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反复,看看“双心兼治”

生活实例:“心脏病”缠身的小伙子

一天上午,一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再次来到医院看病。半年来,他找过各家医院的多位心内科专家看过,却不见好转。小伙子半年前患过一次重感冒,本以为感冒好了就没事了,哪知心脏却出了问题,总觉得胸闷、心慌。他很害怕,于是去医院就诊。为明确诊断,医生让他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各项指标均正常。于是,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营养型用药,一段时间后,他的不适症状还是没有得到改善,心悸、胸闷、头晕等仍十分明显。原先经常爬山、打球,一口气跑上七楼都没问题的他,如今却变得动不动就胸闷、心慌,不能上班,也不敢再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了。

经仔细查体,医生发现这个小伙子的病情虽然不算复杂,但症状却在不断变化,便怀疑他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医生给他做了一份心理量表,发现他的焦虑分值很高,便告诉他,他其实并没有心脏病,他的不适症状是焦虑引起的,建议他口服抗焦虑药物。为让他放心,医生又让他去做了一次运动试验,以证明他运动时心脏确实没有问题。果然,运动试验检查也是正常的。

两周以后,他来复诊。见他脸上挂着笑容,医生也放心了许多。小伙子高兴地说,他不再那么胸闷难受了,也没有再去看过急诊,打算过几天就去上班……

心理问题引发“心脏病症状”

2005年,一项针对3260名在北京10家医院心内科门诊反复就诊的患者的调查显示,焦虑的发生率为42.5%,抑郁的发生率为7.1%。

焦虑、抑郁常伴发躯体症状,比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无力、出汗等。由于这些症状常与心脏病相关,故患者常首先且反复去心内科就诊。有调查显示,70%~80%的抑郁症患者因躯体症状到内科就诊;在因胸痛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冠状动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者占10%~40%,其中15%的患者最终诊断为惊恐障碍,27%的患者被诊断为重度抑郁。

心理问题增加“心脏病风险”

调查显示:在冠心病患者和普通人群中,依据抑郁程度的轻重不同,心血管事件增加49%~69%,死亡风险增加3~4倍。在相同人群中,焦虑使心血管事件和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22%~81%。没有朋友、得不到社会认同、家庭关系不和睦或夫妻关系不和谐等情况,可使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4倍。同时,焦虑和抑郁也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双心医学”模式应运而生

传统的医学模式更多关注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不关注精神心理问题对躯体疾病的影响。许多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常以“心脏病”症状或其他躯体症状,反复就诊于心内科或其他内科门诊。另一方面,即使医生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患者也不愿意接受自己有“心理障碍”的诊断,拒绝到精神科就诊,辗转在内科重复诊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

要解决在心内科就诊患者中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亟需一门由心血管医学与心理医学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需要有一批掌握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的心内科医生。20世纪90年代,胡大一教授将之命名为“双心医学”。双心医学是研究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和如何干预的医学。“双心门诊”是双心医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双心门诊”设在心内科,由有经验的心内科医生出诊。这些医生均接受过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掌握了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诊断和干预方法,有能力识别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以达到“双心兼治”的目的。

本刊提醒:

如果您或您的亲朋好友经常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反复去医院看病,却没有发现明显的心脏问题;如果您曾经患有心脏病,治疗后各项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却仍然有很多心脏病症状,应当想到是否存在精神心理问题可能,如有可能,不妨去设有双心门诊的医院就诊或看心理医生。目前,国内已有40余家医院开设了双心门诊,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