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结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摘 要]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中,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实行科教结合,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对高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的松绑,全面开放科研创新平台,学生参与并转化科研项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四个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做了详细的阐述,这对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科学研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70-03

当今中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在这关键时期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拔尖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驱动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中国梦”的战略举措。所谓创新人才,从社会层面上来讲,是指那些具有特殊的创新思维,独特的观点视角,并具备积极的冒险精神和实现自我的手段,对社会某个领域、行业或工作出较大影响的人才;从个体层面上来讲,是指那些不断追求新知,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实现和突破自我的人才。[1]21世纪的创新人才一般应该具备以下六点基本素质: (1)良好的文化积淀;(2)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情绪稳定;(3)富有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具备创造力和革新精神;(4)才智、智慧、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才能;(6)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2]在我国,各大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任务和使命,但其根本任务是在于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创新人才。[3]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也强调要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阵地作用,尤其是要强化高校在知识、科技和国防科技三方面创新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要始终坚持高校工作中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加强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也重点强调“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随着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在不断的创新改革模式,尤其是提倡科教结合,将科研反哺教学。所谓的科教结合是指通过高校改进科研评价体系,突出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鼓励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要求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全方位利用实验室,参与课题,参与团队。

一、提供制度支持,打造宽松有序的创新人才体系

制度是人行为的保证。制度体系的宽松有序将有利于真正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师生评价制度严重阻碍了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从教师评价体系看,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存在不少问题,普遍是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对教师的管理几乎为刚性粗放、观念落后、方式单一、偏“行政化”,缺乏柔性管理。这样导致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还带来了高校一定程度上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的不良之风。另一方面,从学生评价体系看,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通过学生的层层考级和考试来断定学生的优劣,缺乏对学生自由和自主创新的灵活性和宽容度。这些也往往牺牲了学生们在众多学科领域探索知识创新的时间和精力。

为此,制度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必须纠正原有高校师生评价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努力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指标。

(一)解放教师。对教师考核进行制度创新与改造,调整教师评价体系与收入分配制度,把教师从名目繁多的项目申报与论文“大战”中抽离出来,留给教师更多的时间用于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在研究和教学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要建立配套的激励措施,使教师的收入分配与教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成绩紧密挂钩,这必然会提高教师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政策的导向不仅要使从事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获得成就感和收入的提高,而且要对长期在科研和教学中墨守成规,对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不尽心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惩戒和压力,提出 “六项制度改革”:一是进行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为教师创新“松绑”。变强调一刀切的“刚”性管理为注重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柔”性管理。二是进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创建教学管理新理念。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统一,提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鼓励博采众长,求异创新,突破固定“教学模式”的禁锢。三是进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支持和鼓励教师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坚持不加干涉,不拘一格,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四是进行教学研究制度改革,营造自由的学术气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五是进行教学评价制度改革,坚持社会评价和主体评价统一,以学生发展为尺度,以创新能力提高为准绳,实行综合评价,改变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考评方式。六是改革用人制度,以激励为杠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优胜劣汰,公平竞争。[4]

(二)解放学生。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把学生从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学习目的中解放出来,在原有传统的“基础性学分”基础上增添“科研学分”和“创新学分”,让学生自由的个性和创新的精神得到张扬,从而更好地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华北电力大学的博士生王秀梅在她的博士论文《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里提供了比较合理的设计,她提出以创新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包括从思想道德水准、知识储备、身心健康、文化基础、社会实践和活动能力与表现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同时,还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定性描述包括学习能力指标:课业成绩;研究能力指标:论文和项目申报发表;创新表现指标:创新创业大赛成果,各项活动竞赛成果;荣誉奖励指标:荣誉称号。[5] [6]定量评价包括利用各项指标体系权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定量分析。

二、开放科研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参与度

高校的科研平台主要有省级科研平台、市级科研平台和校企共建科研平台。省级科研平台包括省协同创新中心、省技术重点实验室、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等。所有科研平台均应实施开放运行,供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等使用。

(一)提高高校实验室的利用率。高校实验室集中了高校主要的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尤其是一些高精尖设备,强大的支撑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不仅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现代高校科研创新的主要基地。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以前单一的知识传授演变成对知识的创新,对学生而言,学生许多的课程实验和学术创新成果大都要通过实验室孵化或成熟化后,再转化成社会所需要的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因而实验室已然成为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战场。所以,必须要提高学生仪器设备利用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和尖端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协同创新实践育人平台。高校应该加强和企业、研究院(所)的合作,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企业或研究院(所)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当教师,为学生讲解并传授新技术、新工艺的具体应用和推广,面对面指导学生实践,这不仅是对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也真正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通过校企互动合作,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和创新原有单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此外,高校的教师也可以与企业和研究院(所)的科技人员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共同参与新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新工艺的推广等事项,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进而达到校企双方真正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组建培养联盟,提升立体多维人才培养新合力。加强政府、企业、研究所、高校和家庭的合作,组建人才培养发展联盟,寻求几方共同的思想共识,形成宏观层面上的战略合作,共同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政府部门要根据时代要求,通过出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的创新人才培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8]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要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内涵水平,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创业人才;企业和家庭也要积极和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去,共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加大对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做好相应的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

三、参与并转化科研项目,延续和深入课堂教学活动

高校应将教师“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并引导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创业研究项目”、“校企合作研究项目”等,直接参与市场项目实践活动,锻炼技术能力。通过参与各种项目,学生便于进行专门化的综合项目训练,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真题真做,从而达到“教、学、做”合一,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同步培养的目标。

国外高校在利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做法,我们不妨参考并借鉴一下:美国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设立了本科生研究计划,要求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加入,实现全员覆盖。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了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科学研究能力,建立了一系列“赫斯学者计划”、“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本科生研究经验计划”、“校长本科生研究奖学金”等;麻省理工学院也建立了“独立活动期计划”、“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和“新生研究指导计划”等。[9]日本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要求高年级学生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主,高年级学生的课时数远远少于低年级学生,以便高年级学生能够拥有专心致志做研究的充足时间。印度许多高校在经费设置方面专门设立了科技创新创业专项启动资金,以此鼓励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比如艾哈迈达巴德管理学院成立了“科技创业专项种子基金”,专门用于创业企业在技术领域的成绩。[10]

同时,要转化科研成果,拓展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围绕科研成果开设新课程,将科研成果编写成教材进入课堂,将研制教具应用于课堂教学,将最新研究成果以讲座的形式引入课堂,用科研成果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最大限度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形成浓郁的校园科研创新文化氛围

加大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高校应组织开展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型的科技竞赛活动来构建科技竞赛平台。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爱好,通过开展系列科研、创新、创业等讲座、学术报告、科技展览等专题学术活动,组织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交流以及讨论会,加强校园创新实践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

组织团队参加学校、省市和全国的各种科技竞赛(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等),形成“学科竞赛—科技训练—培训就业”的良性循环,这类竞赛作品创作往往与教师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对作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技含量都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无疑将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科研探究的能力,成绩的获得反过来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科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另一方面,要加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扩充和发展,尤其是要以高校创业园、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为依托,通过课题申报、立项,场所、设备和资金扶持,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11]

[ 注 释 ]

[1] 周瑛.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与体系构建[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王英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7.

[3] 黄建平,郭文莉.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70.

[4] 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 董占明.综合评价大学生成绩的数学模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3):89-91.

[6] 侯光明,晋琳琳.DEA方法在研究型大学建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25-29.

[7]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11]姜慧,等.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31,30.

[9] 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10] 张典兵.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5(3):125.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