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个案研究

摘 要: 通过一次新生班级师生座谈会,分析整个集体感恩失语的案例,接着撰写了案例博文与学生进行网上网下的互动,唤醒和强化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通过从学校、家庭和学生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重视和树立教育是一种唤醒的理念,善于发现和把握教育唤醒的时机,树立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的家庭教育观念,开展网上网下的师生互动交流等对策。

关键词: 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 个案研究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德。当我们反观当代大学生的感恩行为时,不难发现大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普遍缺失、感恩情感淡漠的问题,问题已然不能漠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尽快尽早地树立感恩意识、增强感恩情感,显得格外重要,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案例的情况

为了召开所带新生班级(一本专业的大学生)的第一次师生面对面座谈会,班主任林老师专程去市场自费买了100多斤的水果,用于当天与学生座谈,畅聊大学规划。

座谈会从晚上7点开始,林老师做开场讲述,他十分重视这次座谈会,没有安排班干部去买水果,而是自己专程去买,请大家吃。同学们听到了并没有任何反应,当时林老师也没在意。座谈会上,林老师认真地听取每一位同学的大学规划,并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点评。座谈会气氛很好,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有很多很好的规划与设想,有要争取拿到国家奖学金的、有要成为学霸的、有要做学生干部的……

座谈会结束后,当晚,林老师对座谈会进行总结,他发现没有哪个同学对老师提到感谢的话语。回想,其实至少有两点是值得感谢老师的,一是牺牲周末时间与大家座谈,畅谈大学生涯规划;二是亲自去购买水果请大家吃。退一步想,老师并不在乎白费了自己的辛苦付出,也不在乎他人有没有感谢。可是他们是自己所带班的学生,不是一两个同学的问题,而是整个集体的失语、整个集体的忽略,真是“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难道这些付出学生都没看到、都没感受到?难道他们觉得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难道他们在家里都是这样对待父母的付出的吗?

林老师心里默默想着,一定要想办法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感召学生的感恩行为。

二、案例分析:大学生感恩的缺失

大学生感恩的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更受学校教育效果不理想、家庭教育长期重智育轻德育及大学生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一)学校感恩教育方法重传授,薄体验。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有专门的思想政治与修养第一课堂的讲授,以及主题班会等第二课堂的教育。这种偏重于知识的灌输、道理的认知的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体验与感悟,难以真正唤起他们对感恩和责任的需要,没有实现从“要我感恩”到“我要感恩”思想的转变。导致有些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懂道理却不守规则,他们有感恩的知识和认识,却缺少感恩的情感和意志,更缺少感恩的行为。

(二)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一直受父母宠爱,他们不理解父辈们创业和养家的艰辛,习惯得到与获取,淡化和忘记给予与奉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感恩。加上不少家庭依然有着“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家教观念,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轻视精神需求,注重智力因素而轻视非智力因素,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感恩意识缺失。

(三)大学生高注重自我,低重视他人。案例中不难发现,“90后”大学生更多地注重自我,对个人的未来发展与规划比较清晰和明确,有要当学霸的,有要当学生干部的,有要发展个人特长的,却忽视自己成长路上有含辛茹苦的父母、有谆谆教导的老师,还有平安和谐的社会,或者说他们对于父母与老师的付出都习以为常。在案例中表现为觉得老师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必言谢。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要感谢老师,却因为不善于表达或羞于启口,最终也没有说出那句感谢的话。

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准确来说不是缺失了,而是沉睡了,需要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对他们进行唤醒和感召。

三、案例过程:大学生感恩的唤醒

当林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时,并没有指责和埋怨,也没有就此召开一次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而是立即撰写了一篇深情的博文《感慨:100多斤的水果,换不来一句感谢的话》,文中叙述了召开座谈会的经过,并陈述了其作为班主任、作为老师心中的失落和感慨。表明了老师对感恩的一种态度:“我这里写出来不是要大家特别地感谢我,我付出我喜欢,我热爱我的工作与我的学生。只是想我热爱的学生学会感恩,生活中多一点感恩,有了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快乐!让生活更充满爱、更温暖!”

博文传到了林老师的QQ空间后(班里同学几乎都是林老师的QQ好友),虽然已是凌晨,但还是引起了学生特别是该班学生强烈的回应,这种强烈的反响一直持续了三天,博文的阅读量达到了300多次,评论34人次,39人点赞。学生对博文的评论主要有:

一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深切地体会到自己感恩意识的缺乏。如本班学生H回复:“林老师,您好,看了您发的日记我辗转反侧心里不是滋味,您的话引起了我深刻的反思。物资丰腴的当代,父母能给我们最大限度的给予,而我们却渐渐地把别人的给予当成了理所当然,自己把自己当成了中心,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班长的回复:“林老师,作为一个班长,我真的很感谢您,是我没有开一个好的头,不够积极主动,这点我深深感到愧疚,我以后会注意的!我们大家的内心都是很感谢您的,真心内心是感动的!我以后会发挥好带头作用。”

二是对老师表达歉意的同时,马上学会感恩。如本班学生M回复:“林老师,对不起……感谢您,又给我的人生上了重要的一课了。我那么幸运,能成为您的学生,您的教诲,我必当铭记在心。”

本班一男生的评论:“老师我很感动,刚开始以为是班委弄来的,后来听说是您自己买的,我就很震惊了!很不好意思没有对您表示感谢,对不起。我觉得有您这样的老师让我很荣幸,感谢我的大学生活中有您!”

三是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有不少高年级的非本专业的学生对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如一位大四学长说:“班委没有想到老师你会付出这么大,因此事先没有准备,班长也有些缺乏机敏性!另外,很多学生不知道这些水果是您为他们买的,或者他们知道,心里很想对老师讲声:老师,谢谢您!但缺乏一个号召人。”

“助学金太多,会助长同学的惰性,也会让同学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的,很多学生大学之前都是学习为主,根本不会去想社会上该如何交往”,另一名学姐说道。

在博文发表的第二天早上,班长就主动带领班干部来到林老师办公室,对老师表示感谢和歉意。在后来的感恩节、元旦和春节里,该班学生特别主动地对林老师及其他老师表示感谢和祝福。明显,通过博文的公开发表与师生的网上互动,影响和触动了本班的全体同学,该班的同学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感恩的重要性及自身感恩的不足。通过网络博文的互动,唤醒了大家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和对感恩行动的实践。

四、案例思考: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有一种教育叫唤醒。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仅是一种“告诉”和“给予”,更重要的是一种唤醒、一种期待。教育需要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更是需要恰到好处的唤醒。

(一)树立教育是一种唤醒的理念。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的一句话:“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每个人都有一种向上、乐善的天性,并且蕴藏着巨大的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但受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上进心、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情感、智慧和潜能往往长期处于沉睡状态,教育的任务就是唤醒学生沉重的主体意识。这种美德唤醒,在大学新生教育阶段尤其重要,因为在中学阶段,同学们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只关注学习、关注成绩,基本素质和美德遭到了忽视。因此,高校老师和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赖的微笑,一篇鼓励人心的博文,随时都有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到极致,让它成为孩子们的“点金石”。

(二)善于发现和把握教育唤醒的时机。唤醒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教师不善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如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启发他。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地感受、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发现他们的闪光处。试想,如果座谈会后,林老师没有思考、没有发现学生感恩的缺少、没有进行自我反思写成博文与学生共同探讨,学生将错失一次最佳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机会。

(三)树立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的家庭教育观念。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让家长明白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家人和亲友除了关心孩子的物质世界外,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除了关注和培养他们的智力因素,还要更关注和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同时,父母在日常家庭活动中,不能包办所有事,孩子能做的事情让孩子动手做,给孩子服务和感恩父母的机会。可以的话,在恰当的时候让孩子参与到父母的工作中,让他们了解和体会父母生活和工作的艰辛。

(四)开展网上网下的师生互动交流。网络上的互动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文字摆在那里,没有人强迫你阅读,也没有人强迫你进行回复。博文,特别是老师撰写与学生相关的博文,更加吸引学生的关注,给予大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主体性的调动。在网上互动交流过程中,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评论,都要及时回复,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老师更要以身作则,树立感恩的榜样,适时地感谢学生。在网下的日常行为活动中,善于发现学生每一次的感恩行为,并对其进行及时表扬激励,让感恩在学生之间传递。

加强感恩教育,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坚守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而言,任重而道远。当然,这项任务的完成,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