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区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对策

锡林郭勒盟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牧区蒙古族教育或不发达边疆牧区教育。大力发展牧区民族教育事业是锡盟教育工作的重点。

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锡盟民族教育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解放前,广大牧区笃信宗教、他们捐资财、献牧畜、建寺庙以示虔诚。据1948年不完全统计,原锡盟地区有大小寺庙136座,喇嘛12334名,信徒44984人。解放初期,扫盲工作就是从喇嘛扫起,学校也是利用寺庙开办的。当时共有各种小学178所,其中蒙古小学仅12所,学生1464名。目前,全盟牧区学校经过调整、布局趋于合理,基本履盖了牧区总人口。小学集中办在苏木(乡),建立苏木中心校,实现了“两主一公”和“一无六有”,人学率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有了保证,把学校真正办成了学生的“第二家庭”。牧区中学集中在旗(县)所在地,旗旗有一至二所蒙古族中学,全盟形成了符合地区和民族特点的办学格局。

现在,全盟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全日制教育到广播电视函授教育,都具备了不同程度的规模,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完善,1988年,成为无青壮年文盲盟。

八十年代初,由于上级行政部门的驱动,职业教育处于被动起步阶段。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逐步理顺了关系,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人轨道。

目前,全盟有独立设置的职业中学20所,(其中民族中学3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蒙汉各2所),成人中专2所和一所技工学校,共27所,占中等教育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招生比1:0.79.建成区(省)重点职业高中一所,盟级重点2所、旗级重点8所,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全盟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城、一林、一牧职业高中。一处综合职教中心。

但是全盟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步履维艰。教育经费投人不足是制约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表现在:第一教学设备短缺,在锡盟牧区标准的砖瓦化的房舍和国旗是学校标志,可内部教学仪器、实习设备、图书资料短缺。第二,师资力量薄弱,水平不高,专业课师资力量更差。民族职业中学蒙语授课专任教师有95名,其中文化课教师76名,专业课教师仅19名。专任教师合格率初中42%,高中21%,本科生7人,专科生44人,其中88%是文化课教师。第三,生源不足,学生质量低。第四,受不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制约,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范围狭窄。

锡林郭勒盟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固然有其内部机制问题,但从总体上探究,制约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因素。

锡盟地区地域辽阔,交通阻隔;传统的生产方式,落后的经济;封闭的文化传统和陈旧的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是制约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障碍。这些障碍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发展边疆民族教育的困难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这种种制约因素是历史的产物。,要克服障碍,发展民族职业教育,优化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对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立论,可以从宏觀到微观,从教育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从构想到规划等方方面面去阐述。笔者认为,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教育,首要的是确立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战略地位,更新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增加国家教育经费投人;巩固和发展民族基础教育;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坚持“双语教学”,推进“三语教学”;强化政府统筹;大力发展现代远距离教育等是基本对策的主要方面。

(一)牢固的确立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战略地位锡盟少数民族地区,地处祖国北疆边陲,绵长的国境线和口岸城市,对外开放,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又是祖国北方的战略要地。这一地区由于社会因素障碍,使其固有的自然资源优势,长期以来,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落后,可谓守着“金钵乞讨”。应采取自然资源开发和智力资源开发并重的方针,扶持、发展这一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要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民族繁荣,教育先导,把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完善教育机制,加强智力开发,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畜牧业经济转到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技兴牧,发展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经济。各级政府应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重大意义,确立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战略地位,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扶持、促进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更新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党的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因此,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着时代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有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建立在现代意识基础上的,强调全面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是个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战略要求,要更新观念,认识到位。

(三)增加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设立民族教育发展基金

增加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是“优先、重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战略重点的最根本的保证。多年来,国家设立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补助费”、“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边疆地区事业补助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建设补助费”、“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这些专款和补助费的设立,对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扶植作用。今后,国家应继续增加教育经费投人,设立民族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比例明确,投人到位,以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按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规定的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去完成历史所赋予的各项任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这是由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四)巩固和发展牧区基础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是整个民族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奠基工程,没有民族基础教育一定质量的发展,其它层次和类型的民族教育的发展便失去了根本保证。

(1)牧区教育,要坚持“两主一公”的办学方针,实现“一无六有”“三齐备”(图书资料室、教学实验室、学生活动室)实实在在把学校办成学生的"第二家庭”,只有这样才能使家长放心,学生安心,才能使牧区子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两主一公”即“设立以寄宿制为主和助学金为主的公办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一无六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从有桌凳;学校有院墙、宿舍、食堂、图书阅览室。,实践证明,“两主一公”的办学方针和“一无六有”的办学条件,现阶段是适合边境牧区民族教育特点的最重要的办学模式。

边境牧区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解放后,锡盟牧区教育曾走过了“马背教学”、“半牧半讀学校”、“队办学校”和“教学点”等几个阶段,都未能取得较好的办学效果。直至1985年以后,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集中办“两主一公”苏木(乡)中心校(小学)和旗办民族中学,才找到了牧区发展基础教育的新路子,民族教育的体系始见雏形,九十年代方可按既定规划逐步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牧区其他类型和层次的民族教育,才有发展基础,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2)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

边境牧区教育由于历史、地理的,自然条件等方面原因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上文已述及,再加上牧区传统的封闭观念,旧习俗习惯的消极影响,这种脆弱性会时时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直接冲击学校教育。在牧区初中生辍学率是高的。

因此,巩固和发展牧区基础教育,一要贯彻“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二要制定倾斜的政策和保护性措施,不能搬取全国普通基础教育的模式框求民族教育。

(3)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教育条款的内容,制定地方法规。

(五)建立健全民族职业教育体系,搞好三级分流

实现“三级分流”的关键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键全职业教育体系,集中办、办重点,“分”有学校,“流”有培训中心的适宜的专业配置。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大面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项重大决策,贯彻这一决策,对于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六)坚持“双语教学”,推进“三语教学”

锡盟草原牧区是母语(蒙古语)交际区,具有语言单一性的特点,牧民大多不懂汉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T具,苏木、旗所在地汉族居多,语言环境反差大。坚持苏木中心校和旗设民族中学的办学体制,学习汉语便成为必要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自治区规定民族语言授课班级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汉语文。同时,国家教委选择条件较好的学校推进“三语教学”实验。这一对策,是贯彻“三个面向”发展教育战略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是突破草原教育封闭性、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文化教育的需要。

(七)立足边疆,强化政府统筹

在进一步巩固、提高、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上,调整少数民族教育的层次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强化政府统筹职能和驱动机制,构成“三教统筹”的新格局,这应是少数民族教育结构改革的重点。

(八)发展远距离教育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远距离教育,这是一条适合发展牧区各种层次和类型民族教育的新路子,是推动牧区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卫星电视教育,既可提高办学效益,又能克服牧区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困难。锡盟牧区近年来多已定居,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较普及,发展远距离教育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笔者以为,旗建电教中心,苏木办综合文化站,两级协调管理,同时可与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同步进行,一举两得,不失为好的对策之一。

地处祖国北疆边陲的锡盟草原是美丽富绕的天然牧场。它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今日是祖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明天将是祖国新的能源基地。多少年来,剽悍、勤劳的蒙古族人民生息繁衍在这片草原上,为祖国的统一一,繁荣昌盛,民族团结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虽然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越来越拉大了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困难重重。

草原要腾飞,经济要发展,一个重要的课题便是探究如何发展这一地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少数民族教育,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这是历史赋予锡林郭勒盟草原人的重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恰恰是最大的潜在生产力,有待深层开发,正如锡盟丰富的自然资源待发掘一样。不言而喻,只要锡盟排除了社会因素障碍,民族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服务,促进经济腾飞,就定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那时,民族职业教育将成为草原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