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提升的必要性及对策

摘要:师德被誉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立身之本。青年教师作为当代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后继之才,其师德师风不仅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相关,且关乎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命运、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树立。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提升的必要性,针对性地提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提升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220-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又以教师为本,教师则以师德为本。师德不仅关乎教师的个人品质与个人发展,而且关系到学生、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考评对象。民办高校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与公办院校在某些方面事实上存在着竞争不对等现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是其增强自身竞争力、巩固自身实力的必然出路。作为当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人数最多、可塑性最强的群体——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研究,对民办高校教育的长续、和谐、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提升的必要性

(一)适应民办高校教育迅速发展的要求

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施行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迅速发展起来。据调查,2011年底,我国民办高校总数已经达到1400多所,其中本科院校390所,及至2013年6月21日,我国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已达到424所。民办高等院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有效地缓解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优化了教育结构,促进了教育公平,推进了教育改革进程。然而,应看到伴随我国民办高校的迅猛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亦逐步凸显出来,如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管理欠科学等等问题。而在诸多问题中,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问题又是决定民办高校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所在。

(二)是民办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

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师是关键。”[1]江泽民曾说过,大学的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钱焕琦教授则把教育劳动的过程比作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而教师自身就是化学反应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他们不仅是整个化学反应过程的设计者、控制者,而且需要进入到容器中去,去参与化学反应,发挥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作用。她认为,“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2]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师传播爱的过程。一般来说,民办高校的学生都经历过高考的挫折,他们自身所承受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以及来自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压力相比而言更为沉重,他们更渴望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鼓励、信任和支持。而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岁相近、兴趣差异不大,有较多共同话题等特点,使得青年教师容易获取大学生的认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对象。所以,崇高的师德修养也就能够在这耳濡目染中引导和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于无声无息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当前,强化自身的师德师风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三)是改善民办高校师资现状的迫切诉求

伴随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而来的是近年来对教师资源的需要大幅增加,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迅速壮大。而民办高校在办学模式、办学规模与结构、办学层次定位、学科结构与学科建设、招生来源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使得民办高校的师资结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从公办高校退休而来的老教师和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占主要部分,部分高校甚至达到80%以上,而中年教师缺失严重。退休而来的老教师以及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从学校进入学校,虽然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但不可否认地是他们大多不了解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及其性质,尤其对年轻教师而言,他们对自身由学生到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化还为完全完成和适应,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还不深刻,教师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素养都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同时,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问题也一直困扰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重点问题。当代青年教师生活在一个高压时代,虽然经过寒窗苦读二十载得到了自己的理想职业,成为高校教师,但生活的压力、科研的压力、成家立业的压力等都对青年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个人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等问题又加剧了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质疑,造成青年教师的工作状态不稳,工作缺乏热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难以建立。由此,民办高校的师资现状严重阻碍了民办高校的教风学风建设,这也就进一步凸显出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提升的具体对策

要进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必须首先厘清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师德教育的共性内容学习,另一方面,要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时代的特点,青年教师自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升措施。同时,在青年教师师德提升上,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具体对策,在师德教育的成效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应自觉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学早就揭示了这样一个原理: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3]从这一意义而言,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从自我提升开始,通过教师自觉地学习、修炼,培养自己真善美的品质和为人师表的能力。而在200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4]作为高校教师,应树立起热爱教育,勇作奉献;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严谨治学,提高教学水平;以身立教,德识统一[5]的职业理念,并努力付诸于教学教育实践。

(二)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的管理制度

古语云,无规距不成方圆。制度所具有的规范性、约束性、稳定性、他律性等特点,使得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有效的制度手段管理能够促使各教职人员明确自身的权责利要求,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督查有规则,执行有条文,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效能。政府应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建设的引导与规范,帮助民办高校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建设制度及相关制度建设,促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民办高校乃至民办高校教育的长远发展。

民办高校应根据学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特点,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教职人员制定相应的职责规范和职业道德操守准则,规范教师协调、处理与学生、与家长等关系的标尺。其次,建立健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是与广大教师切实利益直接相关的话题。良好的健全的待遇保障机制是教师放心、安心、舒心、全心、诚心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力武器,有利于形成民办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凝聚力。再次,完善高校青年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现代素质教育观,成长为具有教育创新、全球视野、生本定位的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优良的师德师风师能,在民办高校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教风,教师的身体力行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又有助于民办高校学风建设。

(三)健全师德素养的评价机制,激励师德水平的提高。

从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两方面进行师德评价。民办高校可制定并切实实施相应的教师考勤考绩制度、教师考核评比制度,监督与记录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等日常考核行为;完善年度考核制度,实现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的有效结合。增加考核的形式,一方面以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由学生对授课教师、本校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采取同行互评、岗位述职等考评方式;此外,加强专家评价或第三方评价力度和深度。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及时兑现考评承诺,该奖的应当奖励,该罚的要予以处罚,掌握奖罚结果的处理技巧,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营造民办高校积极向上的师德建设氛围。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5.

[2]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

[3]韦冬雪.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4.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http://wenku.baidu.com.

[5]潘亚绒.浅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及原则[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4):120.

[6]穆宏浪,夏永林.构建现代性的高校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机制探讨[J].管理观察,2014(20).

[7]韩震.铭记社会责任,加强学风建设,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