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化学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

[摘要]忽视人文精神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通病,化学教育中则更甚。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无论如何离不开以诉诸人的感性形式为特征的美与审美的运用与创造。医学美的发掘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必须充分发掘化学学科中的美,转变化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医学化学 人文精神 美

医者,仁术也,现代医学要实现对人的生命的全面关怀,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人的持续健康。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无病,而是身心的健康。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尽管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理健康,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会背离医学的“真善美”之本质。医疗科技的发展使得医生过分依赖科技而忽视人文关怀。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及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得人们就医率下降,医生关注检测数据导致单纯技术至上的“高技术低情感”,医患关系淡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与医学追求的“真善美”相背离。这种背离,就其根本原因,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缺失。随着医疗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一缺失显得更为突出。这一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要医疗观念(即思想)的转变上,即从把人看着“简单的生物有机体”转变为“有血有肉的生命整体”,从生命整体论出发,同时分析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人类疾病产生和心身健康的综合影响,突出强调医学不仅要关注和发展生物科学,还要关注和研究影响心身健康的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医学之目的也不仅仅是解除人们的疾病痛苦,而且要确保人们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适应达到完美的状态。它标志着医学审美理想的重构和对以往人类追求生命美的文化超越。

因此,医学需要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医学教育更需要人文教育,没有人文学和社会科学参与的科学技术活动是没有觉悟的过程,缺乏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科学教育是没有思想的运动。(刘虹,张宗明,林辉,医学哲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1)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无论如何离不开以诉诸人的感性形式为特征的美与审美的运用与创造。离开医学审美研究,至少使医学人文精神这一现代医学追求的核心内容难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医学美的发掘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是医学这一特殊职业的需要,也是医学生自身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医学生美育一直是医学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医学院校都没有美育,即便有,也只是简单地开一门美育课程,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美育的忽视,另一方面在于对美育的误解。美及审美素质与其说是一种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历练,因此通过简单的审美知识传授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而更重要的是需要长期的陶冶。科学本身就包含着至美,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科学中的美的因素,实现化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变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为审美化教学,使学生在欣赏、体验化学美的愉悦中习得知识、陶冶情操。学生一旦真正地感受到化学之美就会对化学学习、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美感体验下习得的知识更难忘记。从而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培养审美素质。

医学化学中的美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身就包含着许多美的元素。正如居里夫人所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包含着至美。”化学之美存在于化学知识及现象的各个方面,概括而言,不仅有化学物质、实验、现象直观美,还有化学语言美、化学理论美、化学思想美等。

1.化学直观美,即化学所表现出来的可被人们直接感受的美

一是化学物质美,即各种化学物质(如天然硫铁矿、各种宝石、鲜花等)以其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外形、芳香的气味、优良的光学性质等给人以愉悦的观感美。二是化学变化的现象美,即化学反应过程中能直接观察到的热、声、色、光、电等现象之美。如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声色之美、银镜反应、焰火反应的色之美等。三是化学实验美,包括化学实验仪器及装备的直观美、实验操作及现象的美、以及实验方案设计的美。

2.化学语言美

化学语言是指人们进行化学交流时约定使用的一种术语和符号系统。任何学科都有其特定的语言。化学语言之美在于化学语言的简洁匀称,包括化学图表的简洁、秩序、对称、和谐之美和化学符号的简单明了、对称守恒之美。如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图、化学反应式等。

3.化学理论美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理论则是对化学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反映,包括基本概念、逻辑推演、一般原理和理论模型。化学理论的审美要素主要是概念、规则、原理、模型的简单对称美及严密逻辑美。

4.化学思想美

化学思想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化学科学发展中表现出的阶段性和方向性及化学科学方法思想美;二是著名化学家的卓越贡献、崇高品质和高尚人格美。

医学化学教学模式的转化

1.医学化学教学目标审美转化

医学化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生活、社会及医学中的应用。传统化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输,忽视人文精神尤其是美育的培养,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既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医学化学教学目标的审美转化就是改变传统化学教学中单纯的知识传授模式,将知识传授和审美修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将化学知识变为审美对象,在体验化学中的自然实物美、实验操作美、现象美、对称美、逻辑美及化学家的道德美、情操美、毅力美、人格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和审美表现的能力。通过化学学科教学,让学生在化学学科内在逻辑之美与外在形式之美的审美欣赏与陶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同时,通过审美模仿与迁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意志,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体会并享受生活之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既完成化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智能素质发展,又陶冶了学生情操,培育审美素养。

2.医学化学教学内容审美转化(内在逻辑美)

医学化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但各知识点并非孤立无关的,而是有规律可寻。医学化学教学内容的审美转化就是要发掘化学知识间的内在逻辑美,即教学内容逻辑的清晰化,我们采取了‘点线面体’这一基本结构方式,即以知识点为纽结,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以多条线形成面,以多个面构成立体知识系统和跨学科知识联系,来实现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化或审美转化。从化学物质之外在现象美的欣赏讲起,深入到化学知识内在结构美、逻辑美,再转移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应用(尤其是医学应用)中的美的欣赏与陶冶,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轻松而扎实地习得化学知识。如讲胶体,先从外在现象美的欣赏讲起,如让学生欣赏雨后彩虹之美,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再深入分析其形成机理、性质、作用等内在逻辑。最后再迁移到其在生物体及医学上的应用,浑然一,体,既完成了传授知识的目标,又陶冶了审美情操。

3.医学化学教学形式审美转化

(1)教学过程审美化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审美转化就是在处理事实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实验、记录、实验条件控制等科学方法及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过程,渗透科学过程美、理性美,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欣赏的过程。通过迁移,重点培养处理问题的果断力和沉着冷静及严密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方法审美化即要充分挖掘教学的审美功能,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艺术化,如导学、授课、总结、提问、启发、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使学生在美的陶冶中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发掘审美化教学的情感性,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的坚强的意志和审美能力。

(3)教具和教态审美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直观的、形象的、和谐的、愉悦的化学美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锐化学生审美感观。

(4)医学化学教学评价审美转化“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及有关因素合理的估量,即对教学后学生发展实际状态与教学目标预期状态之间进行比较,水平分析,问题诊断,并提供进一步调整教学以更好达到教学目标的反馈与策略的活动。”审美化教学评价不是简单的判断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与否,而是推崇进行性评价,即采取多样化评价方法,以积极的态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不断地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评价。以及时的、肯定的和赞美的评语使学生获得成功和进步,给学生带来愉快和欣喜,激发学生新的积极行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示码]A

参考文献:

[1]赵美娟,苏元福.医学审美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赵伶俐,杨旬,齐颖华.审美化教学原理与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000.76-104.

[3]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9).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