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的面向全体学生,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即时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注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的评价方式的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统一的政策支持,普及率很低,设计、开发课程的意识有待增强。

第二,任课教师专职极少,兼职太多,且不稳定。专职教师,学历偏低。兼职教师,为主科增加课时现象突出。因此,阻碍了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困扰了教师培养、教学方向的确立。因而出现教师依据自己特长“哄着学生教”,只顾主科教学,应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现象。

第三,学校、教师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严重地制约并影响了教学的发展。新课改的课程构成,给正在发展的劳动技术教育,带来了冲击。在认识上,产生劳动技术教育如何定位的困惑;在实施上,缺乏具体的教学载体。

第四,作为实施课程的主体,劳技教材因教师特点选用,种类太多,且不从发展项目出发,难于形成县级区域性的骨干技术项目,难于集中培训,更难于建设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进的措施

为加强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加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力度,建立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树立课程理念,学习课程理论,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要求。教学中要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

(1)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追求实施完整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能力及素质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价值观、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还要考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具有奠基作用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学校领导、教师要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出发,勇于探索、创建课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应该遵循“继承,发展,再创新”的原则。在实践中去理解“继承、发展、创新”课程的真正含义。

(2)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早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就要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要使教育改变学生,就必须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构建,实现自我发展。要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并为学生确定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

(3)提倡以主动学习为基本方式。主动学习是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体现,它提倡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包括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的教学,要求学习者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加工、改造和创造等实践活动来实现自我发展。这种方式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指导、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活动。促进他们个性和特长的形成,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

(4)重视以体验性知识为教学基本内容。现代知识观强调由学问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的转换,要求学生通过亲自接触事物,进行操作、观察、实验、探究体验等具体的活动和在个体的主动和能动以及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能体现可感知、可指导、可推动的体验性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功能共同参与体验,关心他们所获得的体验以及他们的追求。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增长才干,在体验中认识世界。

2.认真组织,积极参加培训与教研,争做课改先行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它是一个复杂、全新的课程,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认真研究它的内涵,各个方面的融合方式。

加强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保证课时,加强横向、纵向交流,力求实现边学、边改、边创新。学校的领导、教师都要积极学习课程理论,进行课程实践,创造性地建构课程,积极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3.加强主题活动设计,实现四个方面融合

(1)强化区域性的骨干技术意识,认真研究社会劳动技术与学校教育的特点,提高劳动技术项目的科技含量。将劳动技术教学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课题研究”与“项目研究”,认真分析,拓展课程,逐步实现四个方面融合。

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为基点的设计与技术训练。

(2)加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训练,努力实现规定的目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管理

(1)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开课计划的制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开课计划要符合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刚性要求,体现新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色,同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教室等资源,并保证学生有机会多修习一些与高考紧密相关的科目和模块。

(2)学生选课指导和个性化修习计划的形成。长期以来过于集中的教育体制使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个性,没有主见,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中观察和认识学生,判断他们的个性,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其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的课程修习计划,选取最能挖掘学生潜能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3)基于学校的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深刻理解新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探索适于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4)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抓好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整体提高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规划和计划。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好教师的通识培训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以及实施教材的培训。结合学校实际,校本培训是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

(5)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重视和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6)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监测机制。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教学监测方法,构建发展性评价制度与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特别是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方法,保证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参考文献

[1] 李臣.活动课程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 文吉吉.走创新文路(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 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