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脑利钠肽水平在心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分为4组,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BNP呈上升趋势,且男性BNP值高于女性。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NP对发现早期隐匿性心力衰竭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因此有助于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患者的诊断。

关键词 脑利钠肽水平 心衰 诊断价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36

本文通过观察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脑利钠肽水平在心衰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11月收治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男47例,女45例,年龄41~89岁,平均57.4岁,所有患者的心衰诊断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38例,扩张性心肌病22例,心脏瓣膜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分为四组,Ⅰ组(18例),LVEF>50%,临床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但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作为对照组;Ⅱ组(20例),LVEF 40~50%,有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有左室收缩下降趋势;Ⅲ组(32例),LVEF 30%~40%为轻、中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Ⅳ(12例),LVEF<30%,为重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检测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Ⅰ组18例患者为对照组,不除外有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左室收缩功能正常,LVEF>50%,BNP呈偏态分布,分布范围为7.0~789ng/L,中位数为40.1ng/L。其余各组为有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各组血浆BNP浓度情况,见表1。

从年龄、性别分层评价心衰患者BNP水平,观察各年龄组BNP中位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BNP呈上升趋势,且男性BNP值高于女性。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总体预后差,病死率与肿瘤相差无几,5年病死率约50%[1]。血浆BNP水平升高与心室的容量负荷、压力负荷和室壁张力增高有关,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后分泌入血。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BNP水平逐渐升高,可以客观定量地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心衰诊断和判断预后。

随着LVEF逐渐下降,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程度逐渐加重,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显示心室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时,心肌合成和释放BNP增多。Bay等对2193例连续住院的患者行BNP检测,证明BNP对发现早期隐匿性心力衰竭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因此有助于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患者的诊断。Hobbs等在普通人群中筛查心力衰竭表明,BNP是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是自心脏超声技术引进以来,首项简单方便的血液检查可以早期快速准确的对心力衰竭做出临床诊断并对其预后作出评价。伦敦一项心衰研究证实,BNP诊断心衰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84%、97%和70%。因此,在2000年底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血浆BNP浓度测定为第一个用于诊断心力衰竭的生化指标。

大多数心衰导致呼吸困难患者的BNP在400ng/L以上,BNP在100ng/L以下时不支持心衰的诊断,在100~400ng/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代偿等,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浆BNP水平也会升高,且与程度呈正相关,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率过滤<60ml/分时,血浆BNP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下降。因此,血浆BNP浓度不能单独应用于确诊或排除心衰,只是有助于诊断或诊断不明确时考虑心衰。对于明确心衰的患者,血浆BNP浓度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程度作出评价,对预后作出判断,并适时调节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