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地方官文书的处理程式.pdf

文献学苑 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地方官文书的处理程式 刘进宝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 唐代地方官文书的处理程式 传世典籍中只有简单 笼统的记载 而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则有许多具体的案卷 由此可以看出地方官文书的一般处理程式 关键词 敦煌吐鲁番文书唐代官文书 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6938 2004 05 0028 05 关于唐代官文书的范围及处理程式 以 唐六 典 与 通典 的记载最为详细 如 唐六典 卷1 尚 书都省 曰 凡都省掌举诸司之纲纪与其百僚之程式 以正邦理 以宣邦教 凡上之所以逮下 其制 有六 曰 制 敕 册 令 教 符 天子曰制 曰 敕 曰册 皇太子曰令 亲王 公主曰教 尚 书省下于州 州下于县 县下于乡 皆曰符 凡下之所以达上 其制亦有六 曰 表 状 笺 启 牒 辞 表上于天子 其近臣亦为状 笺 启 于皇太子 然于其长亦为之 非公文所施 九 品已上公文皆曰牒 庶人言曰辞 诸司自相 质问 其义有三 曰 关 刺 移 关谓关通其事 刺谓刺举之 移谓移其事于他司 移则通判之 官皆连署 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 日 为之程限 一日受 二日报 其事速及送囚 徒 随至即付 小事五日 谓不须检覆者 中 事十日 谓须检覆前案及有所勘问者 大事二 十日 谓计算大簿帐及须谘询者 狱案三十 日 其急务者不与焉 凡制 敕施行 京师 诸司有符 移 关 牒下诸州者 必由于都省以 遣之 凡文案既成 勾司行朱讫 皆书其上端 记年 月 日 纳诸库 凡施行公文应印者 监 印之官考其事目 无或差缪 然后印之 必书于 历 每月终纳诸库 由以上记载可知 唐代的公文程式是很严格 的 但由于 唐六典 及 通典 的体例及材料限制 没有详细的具体内容 可喜的是 敦煌吐鲁番文书 中的一些官文书 保留了最基本的 尤其是州 县一 级的公文程式 为我们比较详细地了解这一问题提 供了可靠的素材 关于唐代官文书的处理程式及有关问题 日本 学者内藤乾吉 西域发现唐代官文书研究 1 我国 学者卢向前 牒式及其处理程式的探讨 唐公式 文研究 2 向群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官文书 行 判 的几个问题 3 已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 现吸 收他们的研究成果 并结合出土文书与文献典籍作 一简单介绍 一 县司机构的官文书判署 大谷2835号文书 甘凉瓜肃所居停沙州逃 户 4 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件文书 其19 45行 为 19 长安三年三 日典阴永牒 20 付司 辩示 21 十六日 22 三月十六日录事受 23 尉摄主簿付司户 24 检案 泽白 25 十六日 26 牒 检案连如前 谨牒 27 三月十日史 艺牒 28 以状牒上括逃御史 29 谘 泽白 30 十六日 31 依判 仍牒上凉甘肃 32瓜等州 准状 辩示 33 十六日 34牒上括逃御史 件状如前 今以状牒 牒至准 35状 谨牒 36牒上凉甘肃瓜等州 件状如前 今以状 牒 82 图书与情报200415 37 牒至准状 谨牒 38 长安三年三月十六日 39 佐 40 尉 41 史 艺 42 三月十六日受牒 即日行判 无 稽 43 录事 检无稽失 44 尉摄主簿 自判 45牒 为括逃使牒 请牒上御史 并牒凉甘 肃瓜等州事 这是一件敦煌县判署的官文书 据 元和郡县 图志 卷40 陇右道下 记载 敦煌县属上县 唐代 上县的官员设置及级别 唐六典 卷30载 诸州上县 令一人 从六品上 丞一人 从 八品下 主簿一人 正九品下 尉二人 从九品 上 录事二人 史三人 司户佐四人 史七人 帐 史一人 司法佐四人 史八人 典狱十人 问事 四人 白直十人 市令一人 佐一人 史一人 帅 二人 仓督二人 博士一人 助教一人 学生四 十人 上引大谷2835号文书是一件由敦煌县判署的 官文书 通过对这一判署形式的考察 可以明了唐 代县级机构的公文处理情况 本件文书第19行的 典阴永牒 是什么意思 呢 通过对唐代地方官制系统的考察 可知 典 为 小官吏 一般是州 县中办理文案的 阴永 是人 名 这里的 牒 即报告 这是指敦煌县收到中央政 府的指示后 由办理文案的官吏阴永将其上报县 令 请批示如何办理 相当于现代有些部门接到上 级的文件后 由办公室附来文登录簿 上有来文机 关 内容等 请领导批示 第20行的 付司 之 付 为交付的意思 司 指有关部门 辩 是当时敦煌县令的人名简写 据 唐六典 卷30载 若籍帐 传驿 仓库 盗贼 河 堤 道路 虽有专当官 皆县令兼综焉 示 乃是公 文签署形式 具有自上而下的 指示 或 教导 的意 味 第22行的 录事 也是县司官吏 诸州上县置 录事二人 其职责是 掌受事发辰 勾检稽失 5 这 与第43行 录事检无稽失 的记载是一致的 这里 的 稽 指稽迟 延稽 是批示公文或处理事务误时 之意 失 的本意为过失 失误 这里主要指公文内 容不合法定制度 第23行的 尉 指县尉 诸州上县置尉二人 唐六典 卷30载 县尉亲理庶务 分判众曹 割断 追催 收率课调 主簿 乃是县主簿 其职掌为 主簿掌付事勾稽 省署抄目 纠正非违 监印 给纸 笔 杂用之事 6 据 通典 卷 19 职官 总序 曰 于是遂有员外 检校 试摄判知之官 原注 摄者 言敕摄 非州府版署之命 皆是诏除而非正 命 可见所谓 摄 乃指非经 版署之命 正式任命 的官员 而是由皇帝或上级临时指派兼任的官职 这里的 摄 为兼职 从敦煌吐鲁番文书可知 由低 职兼高职为 摄 这与 守 有些相似 通典 载 凡正官皆称行守 其阶高而官卑者称行 阶卑而官 高者守 官阶同者并无行守字 7 在上县 主簿为 正九品下 尉为从九品上 在中县 中下县和下县 主簿为从九品上 尉为从九品下 可知主簿比尉高 一级 由低一级的 尉 兼高一级的 主簿 故曰 摄 第24行的 泽 是一官名 他应是 尉摄主 簿 者 白 是唐代官文书中以下达上的一种签署形 式 在唐代官文书案卷中 常常见到 某某白 的判 署 其含义一方面是受理官员对案卷陈述 分析及 处理意见 另一方面则有禀白 请示的意味 带有某 种下属对上级官员尊敬与谦卑的色彩 因为 白 事的一方 其身份相对受理的一方 往往处于阶卑 位轻的地位 因此 某某白 这一习见的特定判署 格式在唐代的官文书案卷中 最终便被定位为下级 官员 以下达上 的一种固定形式 8 第26行的 检案连如前 检 即经过自己的 检查 连 即将有关案卷粘连起来 连 是牒文处 理的一种临时措施 即把同类的牒文粘连起来留待 以后一并加以处理的方法 当然 连 的过程也是 公文处理的形式之一 因为到一定的时候 主典就 要对前面已 连 的几个牒文内容归纳整理 作出一 个总结性的牒文来 牒 即上报 第27行的 史 应是司户史 因23 24行 为 付司户检案 各县除司户史外 还有司法史 艺 为人名 即县上作为 司户史 的官吏 艺 第29行的 谘 本来指谘请 谘谋 原无严格的 身份 地位限定 但到了唐代 尤其在官文书的处置 过程中 已演变为一种特定的公文用语 往往含有 向上级官员请示 上陈之意 第39行的 佐 也应指司户佐 其设置与 史 相似 这样 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上引大谷 2835号官文书的判署形式了 即敦煌县接到上级 的指示后 由管文案的 典 阴永将其上报县令 92 2004 5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地方官文书的处理程式 辩 辩批给有关部门 录事 接到这一批示后 便 请尉摄主簿 泽 提出处理意见 作为县司主要佐官 的主簿 要对有关情况清楚明白 故他批示 付户司 检案 司户史检查以前有关的案卷后 一同再上 报主簿 主簿便做出拟判 以状牒上括逃御史 由于县尉摄主簿 泽 是县司的主要佐官 他的判署 只是初步意见 还要将其禀白 谘陈于县司行政长 官 故在其判署后 便使用了与其身份 地位相适应 的 谘 泽白 县令 辩 接到 泽 的判署后 同意 这一意见 便最后签署 依判 辩示 完成了整个 案卷的处置和行判 为了慎重起见 再由佐 尉 史 录事进行了一次 勾检 经核查 检无稽失 另如大谷2836号文书 敦煌县录事董文彻 牒 9 也是武则天时期敦煌县的一件文书 该文书 8 35行 8长安三年三月 日录事董文彻牒 9 付司辩示 10 一日 11 三月一日录事受 12尉摄主簿付司户 13检案泽白 14一日 15牒 检案连如前 谨牒 16三月日史 艺牒 17 准牒下乡 及榜示村 18 坊 使家家知委 每季 19 点检 有不如法者 随犯科 20 决 谘 泽白 21 二日 22 依判 谘 余示 23 二日 24 依判 辩示 25 二日 26 下十一乡 件状如前 今以状下 乡 宜准 27 状 符到奉行 28 长安三年三月二日 29 佐 30 尉 31 史 艺 32 三月一日受牒 二日行判 无稽 33 录事张 检无稽失 34 尉摄主簿 自判 35 牒 为录事董彻牒 劝课百姓营田判下乡 事 本件文书的判署形式和上引大谷2835号的判 署基本一样 仅在第22行多了 依判 谘 余示 这里署名 余 的官员应是县丞 因为每县除县令 外 还有 县丞为之贰 故本案卷由尉摄主簿 泽 拟判后上报行政长官 因为县丞为 令 之副贰 负 有 通判县事 的职责 在 令 正常居位视事的情况 下 他仍须将案卷通判连署后 谘转 请示于 令 故其判署为 依判 谘 余示 最后由县令 辩 通 判总押 10 由上介绍可知 唐代县司机构判署官文书时 其职权处置与官员的设置相同 据 通典 卷33 职 官十五 总论县佐 载 大唐县有令 而置七司一如 郡制 丞为副贰 如州上佐 主簿上辖 如录事参 军 其曹谓之录事司并司功以下六曹总之为七司 尉分理诸曹 如州判司 录事者受符历 佐史行其 簿书 从上引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判署中 就能看到 县令 县丞 主簿 县尉 录事 佐 史等各级官员的 行判情况 虽然杜佑将县与州府衙司的职权作了 比附 但我们根据史籍与出土文书 仍可看出县级 机构的特殊之处 首先 唐代县一级机构 只有京兆 河南 太原 诸县有司功 司仓 司户 司法诸曹 其它各县只有 司户 司法二曹 所以我们看到敦煌吐鲁番所出官 文书的判署中 只有司户佐 史 司法佐 史 这是符 合实际情况的 其次 诸县司户 司法佐 史 均为流外官 无品 秩 从有关案卷的处理情形看 流外佐吏是无权决 事主判 撰写判语的 这与州府诸曹司的情况又不 同 再次 县丞的地位虽与州之上佐一样 在形式 上皆为 令 之副贰 但实际上却有很大不同 如州 之上佐往往 备员而已 没有实际权力 但县丞则 能够参与县司的行政事务 如阿斯塔那239号墓所 出 唐景龙三年 公元七 九年 十二月至景龙四年 正月西州高昌县处分田亩案卷 11 前缺 1 检 晏 中略 12牒件检如前 谨牒 13十二月日佐赵信牒 14 下乡谘 晏示 15十五日 16依判 睿直示 17 囗五囗 03 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地方官文书的处理程式2004 5 中残 18 十二月十五日受 即日囗囗 19 录事 检无稽失 20丞判主簿 自判 21下乡为孝逸口分除附事 本件文书中的 晏 为高昌县丞 并权摄 主 簿 在本组文书中 晏 是多次出现的 并且基本 上都是由县丞 晏 检案判署的 由此可知 作为 令之副贰 的县丞 是有实际职权的 二 州 都督府的官文书判署 唐代实行州 县 乡制 其地方行政组织的构成 以州 县二级为主 同时 还在边疆地区根据不同 的情况设置都督府 都护府等 以加强对边疆的控 制 在设都督府的地区 都督府一般都与州一级的 行政单位基本相似 如西州为中都督府 据 新唐 书 卷49下 百官四下 载 中都督府 都督一人 正三品 别驾一人 正四品下 长史一人 正五品上 司马一人 正 五品下 录事参军事一人 正七品下 录事二 人 从九品上 功曹参军事 仓曹参军事 户曹 参军事 田曹参军事 兵曹参军事 法曹参军 事 士曹参军事各一人 从七品上 参军事四 人 从八品上 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 文学一人 从八品上 医学博士一人 正九品上 下面 我们以西州都督府处理官文书的有关案 卷为例 对都督府 州 的行判系统作一介绍 阿斯塔那509号墓所出 唐开元二十一年 公 元733年 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 12 是一 组有关过所的长文书 共188行 我们引用其中的 部分判署 前缺 1 户曹参军元 2 史 3 正月廿四日受 廿五日行判 4 录事元宵检无稽失 5 功曹摄录事参军思勾讫 6 下高昌县为勘麴嘉琰去后何人承后上事 这一判文中第2行的 史 应是户曹参军史 因据 唐六典 卷30记载 中都督府的功曹 户曹 仓曹 兵曹 法曹 士曹除参军事外 还有 府 史 各若干人 此外 户曹还有 帐史 1人 第5行 功曹摄录事参军思 应是署名 思 的 这一官员为功曹参军事 由于功曹参军事为从七品 上 录事参军事为正七品下 由下兼上 故曰 摄 另外 该组文书第153 160行所载蒋化明 请过所判辞 153 谘 元 白 154 五日 155 依判 谘 齐晏示 156 五日 157 依判 谘 崇示 158 五日 159 依判 斛斯示 160 五日 这一申请过所的案卷先由 元 判署 此 元 为当时的西州户曹参军事梁元 由他主判本 案 因为 户曹 司户参军掌户籍 计帐 道路 逆旅 田畴 六畜 过所 蠲符之事 而剖断人之诉竞 13 案成后还要呈请上级官员批示 故在其判尾署 谘 元 白 元 的判署上报后 有三个官员通判连 署本案 即 依判 谘 齐晏示 依判 谘 崇示 依判 斛斯示 这里的 斛斯 即当时的西州都督 王斛斯 作为地方行政长官 理应由他总押案卷 而王斛斯之前的判署官员 齐晏 崇 应是西州 都督的副手 身份为别驾 司马一类的主要佐官 通过对以上官文书的判署形式分析 可看出唐 代州府处理官文书的一些特点 首先 从其行判过程可知 几乎所有的官员 包 括佐 史 府等小吏 都程度不同地参与了案卷的处 置 但真正具有行判资格的乃是州府中的职事官 如长官 上佐 录事参军 判司诸曹官员 流内官 等 只不过其作用与权力不尽相同罢了 其次 判司六曹在处理案卷中具有相当大的影 响力 一般而言 判司官员担负着检案主判的职 责 他们的意见往往对案卷的最后处理具有很大的 支配作用 即使是行政长官 如无明确理由 从制度 上来说 也不能轻易更改判司的判辞 再次 行判过程中各级 各司官员 如录事参 军 功曹 法曹参军 州府上佐 长官及佐 史 府等 小吏 其职责明确 权限清楚 据 唐律疏议 卷10 职制律 事直代判署 载 诸公文有本案 事直而 代官司署者 杖八十 代判者 徒一年 亡失案而代 者 各加一等 疏议曰 公文 谓在官文书 有本案 事直 唯须依行 或奏 状及符 移 关 解 刺 牒等 其有非应判 署之人 代官司署案及署应 行文书者 杖八十 若代判者 徒一年 14 从上引 敦煌吐鲁番文书案卷中多次出现的 摄 判 等官 称来看 唐代律令对官员职守的严格规定在地方是 实行的 另外 作为 掌贰府 州之事 以纪纲众务 通判 13 2004 5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地方官文书的处理程式 列曹 15 的别驾 长史 司马 作为州府的上佐 虽 规定有职责 但往往被视为闲员 并无具体职掌 他们虽有通判之名 而无判署之实 只不过在案卷 上画 依 罢了 有时甚至连这一形式也省略了 由 此可知 在处理具体的行政事务上 上佐的地位与 作用是无足轻重的 这与作为 令之副贰 的县丞大 不一样 参考文献 1 日本西域文化研究会 1 西域文化研究第三卷敦 煌吐鲁番社会经济资料 下 M 1 日本法藏馆 19601 2 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 第三辑 M 1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1 3 8 10 向群 1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官文书 行 判 的几个问题 J 1 敦煌研究 11995 3 1 4 9 日 小田义久 1 大谷文书集成 第一卷 M 1 日本法藏馆 19841 5 6 13 15 唐六典 卷30 4 1 7 职官 总序 A 1 通典 卷19 M 1 11 吐鲁番出土文书 第七册 M 1 北京 文物出版 社 1986 500 5231 12 吐鲁番出土文书 第九册 M 1 北京 文物出版 社 19901 14 刘俊文 1 唐律疏议笺解 M 1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7921 收稿日期 2004 03 02 责任编辑 王景发 上接第27页 于肤浅 我们相信 随着对电子图 书馆 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 不断深化 其概念将会不断地完善 其含义将会更 加地明确 参考文献 1 2 6 汪冰 电子图书馆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J 图书馆 1997 3 3 4 张晓娟 论数字图书馆 J 图书情报知识 1996 1 5 16 18 刘兹恒 张久珍 国内外虚拟图书馆研 究综述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 3 7 黄宗忠 论21世纪的图书馆 J 图书与情报 1996 2 8 刘昭东等 信息工作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高 等教育出版社 1979 9 杨向明 21世纪的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数字图 书馆 J 图书馆 1997 1 10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版 M 北京 高 等教育出版社 1979 11 金明生 影响中国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三个 决定性因素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 4 12 13 陈光祚等 关于Electronic Library等名词 译名的商榷 J 图书馆杂志 1998 5 14 张锦 数字图书馆界定评述 J 情报科学 2000 2 15 黄宗忠 论21世纪的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 馆 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98 1 17 Stephen M Griffin T aking the initiative for digi2 tal Libraries J The Electronic Library 1998 16 1 19 22 李 关于电子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和虚 拟图书馆的思考 J 图书情报论坛 2000 1 20 乔文明 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比较研究 J 情报科学 2003 2 21 雷震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发展 J 西北高 校图书馆 1997 4 23 张丽虹 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问题和技术研 究 J 图书馆杂志 1997 1 24 王忠华 周勇 数字图书馆 M 北京 北京邮 电大学出版社 2002 25 吴慰慈 张久珍 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 寻 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 26 黄美华 虚拟图书馆与咨询网络化 J 中国 图书馆学会会报 台湾 1992 107 114 27 王应解等 电子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辨析 J 高校图书馆工作 1998 3 28 尚学武 对电子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理解问 题 J 现代情报 2003 5 29 汪冰 电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 M 北 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 30 李玉安 电子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 述评 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 6 收稿日期 2004 05 06 责任编辑 王景发 23 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地方官文书的处理程式20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