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日本、新加坡三国的教育发展

韩国、日本、新加坡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其公民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教育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动力。2007年9月17日至28日,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考察团赴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就义务教育实施情况、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和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等进行了考察,对3个国家的教育有了初步了解。

一、义务教育实施情况。

韩国、日本、新加坡实施义务教育所采取的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营造法律基础,依照法律规定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实为免费教育)。虽然3国只是实行9年(韩国、日本)或6年(新加坡)义务教育,但全体国民基本上都能完成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高达80%。3个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并非一步到位,都经过了一个历史过程。

韩国。上个世纪40年代韩国制定了《教育法》,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度,规定了小学义务教育,公民能够免费接受为期6年的初等教育,其间因受战争的影响而停顿,直至1965年完成。到2002年才基本完成9年(初中)义务教育。韩国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由教育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施。教育经费来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立学校独立资金三大部分。韩国的教育资金由中央政府统一筹措,由国家税收支持,政府拨款占整个教育预算的绝大部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的85%来源于中央政府,15%来自学生家长和地方政府。私立学校的资金主要依赖于学费、中央政府和各区域以及学校财团给予的支持。

日本。日本于1947年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规定了实行9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为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学习指导要领”制定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提示各学科的教育目标和各学年的授课目标及内容。其基本方针是:根据儿童的成长阶段,选择相应的科目,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强的意志;重视培养学生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愿望;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注重个性培养,保持从幼儿园到高中各科目内容的一贯性;在培养尊重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对世界文化的理解,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课程由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三个领域组成。初中的教学科目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

新加坡。新加坡实行6年免费的义务教育。小学分为4年的基础阶段(1-4年级)和2年的定向阶段(5-6年级)。

二、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三国推行义务教育大致经过了教育机会公平、均衡教育资源以及全面均衡发展基础上的创新等几个阶段,反映出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性和不同阶段的目标。

(一)平等接受教育的機会。大力兴建学校,提高入学率,实行免费教育政策是为实施义务教育第一阶段所追求的目标———受教育机会平等而采取的有效措施。3国的小学、初中均采取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杂费,并提供免费教科书。韩国、日本由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学校向学生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午餐,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贴。韩国的免费教育政策根据政府的财政状况,首先从农村、偏远地区、岛屿开始实行,逐步向中心城市扩展。

(二)均衡教育资源配置。韩国和日本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相继出现过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不同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均衡教育资源配置,让农村、边远地区享有同城市一样的教育条件成为第二阶段主要目标。韩国及时调整政策,加大对农村学校投入力度,缩小城市和农村以及边远地区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

韩国和日本在相关的法律法规里,对中小学制定了建设标准,对学校规模、班额、教学设施配备等都有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要求。无论城乡远近,只要批准设立学校(包括私立学校),其校舍和教学设施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建设和配置。因此,韩国和日本的中小学规模相差无几,一般都是几百名学生(也有规模在千人的学校),班额在35至40人之间,学校建设和教学设备配置上没有太大差别。

3个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均属于国家公务员,教师无论在哪里任教,工资(享受公务员工资)待遇都相同,日本的教师工资标准还略高于公务员。韩国、日本对在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给予较优厚的待遇或补贴。

韩国和日本的公立中小学教师都实行轮换制。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一般满4年或5年就要轮换到另一所学校,轮换在一定范围内的学校之间进行,任期将满的教师可以提出目标学校的意向或申请,因此,轮换制对教师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除区域内学校常规的教师轮换,还有一些跨地区的教师交流项目。这些措施旨在促进教师的交流、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韩、日中小学校长也实行轮换,规定只能连任一届。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有所不同,校长的轮换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便于给学校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

(三)全面均衡发展基础上的创新和特色。在较好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多数学校缺少活力与特色的问题。因此,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将学校办出个性和特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新的课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下,3个国家更加关注教育均衡发展较高层次的问题———强调个体的全面均衡发展,强调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进而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培养个性发展,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相互间的联系,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等。

韩国的特殊自律学校。为鼓励创新,办出特色,韩国命名了一批特殊自律学校,新加坡也设立了自主和自治学校(相当于实验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赋予此类学校更大的自主权,鼓励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对业绩突出的自律学校,政府在经费上给予倾斜。

韩国济州道共有9所自律学校(5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济州北小学就是一所自律小学,该校以外语教学和兴趣活动丰富多彩为办学特色。其外语教学课时多于普通学校,低年级每周4节(普通学校1节),中高年级5-6节,实行小班(每班为15人)授课,聘有外教,英语和数学直接引进美国教材。为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学校划出一定区域作为英语体验室。该区域里设有模拟家庭生活环境、商店购物环境、各种机构和旅游教室。平时课程在普通教室,特殊活动(包括夏令营)到体验室。课程设置还有中文、读书论述、跆拳道等特色课程,学生对课程也有一定的选择权。此外,还广泛开展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包括传统礼仪教育、计算机教育、口腔卫生教育等14个科目35个小组,并聘请教师指导。因为选择余地大,以活动为主,不枯燥,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

私立学校的激励机制和办学特色:韩、日、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公立(韩国还有国立)和私立。私立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生学费,政府按学校规模提供一定的补助。私立学校收费高,但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要好于公立学校。日本京都的私立学校———宇治中学,教学设施先进,教学质量高,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其办学目标。教学质量的保证源自两方面,一是在办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二是教师努力工作。该校教师分为两类,一类是终身雇佣的专任教师,工资较高;另一类是以小时付费的非专任教师(经过严格面试合格后才能聘用),主要担任周课时不多又需要专长的外语、艺术和其他活动类课程。私立学校的教师尽管大多是终身雇佣制,但他们懂得只有努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生源充足,学校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提高各种待遇。由于二者工资差距悬殊,能够激励非专任教师努力工作,有朝一日成为专任教师。

(四)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日本重视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为使残疾儿童能够接受相应的教育,专门设立了特别支援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包括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养护学校(针对智障儿童)等。日本现有盲人学校70所,聋哑学校107所,养护学校786所。日本40%以上的小学和初中都设有特殊教育班(人数较少时设立)。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分为幼稚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班额一般为6人(重度残疾的班级为3人),便于细心照顾。随着智障儿童的增多,还设立了“借助园”,安排生活教师照顾他们。

新加坡为学业后进的学生开办专门学校。北烁学校是新加坡教育部为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开办的一所三年制学校。学业后进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可以有3次机会参加离校考试,第二或第三次仍不及格者,根据他们的选择安排到这所学校学习。教育部为这所学校选派了最优秀的管理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不仅要求业务水平高,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该校班额为20人,是普通学校的一半,课程设置特殊。首先,品德课程所占比例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基础教育学科课程除英文、数学和资讯科技外,还要学习掌握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如社交、理财等。再次,职业教育课程核心是电子、机械、零售和餐饮服务训练。课程是模块式设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学习材料)由教师选择,注重因材施教和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强调直观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如,当学生理解困难时,用两面颜色不同的卡片可以示意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或给予个别辅导。

三、新加坡的双语教育。

(一)由于多种族、多语言,新加坡较早地实行了双语(英语与各族母语)教育政策。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印度人使用的一种语言)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不同的学校采用不同的语言授课。从1987年起,统一以英语為授课语言,各族母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母语作为适应生活,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语言也被强调。作为必修课程,也是全国考试的必考科目,母语成绩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才能修读初级学院(高中课程)或升入大学。

(二)分层次调整母语教学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英语地位的不断提升,多数家庭使用英语,致使许多学生学习母语兴趣降低,成绩不佳。政府在肯定和坚持英语授课、母语必修的前提下,对母语学习的目标要求和课程作出了适当调整,体现了层次性。鼓励每个新加坡人努力学习母语,以期达到他们能力所及的水平。由于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学习动机不同,为学生量身定制、设计了不同的语言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课程分为基础母语、核心母语和高级母语课程。经过测试后,根据学生能力及家庭背景分班学习。此外,还设有双文化课程和语文特选课程等程度较高的选修课程,供水平较高或有升学要求的学生选择。母语会考一般根据核心课程的程度设计。为促进种族和谐,新加坡学校不同种族合班上课,到学习语言课程时则分别到不同的语言学习班学习。新加坡的双语政策有利于获取西方先进的知识和科技,以促进不同族群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保留和发扬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四、体会和建议。

(一)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进,教育公平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随着地区间、城乡间教育资源占有的差异凸显出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但距离目标的实现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即使在西部省区,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上也不平衡,特别是边远地区县以下的中小学,在学校建设、教学设施配备方面同城市相比差异很大。实施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虽然靠出台一两项政策和实施几项“工程”能解决一些问题,甚至可能在短期内引起变化,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长效机制,还必须依靠加强法制建设。

党的十七大把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所谓均衡,在全局方面,包含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也包含了各民族之间;在地区方面,包含了师资条件、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更包含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平等机遇。3个国家的基本经验是: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方面,首要的是制定统一的办学标准,各类学校应当具备相应的统一的办学条件;其次是相同水平的师资队伍调配,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各类学校的经费投入办法等等。建议国家尽快制订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类型、不同发展水平基础教育的办学标准;建立教师合理流动、轮岗、支教制度,明确边远、艰苦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岗位津贴补助办法;研究更加符合实际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办法,加大中央财政对“老少边穷”地区的经费支持力度。

(二)新加坡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坚持双语政策,在语言学习目标要求上切合实际,语言课程设计灵活多样,能够适应能力不同学生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坚持民族平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该高度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坚持双语教育政策。由于国家大,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不平衡,语言环境、师资和办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我们在双语教学上能否区别不同地区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汉语和民族语学习目标要求上有一定的层次性?在语言教学课程设计上灵活多样,以适合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

(三)在保持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方面,韩国、日本、新加坡3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日本的中小学都有专门的礼仪课学习本国的传统礼仪文化,我们在日本宇治中学访问时,专门参观了学校的礼仪课教室,完全是按照日本传统的式样布置的。在韩国,外教上课时必须配备一名韩国教师,防止其在上课时向学生灌输西方的价值理念。新加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修一门母语,作为在各个阶段升学时的重要参考。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如何在建设小康社会、走向富裕的同时,保持和传承优秀的文化,这是在教育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否则,若干年后,我们只能在文献或博物院去寻找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了。

韩国、日本、新加坡3国既有重视教育的共同特点,又有各具特色的教育发展政策与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措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3国在其经济起步和发展阶段,教育所起的基础和先导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对我们制订和调整民族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作者系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考察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