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视野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结构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建构起了“一个中心、六大领域、三大要素、数个要点”的综合、立体、新型的课程结构框架体系,较好地贯彻了课程的设计理念,但在课程的内容选取、学习要求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的一贯化设计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思考。

关 键 词 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分析

作者简介 武宜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策划者说

课堂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空间,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理解知识并加以升华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关乎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如今,一些教师在谈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总在说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不好教育;课也越来越难做了。反正从老师的口中,很少能听到对学生的赞美和鼓励。究其原因,“是我们把课堂教学的功能极大地缩水了”。我们不是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平台,把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作一个载体,而是把知识的传授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其实,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硬灌的;学生的能力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在课堂上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了中学、在学中会、在会中做、在做中成长,让课堂始终属于学生,这恐怕是夯实和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关键所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教学目标等,都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的趋势,不可逆转。

如何夯实和坚守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如何用现代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有人说,那就一定要让课堂教学的过程充分体现“六个度”即: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学生心理的适应度;学生思维的有效度;学生情感的内化度;学生语言的鲜活度;学生能力的形成度。要说的是,真正做到这几点,实在是不容易。如果能做到充分领悟和理解并能付诸行动,那么,我们就在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1]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2]作为一门颇具创新性的新型课程,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结构框架体系、课程内容选取及其组织建构方式等不仅透视着课程的理念和价值,也关系到课程的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拟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笔者在小学的观察情况与研究体会,从综合课程的视角出发,对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结构略作分析。

一、课程的构建思想

(一)课程的形态—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指的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3]。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形态来看,它是一门典型的综合课程。首先,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对原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社会课程进行有机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型课程,它涉及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有机融合了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诸多教育内容。其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体架构也不是按照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而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成就学生的公民素质的课程目标,选取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三个视点,并将各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其经验相整合,实现了课程在更广泛范围和更大意义上的有机渗透和相互融合。第三,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态度养成、价值观培育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等多重因素有机整合,体现了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方法获取和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并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能力与方法培养和知识学习的有机整合。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遵循着“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作为贯穿课程始终的一条主线,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按照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建构起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六个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领域,以此作为学生社会生活中的六个“面”,然后,在每一个面上选择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三个主要因素,作为学生认识社会的三个“点”,用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社会要素在不同领域有综合有交叉,在不同年段有层次地螺旋上升,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立体、新型的课程结构框架体系。

二、课程的内容架构

作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也较为忠实地贯彻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了更清楚地展现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框架体系,笔者按照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三大要素对六大领域的课程内容作了大致的分类与归纳,见表1。

依据表1,结合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条目,我们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架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从总体看,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通过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构建起了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课程紧紧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注重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展和生活经验的逐步丰富而渐次展开和深入;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加深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在搭建结构框架时,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这六大领域作为构建课程内容的一级框架,以每一领域内包含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这三个主要因素作为构建课程内容的二级框架,这些主要因素还可以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人际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具体要素,再以这些具体要素与学生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个“要点”作为构成课程内容的三级框架,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心、六大领域、三大要素、数个要点”这样一个覆盖广泛、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综合立体的内容框架体系。

(二)从横向看,六大领域中,每一领域与其中包含的要素之间都呈现出面与点的关系,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又决定了在点面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综合与交叉现象。

六大领域中的每个面都以数条具体内容体现了点与面的结合。比如在学校领域这个面上,7条课程内容中,第1、2条涉及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了社会环境与学校的结合;第3、4、5、7条涉及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参与集体生活等内容,体现了社会活动与学校的结合;第2、4条涉及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第5、6、7条涉及集体生活及其原则、规则等,体现了社会关系与学校的结合。

每个领域内各要素之间、每个要素下各内容条目之间往往存在综合和交叉。课程标准按照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三大要素来选取学习内容,然而这三大要素在生活中往往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课标在表述每条内容时并未将三要素截然分开,实际上这三者也是无法分开的,因为社会活动、社会关系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进行和展开的,而日常生活活动和文化、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伴生相应的社会规范规则以及法律制度,进而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它们之间是你离不开我、我影响到你的关系。每条课程内容都可能综合了两个以上的要素,每一要素之下的某一主题又可能交叉于两条以上的课程内容之中。前者如社区领域之第2条,既有了解本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本地区有贡献有影响人物等社会环境要素,又含有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重要人物与家乡发展的关系、学生对家乡及家乡人的热爱等社会关系要素,还隐含着经济活动、学生活动等社会活动要素。后者如世界领域之社会活动要素之下的“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一主题,既通过世界经济全球化(第4条)、科学技术影响世界(第5条)揭示了这些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又通过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第6条)和战争影响人类(第8条)等直接道出了这些重大问题的表现及其已经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从纵向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构建还呈现出了遵循学生的生活发展逻辑,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的态势。

首先,课程标准为每一条内容都标注了年段建议,其中个人、家庭、学校、社区领域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年段,高年段涉及较少;而国家、世界领域的学习内容则更多地向高年段倾斜。从总条目数来看,从仅在中年段学习的16条,到中、高年段学习都有涉及的19条,再到仅在高年段学习的17条,较为清晰地显示出了学习内容上的年段区分和学习水平上的梯度要求,即依据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而提供不断丰富、深入的学习内容。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的,也是有利于学生基于其生活经验展开学习的。

其次,三大要素在六大领域的呈现也在整体上表现出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特点。比如对于社会环境的了解和认识,课程内容的呈现范围从学生自身的身体环境到家庭、学校、社区等周边环境,再到国家、世界环境,空间上是逐渐放大的;内容跨度从当下到过去,从现实到历史,时间上是不断延伸的;涉及领域从地理位置、居住环境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再到民族、文化和历史变迁,内容上是逐渐丰富的。对于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诸要素的选取也都是遵循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认识路线,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具体问题入手,逐渐拓宽、加深和升华,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多样地展现学习内容。

再次,同一内容在六大领域中常有交叉或是循环出现,看似重复,但在不同领域、不同年段的学习要求和学习难度是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比如“尊重”这一内容,在六大领域中都有出现,但尊重的对象、范围、方式则有所区别,在个人领域,是学会尊重他人(中、高)(第5条);在家庭领域,是尊敬父母长辈,感受他们的养育之恩(中)(第1条);在学校领域,是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中)(第2条),同学之间相互尊重(中、高)(第4条);在社区领域,是尊重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中)(第3条),尊重和平等对待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中、高)(第8条),尊重在公共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群体,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高)(第9条);在国家领域,是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高)(第2条);在世界领域,则是尊重世界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高)(第2条)。从尊重身边的人到尊重陌生人,从尊重个人到尊重群体,从尊重人到尊重人的劳动成果再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从学会尊重、感受恩情到平等相待、不歧视,再到尊重差异,不同领域、不同年段的学习要求是有层次、有梯度、逐步提高的。

三、认识与思考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有机综合了众多领域和多门学科的内容,在课程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内容选择和建构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创新性。现有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不仅经受住了十年实践的检验,也在十年的风雨历练中日臻完善。然而,只要课程还存在,对它的研究就不应当终止。总体上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先进的,设计思路是务实的,设计结构是合理的,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的内容选取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领域、融合了多种教育元素的新型综合课程,其课程内容的涉猎面十分广泛,主要有道德品质、公民、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分析课程标准选取的上述内容,发现各个方面都还存在课程内容中尚未涉及或虽有涉及但表述不甚明朗的现象,需要在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时有意识地加以补充。比如与道德品质教育有关的内容,在课程内容的52个条目中,有30条与之相关,是所有内容中分量最多的。课程内容中提及了自尊自律、自信自爱、知荣辱遵礼仪、诚实守信、欣赏宽容、爱亲睦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平等尊重、遵守纪律、勤俭节约、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等诸多内容,但这些表述多以个人品德为主,社会公德、社会责任、公平正义等则较少或没有涉及。又如与经济有关的内容,课程内容提及了家庭收支与合理消费、购物常识及区域、国家、世界经济,主要侧重于从生活角度来介绍经济知识,或者从经济与生活的关系入手,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与工业、农业、交通、现代传媒等的关系,但涉及的主要是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而交换和分配领域却基本没有涉及。其他如公民领域的自由平等与权力责任、历史领域的世界近现代史、地理领域的地理技能学习、文化领域的宗教等内容都应当适当增补。

(二)课程的学习要求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突出强调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种凸显品德教育、关照学生生活并将之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有机融合的特点,不仅显示了一种颇为独特的课程综合思路,彰显了课程注重学生生活价值的理念,也是对我国重视德治与修身的历史传统的一种继承,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社会对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由于课程承载了品德教育的重任,课程内容部分认知类和技能类的学习内容不仅是与情感体验类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且在顺序上往往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即知识往往是作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媒介和情感体验的材料而出现的,技能也往往是被作为情感体验的方法与手段而使用的。这固然使得道德教育不再成为生硬刻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高不可攀的说教,成为本门课程的一大特色,但也带来了学习要求上知识的浅化和技能培养的弱化。笔者统计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所使用的行为动词,发现课程内容部分与知识学习有关的词汇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是知道(27次)、(初步)了解(24次)、学习(8次)、懂得(3次)等,教学活动建议部分与技能培养有关的词汇出现频率较高的则依次是交流(16次)、收集(12次)、开展(12次)、观察(7次)、列举(5次)、讨论(5次)等。可见,课程标准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求大多是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的。依据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既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又要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奠基。它担负的教育任务不是唯一的,在致力于通过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塑造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社会,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习得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并具备初步的参与社会能力、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基本的价值判断及相应的社会思考能力,而这些能力单靠热爱、关心、体验、感受、体会、理解、尊重、增强等学习要求是难以完全获得的,它们必须借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联系、综合、归纳、探究、推理、论证、判断、质疑、反思等来实现。然而,这些较高一些的学习要求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建议中并没有出现或仅出现一到两次。虽说课标中这些词汇出现的数量多少并不一定与教学内容实施所用的时间和所花的精力完全对等,但是作为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这种表述还是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继而可能会影响到本门课程综合目标的达成。

(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的一贯化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其中在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则开设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4]课程标准(实验稿)曾以图表的形式显示了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即品德与社会向下与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相衔接,向上与7-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相衔接,[5]可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整体设计思路上是“一贯化”的,但落实到具体课程上却缺少了“一贯化”的表现。首先是课程名称,从品德与生活,到品德与社会,再到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这些名称之间尽管存在交集,但定位并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一贯化关系并不清晰。其次是课程形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属于综合课程,思想品德也具有综合性,但历史、地理则是典型的学科课程。第三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框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大致按照“三轴四面”“点面结合”“时空交织”的方式整体架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则是按照“板块组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可见,在我国要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真正一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际上,如果能够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放到一起统筹规划,贯穿1-9年级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则一贯化就顺理成章,而本文上面提及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及相应的学习要求上的不一致和缺少逻辑线索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全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58.

[4]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责任编辑/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