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合剂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潜阳合剂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1片,每日1次。治疗组并予潜阳合剂,每次35 mL,每日2次,饭后1 h口服。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血压、心率、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率、日均血压水平、清晨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8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阳合剂可降低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水平,并能调节激素水平,改善中医证候。

关键词:围绝经期高血压;潜阳合剂;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2.006

中图分类号:R259.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2-0017-04

围绝经期高血压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心动过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67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2012JW43);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14DZ2273200)

通讯作者:刘永明,E-mail:liuyongming@foxmail.com

胸闷、心烦失眠、健忘、烘热汗出、焦虑易怒、腰腿酸软等,伴有血压升高,并可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特点是血压波动较大,受情绪影响较明显,症状具有多变性[1-2]。有研究显示,绝经后高血压患病率是绝经前的2倍[3]。目前,西医治疗以个体化降压和激素替代疗法为主。西药降压作用强、起效快,具有明显的靶器官保护作用,但不能很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激素替代治疗可减轻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乳腺癌和肺栓塞等的发病率[4-5]。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本研究采用潜阳合剂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80例,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1级或2级。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试验中注意随机方法的隐藏,SPSS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由与本试验无关的专人控制分配方案,按随机数字表将对应的分组代码装入信封,临床医生按顺序号依次纳入受试者时拆开信封,按分组代码将受试者分入不同处理组,每组40例。患者平均血压(155±12.55)/(90.39±9.69)mm Hg(1 mm Hg=0.133 kPa),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8.03±3.64)岁。本研究经本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备案并批准。

1.2 西医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6],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

1.3 中醫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医内科学》[8]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证辨证标准。主症:头晕、头痛、颧红咽干、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次症:心悸、失眠、耳鸣、多梦、健忘、口干、口苦、出汗、溲赤、便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40~60岁;③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血压升高者,如肾血管狭窄、急慢性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②12周内使用过性激素类制剂或避孕药者;③卵巢早衰者;④过敏体质者;⑤合并心、脑、肾、血管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肿瘤及精神病患者;⑥4周内服用过对主要脏器有损害的药物者;⑦正在参加其他药物试验者。

1.6 治疗方法

2组均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N67171,5 mg/片),每次1片,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潜阳合剂(含生地黄、女贞子、钩藤、当归、珍珠母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内制剂,批号141059,500 mL/瓶),每次35 mL,每日2次,饭后1 h口服。疗程12周。

1.7 观察指标

1.7.1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心率、血压;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

1.7.2 血压及性激素水平 治疗前后检测日均血压、晨起血压峰值,ELISA检测雌二醇(E2)、雄激素(T)水平。

1.7.3 中医证候积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相关标准,于治疗前后对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各项症状分别按无、轻、中、重分为4级,头晕、头痛、颧红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主症分别计0、2、4、6分;心悸、失眠、耳鸣、多梦、健忘、口干、口苦、出汗、溲赤、便秘等次症分别计0、1、2、3分,舌脉异常计1分。各项评分之和为中医证候积分。

1.8 疗效标准

①平稳降压达标:日均血压<140/90 mm Hg(糖尿病患者<130/85 mm Hg)[6]。②晨起血压达标:晨起血压峰值<140/90 mm Hg(糖尿病患者<130/85 mm Hg)[6]。③中医证候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拟定。积分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控制: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客观指标(心率、血压、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积分减分率≥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客观指标恢复正常,积分减分率70%~94%;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好转,客观指标有所改善,积分减分率30%~69%;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变化,客观指标变化不明显或加重,积分减分率<30%。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心率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心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日均血压、晨起血压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日均血压、晨起血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日均收缩压、日均舒张压、晨起收缩压、晨起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2.3 2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E2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8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围绝经期高血压是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功能失调,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目前认为围绝经期高血压发病与性激素水平紊乱有关,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相对增高,雌/雄激素比值下降[9]、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性增加、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胰岛素抵抗,并与超重或肥胖等诸多因素有关。

围绝经期高血压属中医学“脏躁”“眩晕”“经断前后诸症”等范畴。妇女七七断经之年,肾气渐衰、冲任亏虚、精血不坚、阴阳俱虚,不能濡养和温煦其他脏腑,而出现诸多证候,如真阴亏耗、阳失潜藏、肝阳上亢则血压渐高、头昏目眩、耳鸣、烦躁易怒、腰痛腿酸,阴亏火旺、心肝失养则心悸而烦、失眠健忘、多怒多愤、潮热汗出,阴损及阳、元阳不足则形寒肢冷。该病病位在肝肾,但与心、肺、脾的关系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水不涵木,致使肝阳无以制约,亢逆于上,故而阳亢为标。

潜阳合剂由生地黄、女贞子、钩藤、当归、珍珠母等组成。其中,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之功;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之功;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具有熄风定惊、清热平肝之功;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珍珠母咸、寒,归心、肝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平肝潜阳之功,使阴平阳秘,阴阳平衡。现代研究表明,生地黄具有保护神经、降血脂血糖、抗氧化等药理作用[10];女贞子有抗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抗血小板聚集、保肝等作用[11];钩藤碱可降血压、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12-14];当归保护心肌、抑制血管收缩、降压、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15-16];珍珠母具有镇静、抗氧化等作用[17]。

本研究显示,2组治疗后日均血压、晨起血压、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西药降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可有效降压、降心率,治疗组降压、降心率效果更明显。治疗组明显增高E2水平,且改善中医证候效果优于对照组。虽然目前中医在降低血压方面并没有充分的循证医学支持,然而临床上常发现中医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5-120.

[2] 曾力.动态血压监测在妇女围绝经期疑诊高血压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425-427.

[3] KIM J M, KIM T H, LEE H H, et al. Postmenopausal hypertension and sodium sensitivity[J]. J Menopausal Med,2014,20(1):1-6.

[4] TARKKILA L, FURUHOLM J, Tiitinen A, et al. Oral health in perimenopausal and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en from baseline to 2 years of follow-up with reference to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J]. Clin Oral Investig,2008,12(3):271-277.

[5] COLLINS P, ROSANO G, CASEY C, et al.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e perimenopausal women: a consensus statement of European cardiologists and gynecologists[J]. Climacteric,2007, 10(6):508-52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24-4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M].北京,1997:3.

[8] 陈湘君.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93-401.

[9] 刘雪娜,熊尚全,洪怀英,等.绝经后高血压与性激素及体重指数关系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6):2379-2380.

[10] 郭琳,苗明三.生(鲜)地黄的化学、药理与应用特点[J].中医学报,2014,29(3):375-377.

[11] 曹静,王淑华.女贞子不同剂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基层中药杂志,2002,16(5):57-58.

[12] 唐省三,马亚珍,陈冬娥.钩藤碱抑制小鼠吗啡戒断症状的探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4,2(1):97-99.

[13] 怡悦.钩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22(1):28-29.

[14] 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钩藤碱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1999,28(1):8.

[15] 刘芳.当归的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4(6):551-552.

[16] 阎艳丽,吉梅,宋晓宇,等.当归芍药散对血脂异常大鼠抗氧化能力及动脉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2):25-28.

[17] 龙盛京,岑立烨,覃爱娟,等.马氏珍珠母贝提取液抗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9,20(1):41.

(收稿日期:2016-05-25)

(修回日期:2016-06-16;编辑:季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