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利时代做强钢铁企业中的非钢板块,实现多元化发展

摘要:简述了微利时代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指出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及其成因。其中产能过剩是钢铁行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列出了在国家经济宏观方针政策的指导下,2016钢铁行业改善的现状。同时阐述了推进钢铁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宏观方向。

关键词:钢铁企业;产能过剩;多元化;绿色发展

所谓微利是相对而言,其相反的词语是暴利。微利时代的出现表现了人们对于商业环境中利润率的定性判断。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就无数次经验和教训表明,市场经济从高利润时代走进微利时代已是大势所趋。企业赢得市场的唯一出路是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开发新品,这也是我们的企业从目前国内市场“一窝蜂”降价大战中脱颖而出的独家时机。就我国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我国市场已由卖方转向买方,相应地,从高利润时代走进微利时代更是无可避免。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首先来自国内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只有把国内市场做大,企业才能通过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否则,开放各地市场,外国企业必将长驱直入。消费者在欢迎微利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产品质量、性能、技术更新和服务等方面。所以,这就要求生产者在不降低生产成本的条件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个人生产时间,赢得企业利润。

钢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但近几年来钢铁行业形势急转直下,不少钢铁企业陷入亏损状态。据资料显示,2015年“全球第一钢铁大国”中国的钢铁年产量实现了34年来的首次下滑,重点钢铁企业合计亏损五百多亿元。钢铁行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但分布不均,产业集中度相对处于较低水平。企业数量过多且过于分散使整个钢铁行业缺少有效联系,从而使钢铁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五大发展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去产能放在第一位,足以见得去产能的重要性。而在此任务目标的引领下,2016年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

2016年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的开局之年,钢铁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化解粗钢产能超过6500万吨,超额完成2016年化解4500万吨粗钢产能的目标任务。

整个钢铁行业扭亏为盈。2016年随着钢铁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回升,钢材价格震荡上涨,钢铁行业实现扭亏为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万亿元,同比下降1.8%;累计盈利303.7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79.38亿元,利润增长超过1000亿元。同时在2016年,受国内钢材价格回升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钢材出口下降。我国出口钢材(坯)1.08亿吨,同比下降3.5%;进口钢材(坯)1350万吨,同比增长3.2%;折合净出口粗钢9855万吨,同比下降4.4%,占我国粗钢总产量的12.2%。

另外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2016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5139亿元,同比下降8.6%。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投资4161亿元,同比下降93.6亿元,下降2.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978亿元,下降28.4%。钢铁行业投资处于萎缩阶段,自2014年以来已经连续3年下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都在追寻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可持续发展写入宪法,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重工业(尤指钢铁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数百万计钢铁工人维持生计的根本。

所以钢铁企业的转形要从多元化发展入手。这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在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下提升新工艺、 新技术的开发能力。回顾上世纪后半叶,钢铁工业大概十年诞生一代新技术,有一个突破。比如说 50 年代到 60 年代是顶吹氧气转炉, 是它与平炉竞争, 并取得主导地位的十年;从 60 年代到 70 年代是连续铸锭取得突破,开始取代模铸的阶段。当然整个平炉、模铸被完全替代淘汰有个技术改造过程,大体滞后技术创新十年左右;到 80 年代是高速线材和薄板卷连轧,在轧制方面又是一个大突破;90 年代设备大型化和更加大型化以及薄板坯连铸连轧。这些技术进步大体都是十年有一代。现在是21 世纪, 我们搞什么技术 ? 怎么样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从节省能源、 资源入手,要开发新一代的工艺和新一代的技术,这是统领钢铁工业自主创新的核心。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钢铁企业的非钢板块入手,做强非钢板块,实现多元化发展。这要求我们不能死抓钢铁这一手,要学会变通。有资料显示,早在2004年,武钢就开始于主业钢铁之外,尝试拓展多元化业务,先后试水高新产业、天然气、物流以及食品饮料、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形成九大关联板块。到2015年,武钢的非钢产业总营业收入已近600亿元,相当于同期1个武钢股份(583亿元)、2个昆钢(303亿元)、6个鄂钢(101亿元)。2016年,武钢调整非钢产业经营策略。与过去“养猪、卖红酒、卖快餐、卖汽水”不同,新策略强调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区域发展机遇,要求“聚焦优势产业、赋能企业成长”,实现向外发展。其中,以海绵城市为代表的绿色城建,成为重点突破口。2016年1月,武钢对钢渣等废弃材料进行二次开发,研制出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一批海绵城市建筑材料。目前,旗下首条百万立方米透水砖生产线已经投产,并成功中标首个武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PPP项目,总投资达12.74亿元。据悉,武钢在梳理自身非钢产业的同时,还将与宝武集团内部的非钢产业融合。目前,武钢和宝钢在非钢产业的重叠业务包括钢材深加工、物流、资源、化工、钢铁电商等。武钢的成功无疑是给钢铁企业的转形打了一剂强心针!

最后,我有信心看到我们国家钢铁企业非钢板块的做强做大,有信心看到他们的多元化发展,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徐匡迪《钢铁工业的循環经济与自主创新》

[2]《湖北日报》“新武钢重新布局非钢产业?加快四大产业板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