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软化


  [摘要]产业结构软化是近些年发达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战略。本文从产业结构软化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分析入手,在对产业软化的推动力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特征,指出产业结构软化是我国西北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西北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软化的具体路径进行了论述说明。
  [关键词]产业结构软化;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7)08-0082-03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三大产业构成及产业内部结构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西北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软化策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产业结构软化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分析
  
  (一)产业结构软化的概念及理解
  “软化”一词最初来源于计算机行业,是指通过程序优化等方式弥补硬件条件的限制,以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教授田地龙一郎首次将它应用于经济领域,用以描述世界经济模式从生产厚、重、大的重型硬件产品为主的产业向高效、智能化的知识和信息服务为主的软件化产业转变的经济现象。
  虽然学术界研究产业结构软化理论多年,但至今尚未形成公认的产业结构软化概念。我国学者马云泽将产业结构软化定义为“建立在知识与技术基础之上随着知识与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产业结构变革的过程”,李艳军认为“产业软化是指产业结构变得容易调整,尽量减少重工业在产业结构的比例,大力兴办知识、信息型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产业中脑力劳动比重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为标志”。
  笔者认为,经济要素从其物质性上可以分为“软、硬”两类,“硬”要素是指物质实体资源,“软”要素是指非物质实体资源。因此产业结构软化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产业结构软化是指产业构成中原来较多依赖物质实体资源实现经济增长的部分日益被非物质实体资源实现经济增长的部分所取代的现象。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以服务业等为代表的软产业的比重上升,硬产业比重下降;另一方面制造业等硬产业内部出现软化趋势,“硬要素”比重下降,科技、管理等“软要素”比重上升,企业内部的无形投入作用扩大,“软要素”对硬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第二,产业结构软化是通过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对产业进行改造、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增强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问的闭合循环,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使产业结构趋于生态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产业结构软化的实践情况
  就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近年来产业结构软化特征明显:一是“硬”产业实现国际转移。发达国家为集中精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传统制造业等“硬”产业转向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亚洲、南美洲地区。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造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的钢铁、水泥、棉花等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全球70%的玩具、50%的鞋、50%的微波炉、30%的电视、空调、20%的冰箱是由中国生产的。
  二是通过科技进步、管理提升,使得更少的“硬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例如美国自1993年以来积极推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促使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行业实现了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传统行业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硬资源投入创造了更多的物质产品。
  三是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资本市场被认为是促进产业结构软化的最有效的内在作用机制。近十几年来全球风险投资、资本并购表现活跃,市场充满活力,据统计全球虚拟资本已超过实物资本的60倍,每年150万亿美元的交易额中98%都与实体经济无关。
  四是资讯业、服务业等发展迅速,在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等硬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约30%左右,服务业、信息产业的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上升到60%-70%,尤其是以计算机软件为主导的信息产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年均增速20%以上。
  
  二、西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西北地区(陕、甘、宁、新、青、内)占地面积345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面积的30%,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矿产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
  
  (一)西北地区的产业特征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比例偏低。改革开放后,西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有了-些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仍非常明显。据统计西北地区国有工业占资产的比重是全国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地区。如目前陕西省国有经济比重71%,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左右,高出东部发达省区40个百分点左右。多数国有企业设备陈旧、机制僵化,不能对产业结构转换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再加上,西北地区政府及企业普遍内陆意识重,市场意识薄弱,在管理体制、企业运行机制方面因循守旧,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第二,产业技术含量和技术装备差。加工度低、产业链短、投入产出率低。据统计,西北地区大多数企业技术装备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工业设备老化现象十分突出。西北地区主要产品以资源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产品品种较少,比如2000年甘肃出口商品中,贱金属及其制品所占比重就达到50%以上。
  第三,工业能耗高、污染重。自解放以来,西北地区的工业开发像全国各地的工业建设一样,没有考虑或较少考虑环境污染问题,加上近年来一些地区为了“脱贫”、“致富”而进行以破坏生态环境甚至生存环境为代价的所谓“经济开发”活动,导致西北地区工业能耗高、污染重。仅以水污染为例,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是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很多河流水质为劣五类水质,已经基本丧失了河流最基本的生态功能。
  
  (二)西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
  1、三大产业结构趋于协调,但结构层次偏低。西北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已表现出“二、三、一”的比例关系,第二产业高速增长,第三产业稳步发展。据200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西北六省三大产业比重平均为:13.6%:47.6%:38.8%。但从各产业产值的绝对水平来看,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以陕西为例,2001年陕西第一产业GDP比重为15.6%,比江苏省高42%,比浙江省高5.3%,但是其绝对数仅为江、浙两省的26.5%和41.3%;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无论相对指标还是绝对数额,与江苏、浙江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第三产业比重为40.2%,分别高于江苏、浙江3.2%和1.8%,其绝对数额却仅占江苏、浙江两省的21.03%和28.56%。表明,西北地区三次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