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已逐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介的基本标准、目前的心理状况及产生原因分析入手,初步提出应对措施,以给所有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

我国传统教育提倡的培养“体魄健全”人材思想中,“体”就是指人的身体,“魄"就是指人的心理,说明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在评介人才中都同样的重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不健康的人却出现递增的趋势。近几年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异常或有心理障碍者越来越多,日趋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缺陷表现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仅从躯体健康的角度来看,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患各种躯体疾患的确不多,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健康的群体之一。然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在高校扩招后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能力弱的抑郁、过分依恋型。 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大学生们不再是过去被人们誉为的“天之骄子”。扩招后高校资源配置、管理等方面滞后,高等教育中、初等教育的差异性,大学生过去在中学出类拔萃,上大学后高手如林、竞争激烈,学习方法、生活方式难以适应,各种适应性调适还难以完成,一旦有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挫折,他们不免产生失落,自卑的心理油然而生,经常迷恋父母、以往的老师无微不至关心的生活,常产生寝食不安、情绪压抑而产生抑郁心理。学习方法不对头、时间不抓紧就有被清出局的可能,有的大学生一学期下来就有两、三门课亮“红牌”。因此,大学生们在适应环境、心理调适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加之不少学生常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矛盾心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孤独、焦虑型。 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随着时间推移,独生子女的比例还将逐步增大。他们在来校前基本上没有离开过父母,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在父母的襁褓中长大。多数大学生上大学是父母从远地送其来校,安顿好之后父母们还要千叮咛万嘱咐,害怕孩子受苦、担心孩子生活不会自理,这才踏上回乡路,也难怪不少媒体曾称这些学生为“抱大”的一代。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缺乏生活锻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人际交往的日趋社会化、复杂化,大学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又相对个性化,对复杂局面难以应付而缺乏心理准备,智力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稚嫩形成反差,想要和别人交往,但不知怎样和别人交往或交往失败,经常性的难以招架,复杂的场合难免尴尬丛生,故而形成怀疑他人、怀疑一切的心理,表现为天真直率、单纯、常感情用事、不成熟,当遇到困难和不顺心的事时,常表现为不能克制自己、又不尊重别人意见,常处于矛盾之中,怕得罪同学,常采取封闭自己的心理,从而导致性格孤僻和心理焦虑。

3、家庭贫困引起自卑、孤僻型。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提高,学费标准逐年趋升,以陕西高校为例,学费一般在5000~6000元/年不等,其他省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攀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域、家庭都存在贫富悬殊差异,按一个学生每年4000元/年计算,加上生活费及其他开支.一年每个大学生的花费可达到8000多元,完成大学学业大致在3万一4万元左右。如此昂贵的费用对农村学生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对城镇的部分学生来说,经济调整期有的企业不景气,有的学生家长已下岗或正处于下岗的危险,加之有的家庭还不止一个学生上学,这样家庭经济也同样十分困难。如此看来,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讲,要负担如此高额的费用并非易事。家庭的不堪重负,不少大学生在校也常为生活而发愁,学费欠着,老师要经常催缴;家中寄钱少,生活费低,在同学中不好意思,其它同学经常出入餐馆、卡拉OK厅,自己则一天三餐也得琢磨着,更不敢奢侈时髦的衣物。由于经济拮据,许多来自农村的、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同学生活俭朴、省吃俭用,在家庭经济宽裕的同学看来则为土气、下里巴巴。由于大学生中存在“攀比风”,不少同学自尊心较强,也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同时,高校管理的错位,也给不少贫困学生带来自卑心理.

4、情感焦虑与自卑。我国大学生年龄基本都在1 7—23岁之间,从生理阶段来讲,处于青春中后期,生理发育早已成熟,渴望异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加之不少同学,远离故乡,倍感孤单。高中阶段由于高考压力,忽略了对异性的交往,而且大学生思想活跃,受西方文化和多种媒体比如电影、电视、书刊等的影响,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反映在大学校园内的“友谊寝室”广告上,有的女生寝室明文标榜要找某种类型的男生寝室结为友谊寝室。在上海、成都等地的部分高校内,商家把“安全套”的文章做到了大学校园。在“校园网”或因特网上,聊天的内容似乎都是谈情说爱等等。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在感情方面比较执着,常为感情纠葛而头痛,有的同学因为谈恋爱与同学关系疏远,与朋友少交往而孤立。有的同学害怕别的同学抢走自己的朋友,常胡思乱想,坐卧不安,产生焦虑情绪,打架斗殴的有之,学习成绩下滑的有之。有的同学因为两人性格不和或其它原因失恋,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拔,甚至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校园内因为恋爱危机也曾发生毁容等违法行为。大学阶段学生年龄、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性,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

二、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没有清醒的认识,思想上存在模糊的认识,在心理上就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为此,高校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在高校扩招、学生增加的情况下,及时配备、补充管理队伍,发现学生中存在问题及时解决他们在做人、做事方面存在的问题。

2、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只关心大学生学得如何,还要关心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的锻炼、培养。在各种社会压力增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如果背上沉沉的心理包袱,怎能学得好,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体魄健全”大学生呢?我们在学校课程设置上,要把心理教育纳入课堂,纳入学分管理,在大学生评价方面,率先破除只重成绩、忽视其它各方面素质的评价体系,体现以德为首。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使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高校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社团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如今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对大学校园进行严重侵蚀的环境下,要积极主动地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为广大学生提供高雅、健康、多样的精神食粮。

4、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经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它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通过面对面、或电话、或书信等的方式,对大学生更加直接、亲切和有针对性。扩招后高校更要为心理健康咨询创造条件,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品德高尚的专、兼职人员,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如心理普及型的广播节目、电视节目、报纸专刊、电脑网络、咨询电话等。建立心理专家和专、兼职心理教师想结合的接待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服务。完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发挥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发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心理危机的学生要早报告、早干预。有条件的还可以通告社会,求助心理热线帮助大学生尽快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济.在亚洲论坛上的讲话。发改委网站,2005.

[2]朱莉萍.高校学生的心理挫折与教育[J].南通职大教学研 究,1997,(2):21-23.

[3]党桂芳.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辽宁教育,[J]21-23(3):42-43.

[4]李明玉 .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义[J]. 郑洲煤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2):81-83.

[5]谢安邦等.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调查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8.84-89

[6]张自然.张放.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漫谈[J].丹东师专学校学报,2001(12):89-91.

[7] 叶文忠.秦国文.邓曼 .扩招后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特征及对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1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