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

血栓是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黏集,形成的固体质块,脱落的血栓碎片形成栓子,随血流运行,引起血管栓塞。在西方国家的成年人中,几乎1/2的死亡是由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血栓及肺栓塞引起。血栓的形成是血小板、红细胞、凝血因子及血管壁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血栓形成的诱因:

(1)血栓形成倾向;

(2)血小板增多;

(3)真红细胞增多症。

血栓形成倾向

指的是原发的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血栓形成的倾向。对于患静脉栓塞的患者,无论是否有静脉血栓症家族史,都要考虑到血栓形成倾向这一因素。下面是几种已被证实了的病因,包括遗传性的和后天性的。

遗传因素

◆凝血因子V Leiden基因突变(活化蛋白C抵抗)。

◆凝血酶原基因突变。

◆蛋白c缺乏症。

◆蛋白s缺乏症。

◆抗纤维蛋白酶缺乏症。

后天获得性因素

◆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或抗-2糖蛋白(GP)]。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狼疮抗凝物。

上述因素都可以通过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测定,比如凝固试验或抗体检测。其他后天获得性因素(被视为危险因素者)包括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雌一孕激素替代疗法、制动、妊娠及大的手术。一定要注意筛查深静脉血栓患者,尤其是有危险因素的旅行者。确诊及疑似的血栓形成倾向最好由血液科医师予以治疗。白人凝血因子V Leiden基因突变发生率约为5%,其突变杂合子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3-7倍,而突变纯合子为80倍。

检查适应证

◆再发的或罕见的血栓形成。

◆年龄小于40岁的静脉血栓栓塞者。

◆年龄小于30岁的动脉血栓症者。

◆皮肤坏死,尤其正应用华法林者。

◆反复流产。

◆家族性的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特征是:发生于正常血管,关键因子停滞、淤积及高凝(包括血栓形成倾向)。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症。比较难识别的是腋一锁骨下静脉血栓症,30%的肺栓塞病例与其有关。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既往病史很重要。

危险因素

◆家族史。

◆血栓形成倾向。

◆既往血栓栓塞史。

◆药物(如:口服避孕药、他莫昔芬、雌-孕激素替代疗法)。

◆恶性肿瘤(警惕自发的深静脉血栓)。

◆年龄(40岁以上)。

◆静脉曲张。

◆重大疾病,如心力衰竭、癌症。

◆其他慢性疾病。

◆近期手术。

◆大的或整形外科的手术。

◆制动。

◆长时间飞行。

◆妊娠或产后。

◆肥胖症。

◆脱水。

深静脉血栓与20%的肺栓塞发生相关,其中30%可有生命危险。深静脉血栓可能无症状,但多有小腿痛觉过敏,也可能出现无痛性的单侧小腿肿胀。由于血栓栓塞可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必须客观地证实或排除临床可疑病例。

辅助检查

◆多普勒超声:可准确检查到膝盖以上部位血栓。

◆如果第1次检查正常,1周后须再行检查。

◆静脉造影术:超声检查可疑者。

注意:

◆磁共振成像检查深静脉血栓可能更精确,但目前还没普及。

◆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能会有帮助。对于发生静脉血栓临床概率小的患者,正常的D-二聚体值可除外血栓,对于发生静脉血栓临床概率大的患者,须进一步行多普勒超声或肺扫描检查。升高的D-二聚体值为非特异性指标,不能用来诊断。

治疗

治疗用药见表1。

◆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血小板计数检查。

◆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1.5/mg/kg,皮下注射,1次/d)。

◆口服抗凝药(华法林)3~6个月。

◆禁用阿司匹林。

◆注意疼痛、痛觉过敏及肿胀部位。

◆弹力袜。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1)手术

◆早期下床活动。

◆肝素5000 u,皮下给药,2次/d(过渡期),整形手术或其他高危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

◆弹力袜。

◆物理疗法。

◆肺部加压(尤其是有肝素禁忌证的高危患者)。

◆外科手术时点刺激腓肠肌。

(2)长时间旅行或制动

◆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

◆避免或限制饮用酒精性饮料和咖啡。

◆锻炼——每小时运动3-4分,如走路、收缩小腿、转动踝关节、抬膝。

◆高危者于飞行前注射低分子肝素。应用预防剂量:依诺肝素40 mg或达肝素钠5000 u。

肺栓塞

CT血管造影对肺栓塞诊断非常特异,并且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同样敏感,是目前的首选检查方法。基本治疗是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参考深静脉血栓治疗。

动脉血栓栓塞

常见的严重表现是心肌梗死、脑卒中、下肢动脉栓塞。栓子来源于左心、颈动脉或髂动脉。房颤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房颤患者应预防全身性栓塞。

由心源性血栓导致的脑卒中,15%可由房颤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引起全身性栓塞的危险增大。如果服用华法林,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可由4.5%降至1.4%,风险降低了几乎70%。应用华法林还是抗血小板药物是一个难题,应该和心脏病专家商量后再做决定。同非治疗组比,阿司匹林可降低房颤患者20%的脑卒中发生率,其疗效只有华法林的一半,而且不能预防严重的脑卒中。按一般原则,房颤患者应服用华法林,除非小于65岁或有严重禁忌证,没有危险因素的孤立性房颤患者60岁前不必服用。应用华法林时从小剂量开始(2~4 mg),定期检查1NR,使其维持在2~3,对于电转复,抗凝治疗也是必需的。

血栓症的药物治疗

华法林

华法林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的关键口服药,它不像抗血小板药物对静脉血栓栓塞疗效较小甚至无益,而只在动脉性疾病时建议应用。应用华法林前,要对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适应证:瓣膜修复或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心房纤颤(部分病例);下肢术后(小剂量);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部分病例);患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血栓症。

禁忌证:活动性出血;颅内出血史;不易控制的高血压;伴肝脏合成功能损伤的肝病——根据INR值决定;妊娠。

(1)作用

◆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

◆抑制凝血因子(半衰期为30-40小时)和凝血酶原。

◆5~7天后达到完全抗凝作用。

◆凝血酶原时间达到正常对照组的2~3倍表明发挥疗效。

◆INR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抗凝疗效和出血风险的指标。

◆停药后药效维持4~5天。

◆可用维生素K和凝血酶原复合物对抗其作用。

(2)华法林治疗的起始反应:估算患者的最终稳定剂量,以该剂量开始,每日监测INR值,随时调整剂量。

◆首先检测INR值。

◆应用肝素同时或第2天应用华法林。

◆当1NR2或连续几天的值为2时,停用肝素。

◆负荷剂量一般为5~10 mg/d,连用2天(避免剂量大于30 mg而超过3天未监测INR)。

◆从第3天开始按照INR表(表2)调整剂量。

◆在有效药物浓度范围内确定INR值,一般定为2~3(平均值为2.5)。

◆一般5天可达到维持量。

◆INR值反应的是48小时前华法林剂量的效应。

◆最好晚上服用华法林,早上测量INR值。

(3)INR测量时间表

治疗前-第3天-1次/d,连续1周-2次/d,连续2周-1次/周,连续4周-1次/月。

注意:

◆应该连续应用华法林3~6个月,在存在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应延长用药时间。

◆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4)华法林过量

华法林过量的征象包括:

◆小伤口的意外出血。

◆鼻出血。

◆自发的皮下出血。

◆经血过多。

◆胃肠道出血。体石蜡。

◆带着正服用的药物去咨询医生。

◆严格按说明书服用药物,并定期做血液检验。

◆及时向医生汇报出血征象,如血尿、鼻出血、月经过多等。

注意:医生应向患者提供关于应用华法林风险的信息,尤其是停止用药者。

(5)华法林过量的处理

①急查INR。②如果华法林过量的证据仅是INR值稍高于正常值范围,可停药1~2天,然后从小剂量开始继续给药。③如果INR值明显增高(5.0),可口服小剂量维生素K(1~2mg)。④如果少量出血,可能是瞬时作用。⑤如果出血为持续性或较严重或累及密闭体腔(如心包、颅内、筋膜室),应立即送入医院。可能需要给予维生素K对抗出血,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和(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6)药物相互作用

华法林和其他药物存在许多潜在的相互作用,所以用药时要遵循以下一般原则:①尽可能坚持最简单的用药方法,避免应用复方药剂。②服用华法林时,避免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否则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也应避免应用(表3)。③华法林用药期间,如果患者必须更改用药,那么应严密监测INR值。

对患者的忠告

◆调整饮食。

◆禁服阿司匹林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