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寒冬中的温暖地带


  面对严寒,人和企业都有各自的方式过冬:天冷了人多穿一件衣服,对企业来说手上多抓一点过冬的现金。人可以加强锻炼,冬令进补,企业也可以在此时锻炼内功。
  在农村推行互联网产品将很有发展潜力
  农村最小的单位是村,我们的团队跑了两百多个村,我去了三十多个,总书记战斗过的地方我们都去过了。农村房子成本低,交通基本靠走,食物基本靠自种,生活成本很低。加上农产品涨价,且长期上行,对农民非常有利,现在有8亿农村人口,他们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想象中低。农村人口还有个特点就是住得比较分散,一个村2000户,坐车绕一圈需要二十分钟,开门店经营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农村推行互联网产品将很有发展潜力。农村人出远门基本靠长途汽车,我们投资了长途汽车的互联网业务,将来最有钱的一到两亿农村人口,都将是我们的客户。
  互联网+教育,将培训标准化
  教育产业投资首先要考虑的是这项课程要是否考试作为基础,比如雅思和托福。原因之一,教育的决策人(即付费者,一般是家长)和使用人(上课学生)往往不是一个人。作为家长,如果看不到成果就不会买单,而考试能够有效地让决策人看到投资回报。其二,一项课程本身可能是非常多样化的,但是有了考试作为准则,培训就能做到标准化,满足用户成果导向的需求。在教育产业应用互联网,就可以用远程教育有效节约教室成本和来回途中的时间成本。
  相对快消才能在冬天里跑赢GDP
  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不能投资耐用品,比如冰箱,空调,毕竟钱少了,不会去替换还能使用的电冰箱。而相对耐用品(衣服、包包、鞋子)由于其经济敏感性,在投资时也要小心。快速消费品,对经济形势不敏感,不过由于其资本密集性太强,投资时也要做更多的考虑。
  快速消费品分绝对快消品和相对快消品。绝对快消品是指生活的必须品,而相对快消就是指零食、化妆品、保健品等不消费,生活也还是能继续的商品。在我看来,相对快消,才能在冬天里跑赢GDP。如果这个相对快消品的上游行业里公司比较分散,那就有建立渠道的机会;如果上游行业资源集中,则可以做品牌。
  不是多快好省的O2O不是好O2O
  凡是对消费者体验、对行业效率不能带来显著提升的O2O,就不是好O2O。什么是消费体验?总结为四个字“多”、“快”、“好”、“省”。一个企业如果在这四个维度中达成一到两个,就能获得成功。
  用户体验是一方面,效率又是另一方面。比如现在的便当外卖,15分钟送到家,一共只要15块,然而这其中的物流成本就要五块至八块,这种需求是伪需求,是通过互联网高额补贴达成的,违反经济运作。这种伪需求,在脱掉互联网马甲后,将一文不值。
  所以说,只有将用户体验与效率的提升相结合,才能真正释放闲置资源。比如说国外的Uber(优步)、Airbnb(空中食宿),都做到了这一点。然而我并不看好中国做Airbnb,中国有两套房的人并不多,有钱人虽然房子多但是不在乎房租,不会把房子放出来收租,更多的是房产商包下房子租出去,而这种模式要承担相应的波动和可能的损失,并不完全是利用闲置资本。
  我对一根蜡烛两头烧的企业不看好
  现在互联网企业补贴盛行,而我对于一根蜡烛两头烧的企业并不看好。什么是两头烧?比如滴滴打车,乘客和司机两头都接受补贴,太烧钱。互联网行业原先是先付费的,后来变为免费,免费的东西已经有点可怕了,而现在要补贴了。当然,只要与正常获客相比,补贴后效率更高,形成了规模效应,那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互联网行业的泡沫有两种:第一种,彩色的肥皂泡,破了就没了,比如补贴所产生的虚假需求,离开补贴寸步难行。第二种,啤酒泡沫,货真价实的,泡沫退去还会有东西留下来。它骨子里的商业原理是成立的。比如现在的互联网医疗,一个用户估值有几千美金,这虽然看起来高,但是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再分配,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现在有啤酒泡沫是因为杯子比较空,啤酒倒得又有点快。当然,面对经济寒冬,对啤酒泡沫也要小心,冬天要少喝啤酒。
  过冬的方式有许多种,“锻炼身体”、“添加衣物”,或是“飞去热带的岛屿游泳”。因此冬天也没有那么可怕,毕竟经历过冬天才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