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 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开放课程等不断涌现。网络共享课程将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给众多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系统学习的可能。本文结合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日本文化赏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课程定位、指导思想、课程建设探讨、课程特色等进行了思考,对今后高职院校如何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7-0292-02

一、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之定义及区别

(一)定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2]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二)区别。

1.建设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建设,如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重点在于“资源”的建设,如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呈现方式等。

2.建设重点。

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在“课程”本身;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重点在“资源+共享”。

3.受众群体。

精品课程的受众群体主要为“同行的老师”,资源共享具有局限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受众群体为“学生+老师+社会学习者”,课程资源共享度较高。

4.评价体系及企业人员参与度。

与精品课程相比,精品资源课程在课程资源建设及评价体系上更加强调企业人员的参与。精品资源课程建设过程及内容应体现课程资源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之课程定位

外委会在“第五届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工作思路”中指出今后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地探讨“作为人文教育的外语教育”“思辨能力培养”“跨文化能力培养”“区域和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等重要命题,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多样化。由此可见,今后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内容设置要注重培养以下四点:1、人文教育培养;2、思辨能力培养;3、跨文化能力培养;4、区域和国别研究能力培养。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之指导思想

(一)建立慕课(MOOC)平台,实现非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方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开发及教与学模式的创新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教学改革。《日本文化赏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关键知识点为讲解单元,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开发在线慕课(MOOC)课程,通过课程共享网络平台将授课者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通过慕课(MOOC)的形式联系起来,实现非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

(二)建设课程资源,实现网络资源校内外共享。

本课程资源共167项子资源,主要分为文本资源、教学课件、校本教材、图片资源、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课程题库等资源。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团队收集相关的教学材料,上传至学院的课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供校内外教师及学生参考,实现网络资源校内外共享。

(三)强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设计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建立对接职业岗位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中,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课程建设。突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目的。

(四)突出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实现综合人文素养的养成。

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辨能力。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文化根源及文化的差异进行思考。通过思考、交流、辨析的过程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及辨析异文化好坏的能力,实现综合人文素养的养成。

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之课程建设探讨

(一)基本教学内容建设

1.突出职业性。

以《日本文化赏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例,课程内容选取上应突出日本文化及礼仪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学习在今后工作岗位中能顺利完成与日本企业及日本人交往的相关商务工作。达到提升学生与日本文化相关的综合人文素养培养的目的。

2.强化实践性。

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强化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教学实践,采取模拟商务场景,将所学日企文化知识运用于商务实践活动中,使之能够在商务交往中更好地发挥日本文化优势。

3.体现丰富性。

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整合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促进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整合及日后工作的成功开展。实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养成。

4.体现健康性。

日本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面,内容良莠不齐,因此在内容选取上尽可能的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健康文化,让学习者用正确的认识方式对待日本文化的学习。实现学生的區域和国别研究能力的养成。

5.重视爱国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中日文化进行理性化的整合与思考,让学习者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尊重历史,热爱祖国,努力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实现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

(二)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上的拓展教学内容建设

1.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

高职外语类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对《日本文化赏析》课程的学习,更加了解中日异文化之差、提高辨析日本文化的能力。减少今后在日企、或与日本人接触过程中因异文化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因此在校内实训环节,应把日企团队意识、日企团队精神等理念灌输给学生。例如按照日企的运作机制和管理目标,制定符合日企规划的管理机制,要求学生按照日企规则进行着装、保持实训室环境一尘不染、遇见老师同学时候按照日企规则进行问候等。通过仿真的实训环节培养,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意识。

2.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实践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资源安排上应该考虑拓展教学内容和职业发展相对接,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该邀请企业专业参与讨论及教学。例如在讲解日企会议纪要拓展环节,聘请日企专家来到现场进行现场模拟指导,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正置身于企业文化中,获得真实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对接。

3.视频课建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视频借助于微课方式进行,能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某一职业领域的完整知识点,同时扩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介绍日本企业文化的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领域的观点、及企业有待解决的前沿性问题等,以打破学生长期形成的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程学习活动设计

1.立足于“学习能力养成”与“职业能力提升”。

课程学习活动设计主要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线,立足两个基点--“学习能力养成”与“职业能力提升”,建设四个平台--“课程演示平台”、“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师生互动平台”、“能力提升平台”,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立足于“异文化好坏辨析能力养成”。

课程学习活动设计还应以提高学生的“异文化辨析能力养成”为目标,在课程演示平台、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师生互动平台、能力提升平台建设中积极引导学生辨析日本文化好坏的能力。

(四)评价体系建设。

本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突出“能力考核”。本课程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课程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总评成绩的50%和50%。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包括:网上教学互动10%,出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10%,教学实训活动(课堂PPT演示)10%;期末笔试50%,期末考试以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要考核内容,教师从题库中调取试题生成试卷,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

五、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之课程特色

(一)构建“124467”的课程改革模式。

《日本文化赏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构建“124467”(图2)的课程设计模式。即课程构建立足“1”条主线;基于“2”个基点;建设“4”个平台;贯彻“4”个递进;实施“6”大模块;充分运用“7”大课程资源为主的模式进行网络课程教学及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及学习成果的网络化。

(二)共建“交互式”学习平台。

本课程除传统课堂教学之外,提供自动化的线上学习系统,供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便于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互式”互动学习。增强知识的传播。

(三)共建资源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

基于本课程资源信息量大、信息源零散的特点,本课程专业教师团队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日本文化赏析相关资料及教师团队独立开发出的相关PPT课件、辅助资料等。并将这些学习资源共享于网络供学习者参考学习。所有网络共享资源和教学内容紧密关联,资源服务于具体的教学内容。

(四)加大校企合作,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在《日本文化赏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着力于加强校企合作,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第二,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及微视频的录制。日企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可以加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六、课程建设效果

《日本文化赏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已成功入围2015年长沙市高等职业教育重点项目之长沙市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名单(长教通〔2015〕164号)。本课程建设计划3年完成,具体完成以下内容:①建设课程网络共享资源,上传至学院课程网络共享资源库;②建设微课、MOOC网络课程;③实行网络共享。课程建设最终目的为让本校日语专业学生、非日语专业学生及校外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人受益于本课程资源,增加学习者对日本文化的理解,提高辨析日本文化好坏的能力。通过三年的建设,本课程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并通过长沙市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评审。

七、展望

今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加深如下几方面的教改研究。

(一)加大精品资源共享资源内容的推广。

伴随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教学学习资源日益剧增,如何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推广到真正需求的学习者手中将成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微信、QQ等通讯手段扩大共享课程的推广,让更多需求者受益于优质的精品资源课程。

(二)对接市场需求,围绕网络学习情境特点设置课程建设 。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不能完全符合网络情景教学。因此,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围绕学习者的学习情景特点”,“紧抓用户意见反馈”,“对接市场需求”,提高资源的实用性及加快资源的更新率。

(三)加强教师网络跟踪服务,挖掘优质网络数据信息。

精品资源教师团队不光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者,還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维护者,教师只有做好在线的师生互动、后期跟踪服务、有效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才能挖掘出平台的优质数据。最终制作出适应学习者需求的优质精品资源课程。

(四)加强“师生、生生、师师”之间交互平台建设。

目前本共享课程平台建设比较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聚集,缺少“师生、生生、师师” 之间的网络交互活动。因此,在今后教改中应提升“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网络学习平台交互功能环境建设。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主线,系统开发有针对性及应用性的慕课、微课等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增强“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交互教学及学习。

参考文献

[1] 朱丹.高职高专精品网络共享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商品与质量[J].2015.12.

[2] 朱丹.精品网络共享课程建设之探讨--以《日本文化赏析》网络共享课程建设为例.课程教育研究[J].2015(31).

[3] 朱丹.浅谈《日本文化赏析》精品网络共享课程之课程特色.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J].2015(10).

[4] 钟美荪、孙有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第五届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思路[J].外语届,2014(1):2-8.

[5] 陈以海,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

作者简介:朱丹(1982年10月-),女,汉族,湖南。 主要从事精品网络共享课程及小语种人才培养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