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加强医学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

[摘要]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各医学院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校体育学生体质健康

[作者简介]王远(1973- ),女,河北医科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姚继方(1967- ),男,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肿瘤外科及康复;雷娜(1978- ),女,河北医科大学体育教研部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河北石家庄050017)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8-0188-01

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医学院校的学生是国家未来医学事业的栋梁,如何改善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是学校体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1985年以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和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多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们通过连续多年对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其结果也不容乐观: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1)部分体能指标,如速度、耐力、柔韧性、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其中,耐力和柔韧性下降明显;(2)形态、机能指标也有所下降,如肺活量呈下降趋势,学生的体重进一步增加。

医学院校作为我国高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应引起各方面的广泛重视。因此,如何提高和发展医学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学校体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如下:(1)现代体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薄弱,使学生体育知识浅薄,对体育的认识不够;(2)在“全面素质教育”中,体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偏重智育轻视体育是多数医学院校存在的实际问题;(3)医学院校的体育课为基础课中的“基础课”,学校给予重视的程度不够;(4)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疏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二、加强医学院校学校体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医学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青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学校体育工作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及手段,拓展体育的人文知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提倡健康体育、个性体育、快乐体育。

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医学院校的学生是国家未来医学事业的栋梁,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将决定未来中华民族医学事业的得失成败。因此,必须加强医学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按照《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课程标准的规定,高等学校必须开设体育必修课,本科生开设2年,不少于144学时;没开课的年级及研究生必须开设体育选修课。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科学合理地开设体育课程项目。由于医学院校的特殊情况:四年级开始后各专业的学生被分散到各医院进行实习,无法开设体育选修课;部分医学院校三年级也未开设体育选修课。因此,我们要加强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一方面,要通过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掌握一至二种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体育隐蔽课程的渗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自发、自主、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良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总之,要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挥学生所长,启发和诱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进行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进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医学院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知识水平、领导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1)目前医学院校体育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职称结构不合理、优秀人才匮乏的现象。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应建立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制定合理的人才流动、调配与使用办法。(2)要通过对体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促进其更新知识,使其教学与科研水平及综合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3)师德建设也是医学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促使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体育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洁身自好,这是一个高校体育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

同时,体育教师也必须以积极、主动、健康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加体育锻炼。

4.建立和完善医学院校体育的保障机制。完善的学校体育保障机制是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强医学院校体育工作的有效保障。为此,要做到:(1)建立和完善医学院校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因此,体育、教务、学生、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校体育工作。(2)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体育资源。良好的体育活动场所,优良的体育健身设施,以及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合理安排使用,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自觉自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各医学院校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各自的环境条件,就地取材,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改善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为学生建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3)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落实好体育教师室外工作的劳保待遇。体育教师承担的课余体育训练、辅导群体活动、组织体育竞赛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工作,要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范畴,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中去。(4)建立健全各种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规章制度。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有利于促使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5.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为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配合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以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医学院校学生每天上课多在6~7学时,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这也是导致他们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就成为体育工作的一个难题。体育部门应与班主任协调配合,认真做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工作,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有效的时间,运用科学合理的锻炼方式、方法,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董辉民,辛斌.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23(6).

[2]叶新新.1985~2000年我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动态变化[J].中国运动医杂志,2005,24(2).

[3]刘若群,张民.河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状部调查研究[J].学校体育与健康,2007(1).

[4]丁家云.高校体育管理的内涵与建设[J].安徽体育科技,2006,27(增刊).

[5]闵京平,谢小平,等.论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

[6]王远.关于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探析[J].中国高教论从,2005,27(2).

[7]傅纪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测试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