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关中地区产业聚集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摘要:笔者通过对关中地区产业聚集现状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分析,找出了关中地区产业聚集存在的不合理性、不科学性,并提出了加快关中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聚集;城市化;聚集效应;产业链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107-04
  
  一、关中地区产业聚集及其推进关中城市化水平分析
  
  (一)关中地区产业聚集现状
  关中地区的产业因受历史方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直比较落后。但近几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纷纷改制,逐渐走向重新发展的新时期;另一方面,在高新技术人才及海外、东中部资金和人才的催化下,兴起了一批新产业。目前,关中地区正集中力量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西安、宝鸡、杨凌、成阳、渭南五个开发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和高效节能的高新产业。积极发展纺织、食品、医药、冶金、化工、建材、能源等工业,金融、旅游、商贸、科技、服务业等也迅速发展,成为关中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其中,五个开发区的情况如表1所示。这五大开发区是关中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领导力量,也是陕西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部分。关中地区城市(镇)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依此为依托,通过高新科技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城市与农村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其中关中地区的产业发展以工业体系较为完备,以机械、电子、轻工、食品、有色金属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一批名优产品为龙头的工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是一个具有实力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为雄厚,门类基本齐全。基本形成了制造、兵器工业、电子通讯、电力机械、汽车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华工、制药、纺织、食品等一大批优势工业部门。这些工业部门的发展成就奠定了今日关中地区作为我国西北经济核心区域的基础。
  关中地区的粮食生产也支撑着陕西经济的发展。关中地区的农富产品丰富,如小麦、水稻、谷子、玉米、棉花、油菜子等。小麦是陕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为160万公顷,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39.4%。小麦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33%多。而关中地区是陕西省小麦的主要种植区,关中地区种植小麦面积占全省小麦面积的80%,为全省小麦总产量的85%。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小麦品种不断更新,优质小麦生产不断发展。此外,近年来果业发展也较为迅速。苹果、梨、弥猴桃等成为关中农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有力地支撑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近年关中经济带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成为推动关中乃至陕西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因素,现代化的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同时随着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关中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吸纳了大批社会劳动力,成为关中地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为改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2%。关中经济带作为陕西现代服务业集中区域,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拥有一定基础的会展、物流、金融、旅游、信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研发、文化创意、国际商贸等产业近两年快速发展,凸现了关中经济带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关中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分析
  关中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带,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城市竞相发展,蔡家坡、杨凌、韩城、潼关、华阴等一批工业城镇悄然崛起,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西郊有“电工城”,东郊有“纺织城”、“工业城”,南郊有“电子城”、“文教城”;宝鸡是陕西第二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通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关中率先发展,已成为现代装备业制造基地,有色金属、“西凤酒”、“好猫烟”等名牌产品享誉国内外;咸阳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实施“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战略,电子工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渭南、铜川的煤炭工业历史悠久,城市产业结构经过转型调整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重要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关中地区城市化的中坚力量。随着关中地区产业的不断发展、聚集,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地增长,可以说关中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在产业聚集的推动下逐步在提高,但因关中地区产业聚集模式还不够科学化、合理化,进而影响着城市化前进的步伐。
  1、城市化水平较低
  世界银行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将比重低于30%视为低水平城市化,达到30%-70%为中等水平城市化,高于70%为高度城市化。关中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33.20%,由此可见,关中地区虽然迈入了中等城市化水平的初步,但还是属于低水平的城市化状态,这和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物质资源非常不相称。
  2、农业人口比重大
  城市化进程的.显著表现就是从事农业人口的比重少,但通过对关中城市群的基本情况分析可以得出:关中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大多数,总人口2278.40万人中就有将近70%的农业人口,意味着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居多,体现了劳动密集型生产。生产效率低下,使得农业经济落后,农业的发展落后直接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因为城市化是在来自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向前发展的,由于拉力和推力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因此二者之间易于形成良性循环、一体化发展的状态。而由于关中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促进城市发展的推力微弱,因而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城市自身发展的拉力,但仅靠一种拉力来加快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受到很大限制。
  3、区内各城市化水平发展不平衡
  关中地区共有9个城市,只有一个特大城市西安,宝鸡正在向大城市过渡,其它几个城市从城市建设方面和西安是无法比拟的,再从各城市的总人口来看西安的人口也远远大于其它城市,归其原因就是城市发展水平相差太远,人们都愿意聚集在大城市里生活,因为这里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建设好,最终的结果就是有可能导致西安这个大城市患上“城市病”,而其它的中小城市很难发展起来,这样就不利于整个关中城市群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4、人均年总收入低
  衡量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要根据人民的收入水平来决定,人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也将越高。而关中地区的人民收入水平明显的低于其它经济发达的城市,在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除了西安和宝鸡算是收入最高的月收入才达到1000多元,其它城市的人民月收入还不到1000元,这就表明了我们关中地区的经济还是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二、关中地区产业聚集与其促进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但通过以上针对关中城市化发展情况的分析发现产业聚集在推动关中城市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