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系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重要课程之一。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教育者要改变传统意识、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及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要求提出见解。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8-0260-02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两个重要文件。文件对目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部署,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方案,即“05方案”,通常被称为新课程体系。

一、新课程体系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在新课程体系下,旧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优化整合成为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根据《中共中央宜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树立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灵魂,由绪论加七章内容组成,通过“原理”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认识和解决问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懂得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承担这门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谈谈我对提高“原理”课教学方法的一些个人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一般专业教育在方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教育思想上都应该树立人格比学问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道德比成绩更重要的理念。邓小平同志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以往,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知识原本是人们用以生活的手段,生活本身才是目的,现在目的与手段都被颠倒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更多地肩负起培养人的思想的重任,因此,在教育方法上要始终牢记,教育最要紧的是唤起人的内在渴望,而不是填塞什么内容。把目的和手段再颠倒过来,使教育回归人自身,这才是教育的出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应该遵循这条路的要求去创新,使学生从学习上的一窄、二死、三负担重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进入知识和心智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之中。

教学方法的选择很重要。笔者历来主张“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从教学目的出发,坚持引导与灌输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还应根据内容选择形式,并充分考虑哲学公共课实际情况。高校哲学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的脱节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吸引力,做到深入浅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

1.“讨论式”教学法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本的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读一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教师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设疑,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寻找解答。鼓励一问多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对同一问题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经常采用讨论、辩论、演讲、问题抢答等方法,训练学生思维速度,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究难,大胆联想,培养摆脱原有思维定势的心理倾向,敢于打破陈规,标新立异,去产生新联想、新思路、新发现,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例证式”教学法

“例证式”教学是将某一理论提出,让学生论证其理论的存在与正确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19世纪中叶,当今的学生对过去社会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多,对马克思批判的资本主义也自然了解甚少。推行例证式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去寻找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案例,来求证其理论的存在与正确性。例如,“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首先由教师提出再生产理论的模型,然后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例证来论证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某些规律。如从“二五”时期开始的重工业发展过快,轻工业发展滞后的案例,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落后于其他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调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重之后,才使国民经济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这些例证,学生们不仅了解到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实质,更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经济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

3.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原则,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使学生既能理解知识又能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使用的教材,内容理论性强,高度抽象,某些章节还存在着严重地重复,以及对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及有争议的问题又尽量回避等一些不足的存在,这就容易使教学内容脱离现实,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启发式教学,则坚持立足现实,立足社会热点、疑点问题,通过对现实科学、理性地分析,及时引导学生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言,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给予客观分析、正确引导,以增强学生在讨论中的自信心。同时,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得以互相启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实施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学形式要和课程内容紧密统一;注意学生与环境的和谐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认识学生主体的不完备性,充分作好课前准备,及时总结经验。在问题的引导下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原则,使用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方法进行启发。常采取的方法有:如直接启发、反面启发、观察启发、情境启发、判断启发、对比启发、扩散启发等。

4.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软件、投影仪和音响为主体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教学信息,把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方法。这就要求在新条件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提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的教学方法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适度,切不可使教室成为电影院,不可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成为放映员。课件设计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制定,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选取那些理论性强,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选取教学目标高,教材内容少,现实材料多的内容,注重课件的整体性、层次感和合理的规划。

5.社会实践教学法

社会实践教学法本质上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因为,一切理论最终都要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逻辑上用实践来判定自身的正确与否。社会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坚持实践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四个环节:一是要精心进行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二是要不断创设社会实践基础;三是要创新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四是要建立社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如利用节假日、寒暑假进行实践活动要预先选定目标,明确主题,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具体作法:一是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考察,帮助他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二是大力开展为社会献爱心活动,把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德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教育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吸收。

总之,贯彻落实“05方案”,开拓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新境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永恒课题。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就一定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新华文摘,2004,(16).

[3]宋玉忠,曹树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几种教学方法运用[J].文史博览·理论,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