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警队伍里的“钢铁卫士”

“你们这么判,我就死给你们看!”当事人张某右手拿着刀片欲割自己的左手腕,眼看着刀刃就要嵌入皮肉里。

有人开始向外躲避,有人则躲到墙边。支援的法警陆续来到现场,却不敢贸然行动……2013年9月10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安检室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一道身影冲向张某,用力抓住她拿刀片的手,迅速扳向一边,“吧嗒”一声,刀片落地。大家回过神来才发现,夺下刀片的是法警宋文志。

在现场目击者看来,夺刀片的法警宋文志是个英雄,但他们不知道,这个英雄当时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事后,宋文志才感到后怕:“我离当事人最近,而且装备最全,当然得第一个冲上去。”他一边说,一边用力地拍拍自己身上的防弹衣。

然而更多的人不了解,这位有着33年党龄的老法警,竟是一位接受过肝移植手术的人。12载春秋,宋文志以顽强的意志和满腔热血,坚守在政法战线安全保障的第一线,用他的第二次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被群众誉为“法警队伍里的‘钢铁卫士’”。

忠于职守,严守安检第一防线

在很多人眼里,宋文志是个无论严寒酷暑都成天穿着防弹衣、戴着防暴头盔的“怪人”,有人还调侃他:“不就检查个包嘛?至于吗!”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原来他这是“时刻准备着”啊!

官司打到省高级人民法院,都是难解的题,这里是矛盾冲突的集中地,当事人往往一言不合就大声叫嚷、摔打怒骂。宋文志说:“安检有我在,法院就安全,绝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把不安全因素带到法院来!”

身高170厘米的宋文志,个头在法警队并不算高,但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更有一双长期练就的“火眼金睛”,当事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都能明察秋毫。

2015年的一天下午,一个当事人趁安检人多混乱,跟在一名法官身后试图混进法院。看着一群人走远的背影,一直忙着安检的宋文志凭着直觉感到有点不对劲儿,连忙询问其他同事是不是有人漏检了,可大家忙得晕头转向,谁也不敢肯定。

宋文志立刻放下手里的安检仪,转身追了进去,果然发现一名当事人未安检就混了进去。被拦住的当事人一听还要安检,立马急眼了:*“我都检查过了,你还检查啥?”宋文志心平气和地说:“安检是当事人进入法院必经的程序,您刚才漏检了,请您配合安检!”当把这个当事人的皮包打开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包里竟然藏有一把20厘米长的管制刀具!

安检无小事,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预知的大祸。一些法治观念淡薄的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经常想出各种手段制造事端。有拿刀具企图威胁法官的、有带农药企图当场自杀的、有用工具泄愤打砸法院的,但他们都逃不过宋文志的眼睛。仅近3年来,宋文志就带领同事共查出刀具286把(隐藏式刀具30把)、剪刀98把、螺丝刀65把、违禁药品30件次、枪支1把……

不仅面对当事人,就是面对熟人,宋文志也像个门神似的不近人情,所以他得罪了不少人。按理说,一些离职的法官带人回院里办事,那还安检个啥?可宋文志坚持要求对方登记,让老同事不免有些恼火。有政府机关的领导来法院找人,想节省时间让他行个方便,宋文志依然是那句“请配合安检”,那不卑不亢的较真劲儿还真让人打心眼儿里佩服。

2017年的一天,本已换岗的宋文志却迟迟没走。原来,当天上午有一对来自阜新的老夫妻因对医疗事故纠纷的判决不满来上访,在安检处因为检查得太细,男方觉得是遭受了故意刁难,一时气急,对安检员放下狠话:“我要是有刀就捅死你。”赶来接待的法官忙把当事人请到休息区进行安抚,这一幕正好被刚开完会的宋文志看到。虽是一句气话,但宋文志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仔细了解情况后,还是放心不下,又打电话给接待法官,得知当事人下午还会再来法院,他特意换岗后守候在安检处,以防意外发生。

大家都说,宋文志干安检都快干成“神经质”了,但他说:“你们不在这个岗位不理解,其实我干安检,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啊!”

正因如此,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安检区才能一直保持“零事故”的记录。司法警察总队队长孟宪锋称赞道:“老宋真是以一当十啊!”

安检岗位上,救人夺刀的惊险场面只是偶然,更多的是每天时刻紧盯着安检仪屏幕,不厌其烦地重复检查随身物品、手检的动作,一句“请配合安检”说上一二百遍……这样的工作干一天容易,可长时间坚持下来就太难了。但宋文志硬是做到了,他让自己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了安检第一线,一钉就是13年。

好人老宋,为民竭诚服务

诉讼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案件涉及的当事人来自四面八方,有时由于事先缺乏沟通,当事人来了找不到法官。也有人认为“省法院管全省”,还没搞清楚案件归属就匆匆忙忙地赶来了,却连该找哪个部门都说不清楚。

让进,法院的安全和秩序无法保障。不让进,当事人指着宋文志喊:“进你们法院的大门,咋这么难!”

登记室是小空间,一旦当事人情绪不好,就会产生“破窗效应”。为此,对于来访遇到难处的当事人,安检时不讲人情的宋文志展现了温情的一面,尽量帮助他们找到人,做到解释清、有回音。

2016年,刘某的家人在井下意外死亡。矿上的赔偿协议签完了,钱却迟迟拿不到手。老人一生气从铁岭坐车来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可案件还没进入司法程序,刘某来了后坐在登记室里“抓了瞎”。

“大爷,您这事儿应该去您家当地法院问问。”老宋不忍心老人久坐,跑过去给他提建议。想到从外地辛辛苦苦来到省城,却什么事都没办成,老人执拗地不肯离开。宋文志想了想,拿来纸和笔,把老人的情况全部记下后,习惯性地塞进自己的头盔里,告诉老人下午再来。

午休时间,老宋找到熟悉的法官,拿着字条仔细询问该如何处理。下午,当他告诉刘某可以到当地中院立案,并详细讲解了立案流程后,老人感动得握着他的手许久都不肯松开。

把当事人诉求的小字条放在头盔里,已经成为老宋的习惯。按理说,他负责安检,当事人的事儿他可以不管,但正是这些小字条,帮助很多情绪激动、摸不着头绪的当事人解开了心结,把无数矛盾消解于无形之中。

然而,那个勇敢夺刀、坚持原则的好人老宋也有脆弱的时候。2006年4月,肝炎恶化导致肝硬化晚期的诊断让他猝不及防,医生的建议是必须尽快进行肝移植手术。

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家里卖掉了房子,用尽了所有积蓄,法院领导和同志们慷慨相助……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一个健康的肝脏顺利移植成功,开始延续他的生命。

“我这条命是法院和同事救回来的,我要用余生来回报大家,回报法院!”术后刚两个月,还在恢复期的宋文志坚持回到法院,主动向领导请求到安检第一线工作。

這一做法遭到了医生和家人的强烈反对。接受肝移植手术后要长期吃抗排斥药,身体免疫力低,医生告诫他不要去公共场合,否则容易被传染细菌和病毒,更不能动气。宋文志说:“没关系,我戴个口罩就行。”老宋是军人出身,4年的从军经历使他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复员后,工作和生活中的难事,他都会咬牙克服。刚转任司法警察时,正是法警队人员最少的时候,每次值庭,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而老宋从来都不吭一声。换肝对他来说,只是一次更严峻的考验,却不能动摇他回归岗位的决心。

有信仰,爱学习,讲原则,有温情,知感恩,正是这些成就了今天的宋文志。他先后被授予“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个人”“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辽宁好人·十佳最美政法干警”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