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慕课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慕课”概念自提出以来,其革命性有目共睹。中国高校目前已积极投入到慕课的建设中。这对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教与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教师应充分全面地认识到慕课的优势与局限,合理地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使传统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时代新技术革命相得益彰,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慕课 课堂教学 影响 对策

一、慕课的特色

慕课“MOOCs”概念于2008年提出,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它借助现代的网络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教育变革提供了似乎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探索空间”。

在此背景下出现的慕课相较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第一,课堂的开放性。借助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享受大学课堂,并通过一定程度的学习取得相应认可。第二,低成本。相对于传统高校高昂的学费和较长的学制,慕课学员只需较少的金钱和相对自由的时间,便可聆听名师的讲解。第三,可重复性。课堂内容的网络传播形式,使得学生可以反复点播自己的课程,这就解决了在传统课堂上部分学生听不懂和“吃不饱”的问题。第四,教学主体的多元性。学生可以充分欣赏到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风采,有助于学生知识摄取的多元化。

二、慕课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

慕课的优势近几年已经充分地被大家所认识,那么它究竟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首先,慕课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可以提前在网络上学习相关知识,并把问题带到实体课堂上,通过与教师的互相探讨实现问题的解决。这样,教师就由传统教学中掌控课堂的人变成了因学生的疑问而设计教学的人,学生由一味地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积极主动的提问者和参与者,这种师生充分参与其中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上师生的角色,实现了一种实时的“教学相长”。

其次,在慕课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根据自我兴趣选择课程,并通过不断地闯关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这种学习热情必将对学生在实体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产生影响,他们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后,必将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授课能力有更客观的认识,这反过来又敦促了教师的自我提升。

最后,由于慕课课程选择的自由性,学生易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志同道合者,这样就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同样,由于慕课平台授课教师群体的多元化,教师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发现自身不足和兴趣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行的竞争与合作。对师生的教与学的双重影响,不仅有助于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塑造新型的生生关系和师师关系,给实体课堂的教学注入更新鲜的活力和更强大的驱动力。

三、教师如何面对慕课的挑战

慕课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教师该怎么做?

第一,树立明确的学生本位的思想,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于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引导、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即便采用集体备课形式,依然是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制定的。另外,由于教师本身面临着重重考核与评价,因此,真正投入教学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教师的教能否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考验着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

第二,在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教师应不断注重自我职业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并不代表他的授课能力,“一节课……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慕课学习中,学生通过被分割的微视频,有效提高了大脑的认知效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及时地向他人求助获得有效的解答,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掌握能力得到巩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力集中点、对知识的反馈等,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公共空间,杜绝自我陶醉式授课形式。

第三,自我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自身努力,还要通过广泛地向同行的借鉴学习来完成。慕课授课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知名教授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同样,通过慕课进行了专业知识学习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判断也会更加理性,这就加剧了高校教师之间的优胜劣汰。如何应对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的挑战?这无疑是对教师的生存提出了巨大的考验。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向慕课平台上的教授们学习经验,还可以广泛地在实际工作中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扬长避短,集中备好一门课,开发精品课,争取在同类型的课程中取得明显优势。

慕课的优势与不足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作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高校教师,只有理性地认识慕课,取其精华,扬长避短,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巧妙融合,才能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严冰.学术勇气与学术理性[J].中国远程教育,2013,(7):18-19.

[2]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

[3]郭邵青,楊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