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云时代还未开始

云计算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更能推动信息行业和全社会的创新。虽然,一个人可以靠好点子创业,一群人可以靠模仿致富,但是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依靠环境、制度和社会基因等的共同作用。

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组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而信息产业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升级和转型。云计算的价值在于,它本身是一种创新,而且它还能推动信息行业和全社会的创新。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包括人口、GDP、文化、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影响力、教育水平、科技水平、法制水平、政府治理水平等方面,但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创新能力。而创新乃至创造和创业,则构成了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生生不息、久盛不衰的原动力。因此,云计算是创新的产物,也是创新的沃土,更是促进创新的催化剂。

云计算在中国发展遇到的障碍

抛开仍处于起跑线上的IT产业,笔者谈一谈云计算在中国发展遇到的一些障碍。笔者将不在这里讨论一些经常被提及的障碍,如安全和标准等。

1. 骨干网间无法对等互联。骨干网由大城市的网络节点构成,经国家批准的骨干网可以直接和国外连接,其他有接入功能的ISP需要连接到国外的时候都必须通过骨干网。

目前,我国骨干网网间互联和结算方式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对等互联、互不结算;其余几家运营单位之间对等互联、互不结算;与中国电信或中国网通互联的企业,向中国电信或中国网通单向支付结算费用,非对称互联。另外,各骨干网之间不可以进行“穿透”联接,即骨干网A不能通过骨干网B与骨干网C进行联接,也不可以通过国外互联网“转接”联接,即骨干网A不能通过国外互联网与骨干网B联接。

2. 中小企业缺少资金。各个地方政府会给予一些大型科技企业、新兴产业企业以政策扶持,以及给予退税、节能补贴、研发补贴、专项扶持资金等。但是,通过不同形式流行中小企业的资金流相对较少,特别是云计算产业内。事实上,最缺资金的是那些创新欲望最强烈的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同时它们也拥有维持经济活力所必备的颠覆潜力。

3. 急功近利的心态。最近十年来,整个社会都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迈入云计算领域,急功近利者往往都会碰得头破血流。云计算从业者必须清楚,面向企业或者开发者的SaaS、PaaS、IaaS服务,它们的口碑传播过程和消费型业务具有明显的不同。

云计算服务的基础性、企业型特质,让急功近利者在这个行业屡屡受挫。没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合理的技术架构、高效的运营服务体系,看哪个产品流行或哪个业务有前景,开发一个产品就想坐等客户纷至沓来,这种场景已经不可能发生了。因此,笔者认为,不能接受3~5年从进入盈利周期的从业者,暂时不要进入云计算行业。

4. 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各种社会资源更加高效地使用,组织更加高效的运转。一些企业的治理和监管水平不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也没有合理的机制激励组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违反了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只有处于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才会去发现竞争力低下的原因。而此时,能够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资金利用率的云计算服务才可能受到广泛的欢迎和使用。

5. 人力成本相对低廉。对于制造业和人力密集型行业来说,人力成本低廉是件好事,但对于云计算行业则相对是个劣势。因为云计算服务是智力和技术密集型服务,它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自然减少了对人力数量上的需求。同样一件事情,如果在人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大家愿意采用云计算服务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而在人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很可能倾向于聘用更多的人员来解决问题。

中国云计算产业的独特优势

虽然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面临不少障碍,但是,中国云计算产业也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中国云计算的各个细分市场还没有出现垄断者。无论是在SaaS、PaaS还是IaaS领域,还是在行业性服务市场,目前都仍没有形成垄断型企业。对于现在还在奋斗,或者准备进入这个产业的企业来讲,云计算仍然充满了诱惑,谁都有机会成为胜利者。

中国云计算的客户和市场已经接受了近5年的教育。这5年的教育,使得整个社会都认可了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压力,这对于云计算来说是个绝佳契机。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细化了“十二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例如,在节能方面,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在减排方面,到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

从理论上来讲,云计算的规模化、精细化、专业化,都是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的。虽然部分云计算服务商耗用了较多的资源或能源,但是对使用云计算的客户、对社会整体来讲,是节约了能源。

另外,中国的政策大力鼓励私有和外国资本进入数据中心和电信领域。2012年6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电信业,积极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和参与范围,鼓励民资进入电信业八个重点领域,其中包括鼓励民资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

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大部分企业都已经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了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要使用新的云计算服务,势必触动企业内利益格局,也需要付出为数不少的转换成本。而中国企业的平均信息化水平不高,当改变信息化方案时,可以直接从云服务中选择,这也凸显了云服务的优势。

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企业高增长率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整体面临增长放缓和利润率下滑的趋势。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段内,中国企业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渐结束。而云计算的出现,恰恰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服务,降低企业的资金沉淀和一次性财务投入,降低总体拥有成本,让组织能够将人才和资金投入更有价值的领域。

谏言中国云计算

为了促进中国云计算和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政府和整个社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首先是打造创新和宽容的环境。用宽容的心态看待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文化的全球性碰撞和思想的交锋,还包括互联网服务在内的新型业务的发展,宽容这些领域因为尝试创新而带来的失败。

其次,软硬力量兼施促进社会进步。如果说价值观、文化、道德等是社会进步的软性力量,那么,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以及信用契约保护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就属于必不可少的硬性力量。

第三,得当的倾斜性采购政策。对于云计算来说,政府最好的政策性支持是倾斜性采购。政府采购政策应该在采购程序、采购金额计算标准上重新设定标准,并逐步扩大强制性采购云计算服务的金额和比例。

第四,坚持反垄断。反垄断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竞争机制。如果竞争机制没有了,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社会效益,包括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就达不到最大化。

激情和喧嚣之后还能保持头脑冷静非常难能可贵。现在,让我们来认清云计算变革的本质:变革不仅仅是智力的较量、人才的比拼、技术的选择与主导,它更是环境的产物、制度的比较和社会基因的碰撞。|

一个人可以靠好点子创业,一群人可以靠模仿致富,一个产业的崛起必须靠环境、制度、社会基因等的共同作用。对于云计算产业来说,如果不能模仿,那么,脚踏实地解决问题也算是一种创新。如今,中国云计算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拐点期,泡沫渐渐退去,最终会激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采取实质行动,到那时,才是中国云计算真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