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与财税扶持政策


  摘 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关系到辽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后劲。本文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一般框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通过建立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排序,并将其与先进省份进行比较,从而明确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财税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10-0106-06
  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第一大支柱产业。实现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把辽宁建成我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既是辽宁“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标志。在这种背景下,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明确其在全国的地位及竞争优势与劣势,可为政府制定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政策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一、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制造行业的总称。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装备制造业包括8类: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由于武器弹药制造业关系到国家安全,所以本文讨论的装备制造业仅包括其他7个行业。
  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重要内容。所谓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一国内部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它通常是由该区域产业所具有的提供有效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具体显示出来。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的概念,很难有一个通行的分析模式和评价体系。本文借鉴产业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采用相对指标形式,即辽宁装备制造业与全国装备制造业同一指标相比的指数形式,考察辽宁装备制造业相对于全国装备制造业平均水平的竞争力。根据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以及产业竞争力各个方面的相互关联,确定衡量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由5个不同层次的14个指标组成[1]。
  (一)产业投入指标
   投入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物质基础。从产业投入要素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可采用以下3个指标。
   X1:产业人均装备率指数=区域产业人均资本投入/全国相应产业人均资本投入。产业资本投入用产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与流动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之和来表示。该指数是反映产业资本投入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
   X2: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指数=区域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全国相应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该项指数从标志物质生产要素规模水平的固定资产投入规模的角度反映产业的竞争力水平。
   X3:产业平均规模指数=区域产业的企业平均规模/全国相应产业的企业平均规模。企业平均规模用产业单位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来表示。区域产业规模对产业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产业平均规模的相对状况自然也是考察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产业产出指标
  产出的效率与效益决定了产业有效供给能力的大小。从产出的角度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可采用以下4个指标。
  X4:产业资金利税率指数=区域产业资金利税率/全国相应产业资金利税率。产业资金利税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产业实现的利税总额与同期产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与流动资产之和)的比值。该项指数反映产业单位资金所创造的利税额情况,主要用来考察和评价产业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分析资金的投入效果。产业资金利税率指数越大,表明区域产业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资金运用效率越高。
  X5:产业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利税指数=区域产业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利税额/全国相应产业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利税额。该项指数反映区域产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是决定产业获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X6:产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指数=区域产业的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全国相应产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其中,产业的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产业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额。该项指数反映区域产业流动资金周转的相对速度情况,速度越快,说明产业流动资金运营效率相对越高,获利能力越强,产业就越有竞争优势。
  X7: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区域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国相应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产业增加值/产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该项指数是考察产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素质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一般来说,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越大,区域产业相对竞争力越强。
  (三)市场绩效指标
  市场绩效是产业市场地位的集中体现,较为综合地体现产业竞争力。从绩效的角度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可采用以下3个指标。
   X8: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区域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全国相应产业产品销售收入。该项指标表明区域产业在区际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实力,体现产业的市场扩张能力。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说明产业竞争力处于较佳的实现状态。
   X9: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区域产业产值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比重/全国相应产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本文中工业总产值用的是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该系数反映区域产业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化程度。若系数大于1,表明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产品自给有余,属于区域专业化输出部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若系数小于或等于1,则说明产业的区域专业化不明显,竞争力较弱。
   X10:产业外向度系数=(区域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1)/区域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该系数从理论上描述产业产品的区域输出程度,是衡量产业对外开放程度及外部市场扩张能力的重要指标。产业外向度越高,其竞争力越强。
  (四)技术水平指标
  产业技术水平是产业技术创新和应变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从该角度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可采用以下2个指标。
   X11:产业人力资源质量系数=区域产业工程技术人员占所有职工比重/全国相应产业工程技术人员占所有职工比重。该指标反映产业人力资源的相对质量。一般而言,较高的人力资源质量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X12: 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区域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全国相应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固定资产新度系数用产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与固定资产原值之比表示。该项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的相对情况。由于新设备往往包含着更多的新技术,因此,固定资产新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
  (五)外部环境指标
   产业所处的区域经济和文化环境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一个外部因素。从该角度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可采用以下2个指标。
   X13:区域高技术产业产值指数=区域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全国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区域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用区域高技术产业产值与区域工业总产值之比表示。区域高新技术发展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技术保证,促进其竞争力提高。
   X14:区域研发经费支出指数=区域R&D支出占区域GDP的比重/全国R&D支出占全国GDP的比重。研发投入力度是区域科技环境的重要指标和衡量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外部要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