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分析

摘要: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高校道德教育进行考察,重点把握道德教育过程中两个关键因素和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以此探究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校道德教育 意义 教育重点 教育合力

高校道德教育是指高校教师对学生施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道德影响,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活动。大学阶段是进行道德灌输、教育、引导的关键时期,抓住道德教育的主要环节,全面进行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养成的基本要求。

一、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道德教育是高校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主要内容,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目标,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和外在表现。高校道德教育不仅通过规划不同学习阶段学生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贯彻实施高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构建良好的校纪校风,向青年学生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且组织了丰富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在潜移默化中向社会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播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

2.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基本保障。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后,学生道德素质迈上了新台阶。但高校在道德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有所滋长,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和纠正错误道德行为的主要方式,在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生能够明确认识到自身道德认知的不足,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因此,道德教育也成为了高校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基本保障。

二、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突出把握好两个方面

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要教育要素包括教育的主体、客体及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四个方面,其中难以把握的是教育主客体的自身提高和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

1.切实把握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加强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受教育者本身具有主体性,当其进行自我教育时,又转变为教育的主体,因此,把握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要兼顾高校教师和学生。第一,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构筑高校道德教育阵地的主要建设者,高校要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首先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教师道德素养包括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教师的职业道德。一方面,教师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直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着高校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必须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入手,规范教师的基本行为,倡导为人师表、诚实守信、勇于奉献、敬业爱岗的教师道德风尚,为开展道德教育提供基本保障。第二,加强学生自我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实现道德自律。引导学生走向道德自律,一是要提高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只有学生自觉接受积极影响,主动学习道德规范,才可能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获得深层次的道德认知。因此,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教育是对自我发展需要的一种满足,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完善自我道德素质的建构。二是培养学生道德实践的能力。道德实践是检验道德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高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道德实践平台,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道德的真谛,并将这种行为辐射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2.优化高校道德教育的环体,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在优化高校道德环境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把握校园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属于高校环境的软件建设部分,它与学生学习、生活直接联系,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功能,对学生的认知与追求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辟高校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就应当使校园文化环境中倡导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与道德教育的内容相一致,从而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塑造。网络环境是指在互联网中对人的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客观条件和因素。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在促进高校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网络上各种非主流道德观的泛滥,也给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优化网络环境,一是要把握好网络的内容,积极倡导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二是要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督。三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网上德育工作队伍,确保网络德育工作的权威性和网络道德环境的净化。

三、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要注重三个结合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与高校其他方面的教育具有紧密联系。

1.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结合。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与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一方面道德教育具有政治性,在我国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主要内容,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努力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一代新人。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政治教育的开展,高校学生处于思想逐步成熟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把握好政治教育,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真正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就很难被他们所接受,从而使高校道德教育大打折扣。

2.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首先,法制制度是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遵纪守法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其次,法制教育对高校道德教育具有补充作用。道德侧重于通过人的自律来规范人的行为,而法律则通过外部的强制力来制约人的行为。法制教育以国家法律的强制性和威慑性教导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这客观上增加了道德的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觉悟。

3.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属于高校德育的范畴,其中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一方面,道德教育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为基本依据。道德教育要在学生身上产生效果往往要经历从形成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情感共鸣、做出道德判断和采取符合道德的实际行动等一系列过程,这些过程都依赖与学生心理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道德教育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谈话、沟通和心理测验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广泛运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针对学生个人展开,环境宽松,有的放矢,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夏兆敢,林兴发.试论道德自律与大学生道德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第2期

[2]马俊峰.政治和道德:一种政治哲学的考察[J].唐都学刊,2008年9月第24卷第5期

[3]许惠芬.倡导德心健康的新理念——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0期

[4][美]DonaldRCruiekshank,时绮等译.教学行为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