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是旨在开发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综合型教育,而创业教育体系发展则是高校创业教育发挥其自身功能的关键。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创业课程建设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实践教育发展缓慢、教育保障体制不健全等缺陷,制约高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为此,必须克服我国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完善我国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教育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概况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全国诸多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展创业教育,形成三种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即“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和“综合式创业教育”,引进KAB与SIYB创业教育项目,建立了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这些举措促进创业教育向实践方向发展,为创业教育实践的全面发展铺平道路。同时,我国高校、企业、政府等多部门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开展创建创业孵化中心、举办创业大赛、共建创业平台等实践活动,有效促进创业教育的长足发展。但应清醒地认识到,相比一些国外教育发达国家,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仍比较落后,表现在课程体系建设难以深化、师资建设滞后、实践教育发展缓慢、教育保障体制不健全等缺陷。因此,构建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现意义。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难以深化

尽管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取得显著的成果,但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教材建设滞后、教育模式传统单一等制约因素。

首先,课程内容设置缺乏科学性。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对象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课程从浅到深、由易到难、理论兼实践,循序渐进分层次进行。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一般做法是设置必修课或选修课,部分高校也通过开设创业培训班进行创业教育。创业课程内容构成如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知识的建构、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还较为欠缺。其次,创业教材体系建设滞后。由于没有规范化的教材编写、采用的标准,很多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只是诸多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简单加和并且各成体系,教材质量总体不高,严重影响我国创业教材的建设与发展。最后,教育模式传统单一,理论与实践之间难以有效衔接。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创业教育注重灌输式的基础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阻碍了具有创业能力、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创业教育师资远未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已有的教师大部分没经历过创业实践或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这种严峻的形势反映出我国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滞后,具体表现在:

创业教育师资稀缺,多元化配置程度低。创业师资的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人才引进渠道狭窄。在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主要依托其自身有限的师资力量,而由于经费、沟通等方面限制性因素制约了引进校外有经验的企业家、创业名人、成功校友、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等作为创业导师。其次,教学师资力量整合力不足。高校教师通常情况下只拥有某一或几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并不能够全面地掌握创业教育所要求的综合知识。因此,创业教育教师资源必须得到有效的配置与整合,厘定创业师资的资格条件,确定创业导师权责,克服师资力量零散、薄弱的状况。最后,创业师资队伍管理与激励制度不健全。创业教育活动的持续进行与有效运转,必须依靠创业教师的积极投入与付出,但我国高校教师对创业教育活动的热情并不太高,主要因为政府与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管理服务水平不高,激励措施不到位。

(三)创业实践教育发展相对缓慢

创业实践教育是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承接和延续,是对创业理论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的重要检验。而我国在创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倾向于创业理论教育,导致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创业实践教育活动缺乏多元化。一些高校创业实践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或者教会学生创办创业模拟实训公司,开展各类创业竞赛活动。诸如学生参与导师创业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挂职锻炼、企业见习之类的创业实践活动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参与的创业项目较少,无法有效地积累经验。第二,创业实践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很多创业成果推广应用缺乏有力的支持与发展途径,使得创业教育实施的效果较差。特别是创业实践平台的发展程度较低,影响创业教育实践的实施。

(四)创业教育保障体制亟待完善

创业教育体系能否有效运转,不仅依赖创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及师资建设,还受到高校创业保障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保障体制缺失主要表现在: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未成立专门的创业管理体制,创业教育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支撑体系;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不足,创业活动宣传不到位,使得创业活动仅限定在小群体中;对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考核与推广工作不到位,制约创业教育发展动力与影响力。

三、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路径探析

根据以上对我国现行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构建适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体系。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主要是以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为基础,师资建设为重点,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搭建为目标导向,创业多方主体支持为保障的一个有机系统。

(一)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创业课程体系设置模块化

创业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各创业课程在创业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设计为三大模块:基础素质模块、能力拓展模块、实践教育模块。基础素质模块旨在让学生掌握创业相关的知识,了解企业运营的全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目标。能力拓展模块将创业知识与意识转化为创业能力,为此必须进行系统的训练。实践教育模块主要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创业实训活动,推荐学员到企业做兼职工作,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进行讲座等,从而将学生创业理论与实际的创业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

2.建立健全创业教育教材体系

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质量的优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必须强化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建设。高校创业教材的编写,以“标准规范、与时俱进、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总体原则为指导,不仅依靠高校创业专业名师的理论研究,还需要社会创业成功人士的经验。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我国创业教材多样化,将有助于创业教材的更新,更直接推动我国教材体系的整体建设。另一方面,针对各个的高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创业教材,进行合理规划,整合创业教材资源,同时重视引进优秀的国外创业教育教材资源,最终形成适合我国高校自身特色的创业教材体系。

3.变革传统的创业课程教育模式

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化,注重知识传授,不利于创业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有效对接。为此,必须要变革我国在创业教育原有的模式,让教育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富有变化性,使创业课程贴近现实情况。首先,改变原有的课堂教育模式,克服老师讲课-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注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推进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同时,在课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并且在其他学科教学中适当渗透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模式除了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以利用素质拓展模式、社会实践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进行课堂之外的创业教学。

(二)整合与优化创业教育教师资源

创业教育师资的整合与优化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与完善的重要的保障,能够充分发挥教师智力资源在创业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首先,打造以校内外教师资源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团队。创业导师队伍以本校的专业教师为主体,邀请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参加,组成创业教育的专职师资队伍;同时,通过本校组织和教师个人的引荐,聘请对学生创业教育有热情、有经验的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创业成功的校友,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其次,整合创业师资力量,确定创业导师的资格及享有相应权利的标准。明确创业导师的资格与条件,赋予创业教育导师一些必要的权利,如可无偿的利用创业教育项目活动的成果,获得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创业成就与职称评定挂钩等。限定创业导师的资格与条件,可以使得创业教育活动可以从源头上甄选、录用到合格、优秀的导师。最后,创新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管理工作机制。对创业教育人才的引进、开发、激励等方面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整合校内外的教师资源,对创业教师实施行之有效的考核,充分发挥创业教师队伍的作用,促进创业师资力量优化升级,彰显教师资源在创业教育中的价值与地位。

(三)搭建多元化的有效创业实践平台

为了切实保障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必须搭建创业实践活动平台,推进创业教育从理论教学向实践应用飞跃的进程。因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构建多元化的高校创业实践教育平台,保证创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得以落实。

1.创建模拟创业实训公司。创业模拟实训公司是一种模拟创业企业运营的全过程的组织团体,根据标准化操作的原则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有关情况,增加对未来创办企业的实践体验。通过创业模拟实训公司,学生能够通过虚拟的组织机构模拟真实的企业运营活动,加深对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法规政策、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直观认识。

2.拓展创业基地。政府有关部门在创业基地建设与推广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牵线搭桥的功能,在政策、资金、信息沟通共享等方面给予优惠,强化高校与企业在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共赢,最终也将促进创业基地的快速、高效发展。

3.募集创业基金。多方募集定向扶持大学生创业基金,争取社会各界的专项经费的支持,统一管理,专项使用,确保效益。在利用好省校两级项目配套基金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寻求校外有关组织机构的项目赞助资金;保证项目经费落实到具体的创业活动中,落实到创业教育的师生身上,实现专款专用,保障效益。

(四)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在创业教育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首先,逐步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的管理体系。由学校领导或分管领导挂帅,由有关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教学督导组、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咨询组织、师资团队、学生社团等参加,组成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有关分会、办事机构,完善条块结合、统分结合、虚实结合的创业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和贯彻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其次,搭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办好创业教育网站刊物,建立创业教育与实践经验的交流论坛,编撰发行一些创业刊物,宣贯各方面的创业教育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学生了解并参与创业教育,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创业氛围。最后,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绩效管理与考评体系,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绩效评估办法。高校人事部门、教务处、科研主管部门应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创业教学、创业课题项目、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的管理流程和办法,评价创业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将创业教育活动评价的结果与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挂钩,同时根据创业教育活动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规划,以达到促进创业教育长足发展的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管理学科创业教育实验区” 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021438)。

(作者简介:段华洽(1954-),男,江苏常州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金俊杰(1988-),男,安徽庐江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