的知识、高深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效果、严谨的科研态度等。在他的帮助下,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高瞻致远,少走弯路,快速成材,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自己的进步走一条捷径。概括高职院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专家又是通才,既有相等水平的科研能力,又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欲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则教师素质的提高应必不可少。在新世纪中,市场经济日渐趋于完善,挑战与机遇并存,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未来的生存空间和社会适应性,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