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选择了上海

上篇中,麦金托什爵士说上海音乐剧离起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主要是指两个方面:1)市场规模;2)人才配备。市场潜力当然很有前景,很多同行已开始在寻找合适的方式来整合开发,但人才配备的现状不太乐观。上海是一个人才的高地,但是仅仅是指数量上够“高”,但质量上呢?笔者数年前曾在一部国内原创音乐剧剧组中,给来自百老汇的外籍导演担任助理,演员也都是毕业于国内知名院校的音乐剧专业,有几位还出演过音乐剧。可排练才开始几天,导演就说大部分演员的表演基本功欠缺,不懂得打开心灵,激发自己真实情感来表演,而是靠装样子来混,毫无专业院校的水平可言。我为此和部分主要演员交流,才明白原来导演说的那些基本技能如“感官记忆”(sense memory),学校里几乎没有认真教过,而毕业后参加的国内音乐剧演出中,也没有导演或者指导来给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提高。可见在音乐剧演员培育方面,无论是我们的专业教学或是舞台实践,都还落后。

音乐剧是一门在20世纪现代工业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对演员的综合要求可能是舞台演出中最高的:要歌唱、舞蹈和表演三项全能(triple threat),比如“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2013年在美国百老汇出演经典音乐剧《一步登天之秘籍》(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剧中就有大段的边跳踢踏舞边演唱边表演的段落。我们这边的教学主流是分离式的,声乐老师可能还算精通舞蹈但是不太懂表演;表演老师可能也略懂舞蹈但不懂声乐;舞蹈老师可能略懂表演但从来没有学习过声乐……这样的教学,结果就是同学们单科成绩可能都不错,却依然不知道在舞蹈段落该如何科学发声,演唱时如何调整面部表情,以及如何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人物角色深层次的情绪。

当然,目前大部分音乐剧教师都是毕业留校,很少有机会在真正的舞台上实际运用技能,并积累经验,所以这种教学现状尚情有可原。可确也有部分人士出于私人的喜好甚至是面子,有意无意地误导性教学。比如某市一家著名的音乐院校,数年前曾聘一位华裔教师专业授课音乐剧,只因为他偏爱百老汇“黄金岁月”(指193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的作品风格,便在课上说1970年代开始就“再也没有音乐剧了”,像《剧院魅影》、《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作品“都是垃圾”,甚至不准同学在课后自己去练习这些作品。还有前不久,另一所戏剧专业院校,请来美国的舞台管理(Stage Management)专家开设系列讲座,有一讲是关于美国音乐剧和传统话剧在表演风格上的区别导致的舞台管理的差异,外国专家讲得深入浅出,知识点相当丰富。校方为照顾英语不好的师生听讲,特意安排一位经常来往中美之间的国内资深戏剧专家来做现场翻译,可惜他对音乐剧了解几乎为零,于是两个小时里,美国专家讲到的一些音乐剧方面的知识内容,他都刻意“省略”,或者代之以他自己熟悉的传统话剧的内容,甚至有时用“音乐非常优美”、“感情非常投入”这种不痛不痒的字句替换掉,实在是令人叹息!

除此之外,由于音乐剧的音乐特性,舞台技术上的要求相当高,布景灯光音响的协调联动,很多情况下是精确到0.1秒级别的高精度操作,因此过去话剧或戏曲主要由各部门操作人员靠默契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应了,而是需要有舞台监督(Stage Manager)在演出现场统一调度指挥,确保演出质量和安全。可是因为一是没有有经验的师资进行培训,二是很多业内人士因为偏科或者惯性思维,对舞台技术指标不重视,因此有潜力的人才也没能有机会获得必要的培养,发挥才干。

这些问题无疑都是阻碍上海将来成为中国乃至地区的音乐剧产业中心的关键因素,因为人才培育是产业发展的上游,更因为给中国观众欣赏的原创音乐剧,不可能靠完全外国团队来制作完成。要解决这些障碍,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工作要做:首先,从业人员要端正态度。必须承认,在音乐剧方面,我们就是小学生,无论是谁,在国内戏剧界多富有盛名,都应该向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的优秀制作公司和演出场馆求教,吸取经验教训,领会原理,才能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完成创作。

其次,上级主管部门要尊重艺术规律和市场力量,减少或者杜绝行政干预。从业十年来,见识过几次仅仅因为主管部门个别人员主观评估而导致下属机构放弃项目的案例,相当可惜。要知道音乐剧的优势就在于其是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调整的,同一部戏,在西区和百老汇的演出重点是可以有不同的。况且前面已经说到过我们对音乐剧并不熟悉,那么基于这样的知识水平做出的评估,客观性不容乐观,有可能扼杀了一些具有潜力的项目。

最后,在前两个前提下,要加大中外从业人员的交流力度和频次。目前,由于知识领域偏科的问题,导致音乐剧中外交流时,音乐领域的人找的多数偏向严肃音乐方向,而戏剧领域的人则集中于传统戏剧领域;甚至为了获取官方资源,倾向于非商业制作领域。后果就是在各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应该打破这种领域限制,让音乐人和戏剧人,以及设计、公关、广告、市场营销等所有相关领域的人都能有机会结成团队,一起发挥共同的才能力量,来建立音乐剧产业的主要结构。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案,就是以官方或者准官方的形式,建立音乐剧产业孵化基地,为中外团队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交流平台。就我参加过或者了解过的中外合作过程中,都有一个规律: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双方因为文化和工作习惯的不协调而矛盾频频,甚至发生严重冲突,不欢而散;当还剩三分之一时间时,大家都觉得进度紧了,可能会暂时抛下那些小矛盾,拼命赶工,结果就是推出的制作在质量上折扣不小,反响不佳,而之前的矛盾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下次再有机会合作,又是如此重复一遍,内耗相当高。而在一个不用赶进度的较为宽松的第三方环境里,各方都有余地和心情静下来,倾听对方的陈述,同时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增进了解,取得谅解。这样的话,如果下次在紧张的制作进度中再度合作,双方就可以配合更默契,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提高制作质量,和相互学习经验技能上。这样既保证了演出质量,又让大家充分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技能,为中国本土音乐剧打下扎实基础,培养出真正的实干人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