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傈僳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加速扫盲进程的有效途径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是祖国滇西北的一个具有边疆、山区、民族三重性的自治州。傈僳族占全州总人口46.6万的52%本文根据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对当地傈僳语文教育作一些探讨。

一、推行傈僳文教学和扫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全州新傈僳文脱盲者已达44000多人。在傈僳族聚居的学校中开设傈僳文课,进行傈汉双语教学,特别是1984年以来进展较大,用傈僳文扫盲的夜校有269所,学员达60000多人,其中许多适龄青壮年脱了盲,在傈僳族聚居的山区小学校开设双语教学的有108所,学习傈僳文的在校生达2052人。福贡县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贫困县。全县有7个乡,57个行政村,607个自然村,15438户,总人口84738人,其中,农村人口77829人,12~40周岁的扫盲对象有25567人,其中文盲半文盲的有18020人,文盲率为74.5%。从80年后期起,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农村扫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先后实现了三个无盲村。1985年9月,怒江州民语委在福贡县珠明林村进行新傈僳文扫盲,到1986年6月,除过年、宗教活动、农忙等不能学外,仅用了七个月,就基本扫除了12~35周岁扫盲对象的214人中的186人,占86.8%。每星期学习四次,共用了112个晚上,每晚计两小时,则共用了224小时。这个总人口738人,而信基督教的人员占了85%的傈僳族山村,实现了怒江州解放40年来的第一个无盲村,成了怒江州农民教育的楷模。

双语文教学的开展,解决了语言隔阂所带来的学习汉语文的困难,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成绩都逐步提高。沪水县大兴地乡四排拉多村本拉地小学在全县一年级升,学统考中,傈僳语文平均分78分,数学94.5分,汉语文80.3分,数学77.8.双语合格率均为100%,取得优良成绩。沪水县上江乡峦云村大湾子自然村全是勒墨人(即白族的一个支系),他们基本上都以母语和傈僳,语进行交际,不懂汉语。在傈汉双语进校前,村里还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生。适龄儿童人学后的巩固率、及格率、升学率都十分低,根据村民的要求,县教育局在1984年9月起开设了傈僳文课,第二年转人汉语文的语文和数学第一册。在1987年9月升学考试中,这个班15名考生的傈僳语文成绩最高分为81.5分,最低分为60分,平均分60.8分,及格率达100%;傈僳文数学成绩最高分98.6分,最低73.5分,平均分88.2分,及格率达100%。汉语文最高成分为96分,最低分为60分,平均分为75.6分,及格率达100%。15个学生都顺利地升人了二年级。实践证明:在傈僳族聚居的地区进行双语教学和夜校扫盲效果显著,完全符合傈僳族地区实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加速扫盲进程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傈僳文教学和扫盲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怒江州自8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恢复了推行傈僳文的有关机构,在傈僳族聚居的山区开展了新傈僳文的社会扫盲和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的主要措施是:

1、保障傈僳文教师的来源。通过怒江州民族师范学校培训本民族与教材教法过关的傈僳族小学教师来担任双语教学和社会扫盲工作。这些教师是有一定的教学水平,有决心改变家乡文化和经济落后状况的责任心。因而,他们积极发动群众,采用学文化与学科技相结合,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以吸引群众参加学习,深受群众和学生欢迎。

2、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80年代以来,怒江州在广大农村大力推行新傈僳文扫盲及傈汉双语教学。一般以夜校扫盲为主,每村一校尤为普遍,教师由当地小学教师担任。这种形式由于教师稳定,教学质量高。1985年起,根据农村实际又采取因地制宜办学,从社会夜校扫盲逐步转向家庭承包。从每村一校(师)解体为每村几个小组和小班,以家庭为单位,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形式一般以农村青年担任教师。

3、雙语进校,突出“双效”。1986年以来,怒江州教育局业教科针对傈僳族聚居的部分地区,小学生升学率低的这一严峻情况,在完小毕业生中进行傈僳文培训。这些小学生在学习汉文的同时又学傈僳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这种形式,一方面向社会输送了扫盲教师,方面又学会了一种交际工具。去年-月,贡山县拉丁完小进行了小学毕业生新傈僳文培训,结果,在49名学生中及格47名,占95.9%。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怒江州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坚持用傈僳文扫盲和开展傈汉双语文教学,不仅加快了扫盲进程,提高了初等教育的质量,而且也推动了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增加了民族团结。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是:有些领导对民族语文不热心,不重视;有关民族语文工作的政策和法规不配套,或者虽有规定而不落实,影响了人们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傈僳文教材和辅助读物的编辑、出版工作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