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信企业如何抓住移动互联网契机(下篇)


打开文本图片集

编者按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电信业态。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企业,传统电信企业应该作何应对?模仿对手,还是坚守传统?检讨自己,还是挖掘潜力?面对这个问题,许多电信一线的从业者、专家和学者们在本刊发表见解。上期热点争鸣,栏目嘉宾王朝晖、程德杰、李媛、落红卫、陈光杰等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创新需求、优势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我们继续邀请了来自运营商、系统厂商、研究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嘉宾就这一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综合诸位嘉宾的观点可以看到,“创新能力不足”和“互联网基因缺乏”等传统观点已逐渐淡出讨论范畴,目前业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多集中在如何结合自身条件,利用现有优势,重视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良机,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自己的道路。在讨论中,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未来前景十分令人期待,运营商是否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尤为关键。对此,如果您有何建议或看法,欢迎来信探讨!

责任编辑:陈雍君 chenyongjun@mbcom.cn

上期回顾:

王朝晖

运营商不可能包办平台和终端的建设和运营。以“智慧管道”为代表的网络建设和运营仍然是其核心的工作。

程德杰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才是真正的优势,也是运营商和移动互联网厂商平等合作、甚至于向互联网内容渗透的基石。

李媛 落红卫

运营商手握万千用户和最重要的网络资源,只要放低身段,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不难提供比移动应用更加便利的电信增值业务。

陈光杰

如何从过去的“监管型”旧模式转换到“引导型”新模式,是运营商二次创业的关键。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应庆幸“沦为管道”

张毅

艾媒咨询集团

首席执行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动了电信业新的变化。首先是传统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已经从单一的话音结合少量的数据通讯,向多媒体、IPTV等多业务叠加模式演变;其次,是价值链的改变,运营商不得不面对为数众多、并且在逐步壮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应用提供商。在这种格局之下,面临巨大压力的电信运营商,应该如何寻求创新突破?

各电信运营商都在担心未来他们再次可能会被“沦为管道”。其实,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他们发梦都在想着有机会“沦为管道”,而我国的电信运营商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笔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企业要想抓住契机,就应继续当“管道工”,而且是要做新型的“管道工”。以前,电信运营商可以说是以语音为主的“管道工”,如今,则应该是以“流量”为主的管道工。

打个比方,电信运营商就好比三条高速公路的建造者,建造高速公路的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汽车在他们的路道上行驶顺畅、不堵车、路面足够平坦宽敞,而不是跟宝马或奔驰等汽车公司去竞争研发汽车,这是非常不实际的。在商业模式上,收高速公路费是一门最赚钱的生意,在确保司机们在他们的路道上顺畅行使后,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司机选择他们的道路。这时候,高速公路公司就可以开设增值业务,比如开更多的加油站、服务区、汽车旅馆等。

然而,现在电信运营商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服务好自己的管道,做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前段时间,运营商与OTT企业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中国移动对微信的直接对抗的工具便是飞信。但不管是用户数还是用户体验上,飞信都难以对微信构成威胁。而中国电信联手网易推出类似微信产品的“易信”似乎也效果不佳,今年中秋假期与国庆假期期间笔者都没有收到来自易信的祝福语,朋友圈子里也甚少谈到“易信”。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64.63%的网友表示“不看好”运营商思维做产品,“注定失败”。确实,产品推出后还是面临用户活跃度不高、用户体验不佳等瓶颈。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第一,这一类产品的定位和微信、陌陌等定位相近,作为一种模仿跟风产品,运营商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不能打击微信、米聊、陌陌等,反而分流了短信的业务。第二,运营商推出的产品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三大运营商推出的产品捆绑客户,无法融会贯通实现共同分享,这样实际可挖掘的用户数量就降低了。

长期以来,电信运营商形成了以老大自居的心态和自我封闭的格局,再加上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的大帽子,导致很少采用收购新兴企业的办法来加强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应当和商业创新模式同行,电信运营商在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现在是弯下身子和ICP企业合作的时候了。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移动数据流量去年平均增长达124%,全球增长达一倍,全国移动数据收入增长接近四成,其中中国电信增长45%左右,中国联通超过40%,中国移动数据业务为33.5%。

而根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显示:到2015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部分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95%。这才是电信运营商未来增长的基础动力。

《意见》中提到,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然而这些都不是运营商大力进军的重点,依托其基础管道/网络能力与行业领先者进行合作共享收益的方式才更为经济有利。

对于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盈利模式,可以参照国外运营商开展的三类业务模式。第一类是“提供纯粹接入服务”;第二类是“提供智能管道”,以欧美运营商为典范;第三类是提供内容和应用,以日韩运营商为主。第三类模式更接近于将移动互联网定位到企业战略层面,通过细分市场,面向不同目标客户推出个性化的终端、流量包和应用,应用服务商和终端厂商均隐藏在运营商品牌的后面。很显然,欧美运营商智能管道模式才的是比较适合中国的,目前也为中国三大运营商采纳并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