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房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0.108

[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病房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 针对产科病房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预防干预方案。结果 对产科病房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及疗效反馈,将不安全事件消灭在萌芽阶段。结论 通过开展产科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管理,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文件的熟悉度,有效提高产科病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确保临床工作的安全实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 产科病房;不安全因素;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10(c)-0108-02

隨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于产科病房的各项要求显著提高,产科病房作为风险较高的场所,其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上升[1]。产科病房为确保各项临床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改进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护理工作疗效,全方位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对产科病房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性较强的干预方案,以期保证临床工作的安全实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 产科病房不安全因素探讨

1.1 人员结构

目前该院存在较多合同制人员,医疗队伍趋向于年轻化。该院产科病房目前有护理人员15名,年龄范围(20~45)岁,平均年龄27岁。参与排班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均在27岁以下,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临床操作尚需进一步熟练,对产科高危因素不够警惕,值班应急能力偏弱,缺乏有效的医患沟通,法律意识不强。低年资护理人员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对于工作节奏、人际关系需要适应,由于产科病房倒班较为频繁,生活正常作息被打乱,部分医护人员未能够快速融入工作节奏,存在工作不够用心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护理差错、医患纠纷发生的隐患。

1.2 护理专业服务水平

年轻护理人员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对临床专业知识掌握不够,部分技能操作需要进一步熟练,独自值班、应变能力偏弱,产科病房对于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掌握产科、儿科、健康知识等相关内容[2]。该院产科病房需要护理人员每日对患者的产后情况进行询问,并提供有效的产科护理常识,指导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这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较长时间的健康知识教育,部分患者完成情况不佳,这一定程度增加护理纠纷的发生,也对产妇的护理安全产生一定威胁[3]。

1.3 护理差错因素

产科病房是风险较高的科室,护理工作强度较高,容易发生护理纠纷及差错,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产前准备、新生儿沐浴、母婴宣教、意外事件处理等内容,每个内容均有重要意义,上述环节出现差错会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这对于患者及婴幼儿的安全意义重大。

1.4 同院内各科室间的沟通

产科病房日常工作涉及产科、儿科、医技、检验等科室,当产妇或胎儿出现临床并发症及危重病症需要紧急联系院内相关科室进行会诊,这对于产科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4]。

1.5 职业暴露因素

由于产科病房特殊性质,医护人员对产妇的检测项目较为详细,存在较高的血液污染风险。部分产妇为肝炎、梅毒感染者,部分产检项目未正常完成,这对护理人员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5]。另外护理人员每日频繁进行穿戴消毒手套、接触消毒液,这对于皮肤造成长期刺激,部分医护人员出现皮炎、皮肤过敏等症状。

1.6 无菌技术因素

产科病房对于病房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对病房的细菌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妇和婴儿的健康。由于产科病房探视人员复杂,这对产科病房的安全造成一定隐患。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高临床操作包括静脉输液、导尿术等的熟练度,但由于医护人员水平差异的普遍存在,这会一定程度增加产科病房无菌环境维持的管理难度[6]。

1.7 法律意识因素

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对于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不够到位,不够熟悉日常护理工作存在的法律问题,对于紧急出现的医疗问题不能应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2 对策探讨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产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存在一定风险,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同时,需要重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包括母婴安全、产妇隐私及人性化护理等,产科病房进行医患沟通应当注意说话方式,注意语气态度和蔼,设身处地考虑患者的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经常探视病房,熟悉病房患者的生活习惯[7]。心理状况及病情状况,为产科及婴儿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医护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扎实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对于常见的产科急危重症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提升科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确保产科病房的工作顺利实施。

2.2 严格实施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适用于各行各业,产科病房的安全是护理工作实施的保障,为避免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严格依据产科质量评估要求、核查制度、无菌消毒制度、产科急危重症处理制度等相关要求进行开展[8]。医护人员需要重视陪护率上升可能造成的感染威胁,对于探视人员需要严格管理,采用宣传栏、宣传单及电视播放等方式告知,提高患者家属及探视人员的依从性。医护人员需要在在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的指导下,定期进行产科知识的培训,对产科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确保病房护理管理工作高质量的开展。

2.3 沟通和协作

产科病房常规每月进行质量评估会议,在会中对本月的工作情况、纠纷处理、干预措施等内容进行分析,为后续工作的改善提供有力依据,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做到严肃、负责,并能够协调工作,提供护理工作的效率。产科病房为稳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常规进行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评估在院产妇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隐患及纠纷,需要仔细分析存在不足,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干预措施,协调相关科室之间的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为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诊断及有效治疗,医技科室需要为产科病房提供高效服务,以确保临床工作的安全实施,医护人员需要熟悉医技科室工作的特点和基本规则,增加科室之间的沟通,相互理解,确保产科病房临床工作的安全实施。

2.4 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

产科护理人员对入院的产科进行基本资料的询问,重点查阅患者可能存在的高危风险,对肝炎、梅毒感染的患者采取特殊感染防护措施,增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9]。提高护理工作的无菌意识,对病房环境、地面进行严格消毒,医疗工作产生的垃圾需要进行合理分类,平时工作应当尽可能应用一次性医疗器械,避免交叉传染的发生,树立正常的标准预防要求,规范产妇在病房内的相关实验室检测项目,准确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传染病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需要应用锐器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产科病房的相关规章制度,操作完毕后放置合理位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要求,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避免针刺创伤等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于意外刺伤的情况,应当立即进行挤压创伤位置,迫使污染血液流出,反复适应生理盐水进行创伤口的冲洗,最后用碘伏进行消毒,不能够直接完成挤压处理的创伤,应当严格依据职业暴露进行处理。

2.5 加强安全法律意识

产科病房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及医疗人员的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于确保母婴安全意义重大。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工作之余应当进行产科业务知识的学习,科室适当组织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对产科存在护理隐患應当及时进行分析,应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科内学习,增加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出现医疗纠纷及隐患的时候能够应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10]。产科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临床工作制度,警惕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提供预防为主的法律意识,做到防微杜渐,确保医患之间利益得到保障。

3 总结

通过开展产科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管理,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文件的熟悉度,有效提高产科病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确保临床工作的安全实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通过出院后的母乳喂养知识热线,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思想,有效提升该院产科病房的服务质量,获得满意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74-75.

[2] 杨团珍,徐岩.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330-331.

[3] 张琴.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64-1065.

[4] 贺永杰,马凤英.产房梅毒的预防及产时指导[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30-31.

[5] 杨顺秋,吴殿源.现代实用护理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72-73.

[6] Chen Liangzhu, Lai Minzhen. The main cause of the current medicaldisput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J].Nanfang Journal of Nursing,2005,3(12):83.

[7] 曹泽毅.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8-841.

[8] Han Guangshu. Hospital culture of safety and medical safety[J].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2004,20(3):129-131.

[9] 周素芬,王桂娣.妇产科急诊手术患者转运途中的风险管理[J].浙江预防医学,2008,20(12):54.

[10] 段百芝,徐晓荣,冯晓英.浅析护理行为与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51.

(收稿日期: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