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职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应对策略

摘 要:当前,在中职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业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的策略主要是: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社会关注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的氛围;加强校园心育工作建设,创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活动。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卫生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9)04-0123-02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教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形势下,我国职业学校的数量和职业学校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尤其是中职生心理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由动荡期逐渐向成熟和稳定过渡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和社会阅历的日渐丰富,同时又较早地面临择业和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在学习、成长、生活和职业等方面会产生种种心理困惑与行为问题。如果该阶段没有获得有效的心理指导,则可能出现种种心理问题。所以,近年来,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我国中职生的心理卫生状况

浙江杭州周韶俊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杭州地区的三所职业高中2 093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多项指标测试发现,杭州地区职高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均值与国内常模相比,在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健康因子上偏高;同时,浙江金华陈禧鸿也采用相同量表对金华市区的两所中职学校随机抽取1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以上各因子均值也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主要存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焦虑等心理问题;甘肃廖兰清采用SCL—90量表对某职业学院277名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总体实测,并对不同性别的中职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职生在9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值都高于全国成人常模,经t检验,中职生与成人常模在9个因子及总得分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大低于全国成人水平;湖北程明珠、严建军对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413名学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偏执、饮食与睡眠障碍、焦虑、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症状。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偏执因子得分较高。

另外,俞国良等人采用自编的《中职生心理健康问卷》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的调查研究发现,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的变化趋势呈V字形,即二年级最低,一、三年级基本持平;中职生在学习、成长、生活和职业四个方面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平衡。

由此可见,我国中职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堪忧,如果不加以重视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势必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到我国初等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中职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中职生心理特点的特殊性

中职生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主观上要求独立,但思维判断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当他们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时,一方面,要应对与初中完全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要脱离父母自主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中职生而言,必然会造成一些心理冲突和矛盾,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心理上的自卑感

与其他各类学校的学生相比,中职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卑感特别突出。由于中职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太好,没有考上普高,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因此,学习无动力、无热情、不安心,由于学习上的自卑感较强,进而引起精神抑郁。与此相关的是对他人尤其是教师的言行常常过于敏感,导致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容易出现问题,表现出敌对、偏执等行为特点。有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品德也差,往往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更是加剧了其心理矛盾,因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等,并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3.学习方法欠缺

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的重要措施与有力保障。中职生学习内容的专业化、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习时间的弹性化等与中学差异较大,使中职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一时难以转变和适应,以致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恐怖甚至厌学心理,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4.社会的影响

在社会高速发展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中职生的思想意识必然受到冲击。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以及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起,贪污、腐败等不良社会现象屡禁不止,导致中职生以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进行错误的判断和认知,出现怀疑、敌对、忧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不可避免。

5.学校的影响

虽然当前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实行“减负”政策,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依然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国家鼓励兴办职业学校,使职业学校进一步增多,不同学校、同一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工作能力成为学校声誉与就业竞争的砝码,成为学生学习的压力;而学校的学习条件及训练设施、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的管理等,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信心,再加上有些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畏惧交往等心理,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他人,接纳自我,影响了心理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

6.家庭的影响

由于家庭结构的不稳定以及家庭教育教养方式的不同,如父母外出打工、父母离异、再婚、单亲抚养、隔代教育等,造成孩子骄蛮、任性、自私、懦弱、自闭的个性。有放弃对子女教育、放任自由的家庭,有教育方法单一、与孩子沟通简单的家庭,有对子女高期望、高投入、高要求的家庭。凡此种种,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不相适应,致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忧虑以及逆反心理和强迫症状,等等。

7.就业压力的影响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企业招聘中偏重文凭,中职生对职业学校的学习及就业前途有很大的担忧,致使部分学生觉得前途渺茫,对学习、工作失去信心,产生严重的自卑、焦虑、忧郁感,因而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我国新形势下对各类人才要求的标准是德才兼备、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因此,中职生除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娴熟的技术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气质与性格,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而稳定的情绪及情感,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记忆力,深刻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要达到以上目标的要求,更好地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社会关注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氛围

认识和帮助中职生解决心理卫生问题的工作是当今社会不能忽视的迫切任务,作为各级党和政府部门,尤其是主管机构以及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以全局为重,努力担负起提高整个民族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要在新闻舆论宣传上多做一些工作,营造一个全社会都来帮助中职生,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氛围。

2.加强校园心育工作建设,创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良好环境

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是学校师生员工的道德风尚、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对师生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首先,必须加强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为学校育人环境的创设打下基础。其次,要打造良好的心育教师队伍。育才者先育德,育人者先育心。教师是心育工程的实施者,他们对心育的态度、观念、方法及具备的心育知识、技能都直接影响心育实施的效果。为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心育知识的系统培训,要多开展各种活动,增强教师的心育意识,树立正确的心育观。邀请心理专家为教师开设心育知识讲座,鼓励教师与学生建立“理解、交流、平等、关爱”的师生关系。最后,学校也应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心态,保证教师以良好健全的心理素质应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3.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必须在学校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这项工作,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经常实施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把好中职生入学心理健康质量关,进行中职生心理健康调查,建立中职生心理健康定期检测制度,建立中职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常态和动态管理,聘请心理卫生专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咨询和治疗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等等。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事实上,各学科教材的内容中都蕴涵有不少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意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也能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施加积极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把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5.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活动

根据心理健康调查的情况,针对学生反映出来的各种心理困扰问题进行集体辅导,如开设专题心理辅导课和心理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心理保健常识,学会自我调节,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情绪困扰、行为偏差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

总之,我国中职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中职生心理卫生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初等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中职生在学校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的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

[2]周韶俊.杭州地区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

[3]陈禧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29).

[4]廖兰清.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与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5(5).

[5]程明珠,严建军.中职护士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

〔责任编辑:闫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