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变频”,空调遭遇“新冷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新冷年”的晚法开始在空调行业流传开来,成为2009年的代称。
  没错。2008-2009年度,空调产品的出口严重受挫,与兹同时,内需亦呈显出不足的态势,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冷却……由此,国内外众多空调企业在“新冷年”里,将爆发生死大战。那么,今夏,空调产品的营销,究竟应当怎么办?
  继空调的“家电下乡”政策于2009年4月份实施之后,有着“空调进城”之称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亦开始实施。再加上“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生产厂商如何来反应和应对,是“进城”还是“下乡”,成为众所关注的一个话题。但在笔者看来,这其实并不是问题。而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之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制胜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和市场,构建二元化乃至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值得商榷。
  2008年度,空调企业面临“两升两降”不利因素(生产成本和库存上升,终端销售和企业利润下降)在2009“新冷”年度里面已经有所改善。因为,自2008年底以来,伴随着铜、原油等价格下跌,空调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大幅下跌。而劳动力成本亦随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而止住了涨势。成本的低走,加上连番的利好政策,如果能够针对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重视产品的附加价值,将有机会实现销量和利润的双重提升。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购买高能效空调的最主要动机,不在于环保,而在于减少每月使用的成本和开销。精确的控温能力和高效的节能水平,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城市市场,可以抓住“节能”、“环保”,营销“变频”,从而刺激空调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应更加重视产品的外观设计,追求款式的轻盈化、装饰化,以及工艺的精细化,为消费者“和谐家居”的理念和实践添砖加瓦。
  例如,现在市面上的空调产品,从颜色到样式,都还是显得比较单一。而如果可以针对中高端的顾客,联合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一些家装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公司,推出空调“定制”的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将可刷新消费者的体验,掀起新一轮的风潮。
  有数据显示,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四、五级高能耗低能效空调的销售比重仍维持在65%左右,占据市场主流。尤其,充斥于很多的农村卖场。虽然有关能效级别的修改是在2009年中出台,扰乱了部分企业2008年年终既定的套路和步子,但其实,逐步减少低能效空调的生产数量,以较低的价格,主打农村市场,而在城市市场中逐步淘汰,将是一项可行的过渡性做法。格力总裁董明珠就曾表示,现阶段四、五级低能效空调仍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格力会“继续满足市场需求”。
  值得重视的是,空调毕竟属于大件家电,消费者的转换成本(switehingCost)毕竟不算小数。具体来说,其等于新购空调的价格减去节能产品的补贴(若适用),再加上相关的拆装费用,人力和时间等。因此,本着为消费者服务的态度,概念的炒作并不应该成为企业竞争和产品营销的重点。而应更多地关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否成熟,产品的品质是否稳定,及相关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是否专业、到位。这样,也有助于用“行”的力量,来弥补“言”的单薄,塑造或提升品牌的形象,并提升产品的市场表现。
  总而言之,高性价比、健康、节能将是今夏空调营销的三大关键词。空调企业应牢牢抓住这几个关键词,进行顾客价值的创新。以高能效为中心,营销“变频”,并更加注重延伸产品和附加产品(AugmentedProduet)的价值,从而刺激城市地区空调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出口。同时,透过有效的厂商联动,来撬动极富潜力的农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