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

摘 要:现代社会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广东省龙川山区的德育现状为样本,分析其中与现代德育的差别之处,并根据现代教育的理念,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德育 山区教育 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70-01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可见,道德教育的地位,极其重要,可谓是首当其冲。在现今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德育的这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似乎坐的不是很稳,在很多学校,都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分数是一条硬指标,它是显而易见的;而道德是隐形的,是不易察觉的。毕竟,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升学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生的考分,从这点来看,学校持有这种态度,确实事出有因。然后这类现象,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并不是个别存在,而是极为普遍的,尤其是乡村和山区学校,现象尤为突出。但笔者认为,这类情形,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

1 广东省龙川山区德育的现状分析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说,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弄清楚该地区的德育现状,必须先要了解龙川县的地形特点。龙川县位于粤东北部,属山区,地处北回归线北缘,呈东西窄、南北狭长的地形特征,北部和南部群山重叠,西部和东部山岭包围,中间为一小平原,东江贯穿南北,整个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构成本县具有山区、小平原、丘陵、河谷盆地的多样地形,且南北跨度大。独特的地形造就了独特的教育环境,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造成该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德育方面,尤为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孩子的入学率偏低,家庭教育背景相对特殊

龙川县属于山区,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很多小孩退学在家。也由于贫穷落后,很多家庭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幼子,这些孩子我们又称为“留守儿童”。老人的文化水平低,很难在教育层面上给予帮助。但处于童年时期的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都不太成熟,对于是非的拿捏不到位,判断力也不强,在思想和行为上易出现偏差,若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甚至任其自由发展,很容易演变成较为棘手的教育问题,因此,这就给德育工作的顺利进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1.2 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应试教育是背景下,分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势必会将智育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很容易让智育凌驾于德育之上。在这样的前提下,德育往往容易在无形之中被处于一个忽略的地位,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这种“分数至上”的现象就造就了学校重智轻德的结果。

1.3 师资力量的匮乏

师资力量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成功与失败,有的学者在南方网上撰写的《谁来拯救龙川教育》一文犀利地指出了龙川教育上关于师资力量的弊端,笔者对其归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人员缺乏。二是教师的老龄化是现象。虽说“姜还是老的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要,但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作为教育者,你必须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意图,否则德育就如隔靴搔痒,流于形式,很难有成效。而老教师很难把握这点。三是教师的整体素质较低。具有专业从教资格的老师所占比例少。这些教师,他们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其实并不能胜任教育者的身份。

2 改进龙川山区德育教育的策略

综上所述,龙川山区的孩子的德育工作已成为摆在社会、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针对这些孩子的德育的现状,笔者认为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以改善现状,促进孩子的发展。

2.1 转变教育观念,将德育放在首要地位

知识固然重要,但品德才是评价一个人的关键性因素。我们常说,“成才必先成人”,若是你在道德有所欠缺,纵使你才华横溢,只怕也会让人避而远之,不敢过密接触。诚然,在升学的压力下,智育是很重要的,但也不能因此忽视德育的地位,所谓“德、智、体、美、劳”,必须以德为先,以德促智。曾有人戏说学校的德育,叫“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句话,应当能给学校德育工作者一个重大的警示,德育活动不是走过场和应付上级检查的表演,学校应当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做到无处不德育,实现德育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2.2 加强师资建设,促进德育的发展

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为先,从古至今,道德教育才是重中之重。要想出色的“传道”,你自己必须得具有“道”,否则,若“以己昏昏”,又岂能“使人昭昭”呢?加强师资建设,一方面,必须要提高教师素质,选拔合格乃至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育不是赶鸭子上架,随便什么人都行的,所有的从教人员,必须经过精挑细选,德才兼备者,方可任教。另一方面,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教师在施教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促进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教育策略。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更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德育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方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2.3 改进学生测评手段,促进德育质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这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这种形态的教育制度,我们必须摒弃,教育部门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发挥该部门的作用,这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德育地位的关键之一。笔者大胆建议,我们可以将应试教育的“试”改良一下,这个“试”不能仅仅体现在文化成绩上,更要体现在道德测试上。在升学考试时,不将学生成绩作为衡量和选拔的唯一标准,而是充分考虑“德”的地位,甚至可以将道德素养作为升学考试的考核指标之一,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首要地位。

3 结语

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根本是道德教育,因此,道德教育不抓好,其他的一切教育行为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犹如海市蜃楼般,一场空而已。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因此,在初级教育阶段,我们要尤其重视道德教育,这也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的发展,让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和明天,这也是社会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谁来拯救龙川教育[EB/OL].http://bbs.southcn.com/thread-211331-1-1.html.

[2]谭德会.农村中学德育现状与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