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态思维方式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病理学在医学科目中地位的不断升高,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笔者从自身数年教学经历出发,认为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多发面,多手段的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养成动态思维的思考方式,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并且也为学生们以后进入临床实践,形成独立思考的临床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动态思维方式 病理教学 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b)-0105-01

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动态思维方式来更好的理解病理学教学所要求医学生掌握的病理状态下所呈现出的形态学特征。病理学是研究阐明疾病本质特征的医学科学,它本身反映的是各种疾病的变化过程以及过程中呈现的形态学病变特征。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但又与其他形态学科目(包括解剖学、组织学)不同,了解它是一门反映疾病发展规律的动态过程对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生是极为重要的。

实验课教学除了要求学生要掌握基础实验手段外,还要了解病变发生发展的病因机制以及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而传统的以板书、讲授、观察切片为主的病理学教学模式在反映学生学习病理学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动态思维,对一些病变特征的记忆过于死记硬背而缺乏相应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与我们目前所要求培养的具有创新思维及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求相距甚远。因此,病理学教学模式的调整势在必行。

1 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传统的板书、讲授教学法中运用动态思维方式

例如在讲授大叶性肺炎时,根据病程发展,可分为典型4个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如果不了解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各期的形态学特征光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记住的。但是如果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的话,琐碎繁杂的知识点记忆则迎刃而解。一般在机体受寒,酗酒等诱因作用以后,易感者免疫力一过性降低,导致链球菌感染而发生肺间质的血管充血水肿,早期发生浆液性渗出性炎,含少量炎细胞和红细胞的液体渗出、进入肺泡内故名充血水肿;随着病变进展,水肿浆液逐渐吸收,但肺间质血管充血扩张加剧,通透性进一步增高,大量红细胞和纤维蛋白进入肺泡腔,导致肉眼观察貌似肝脏,此期为红色肝样变期,由于巨噬细胞的出现吞噬并降解了漏出的红细胞,此期患者有铁锈色痰体征,此为大叶性肺炎标志性体征;对于肺泡腔内出现的红细胞和纤维素来说,都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因此,需要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这些炎性细胞去清除,所以病变发展到灰色肝样变期时,肺泡腔内红细胞已被巨噬细胞吞噬降解干净了,铁锈色痰液消失于此期;肺泡腔内的纤维素于最后一期溶解消散期被中性粒细胞清除干净并溶解吸收。了解了大叶性肺炎这样一个病变发生发展动态过程,那么各期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联系学生就可以毫不费力的记住了。

2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讲解中运用动态思维方式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我们给学生观看的大体病理标本切片标本其形态学病变特征往往呈现“静止”和“定格”状态。教师在讲解各种病变特征时往往忽略病变器官或组织在体内形态学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规律,学生听的时候也理解得非常机械,例如在讲大体标本纤维肉瘤的时候,光给学生描述肿瘤的起源,形态,生长方式,境界清晰或是模糊,颜色,质地,有无被膜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明白,这个肉瘤作为一种生长速度极快,恶性程度极高,极富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它的存在可不是大家眼中所见静止不动的状态。这时候我们应给学生讲解恶性肿瘤在机体内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通过关于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的讲解,使学生对肿瘤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学特征及生长方式在脑海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那么冗长琐碎的描述性话语也可以一一记忆下来。

病理实验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以讲解和观察切片为主,但镜下的切片往往固定后呈“静止”状态,学生很容易误以为其中反映的病变是静止不动的特征性病变,这对理解病变发生发展是一动态过程极为不利,多数学生进入切片“静止”误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因此,启迪学生在实验课上的动态思维很重要。

3 运用flash动画制作激发学生的动态思维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科,我校病理学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已有数年,在教学中要展示大量的彩色图片,多媒体容量大,可方便的引用彩色图片,而且,还可把正常结构与病理结构排在一个平面上对比讲解,这无疑对教学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在病理学教学中,很多复杂的病理过程都可通过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比口头表达更清楚、更直观。如炎细胞渗出过程、肿瘤扩散、组织修复过程、栓子运行途径等复杂的病理过程,这些内容讲起来抽象,听起来费劲,但一经动画演示,简单明了易记忆。再如我们在讲解炎症这一章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时,如果仅用传统的课堂教授法,恐怕需要一堂课的时间才能讲清楚渗出的过程以及相关概念,但是用flash来体现渗出的过程的话,一分多钟就给学生展示得清清楚楚。大大节约了课时以及知识容量。

4 定期让学生进入临床观摩,利用病案导入法和病检尸检启发学生的动态思维

虽然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的快速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病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挂图等方法结合使用,通常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让学生定期进行临床观摩熟悉病例,熟悉病检和尸检的传统学习手段还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医学本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是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而不加以亲身思考和实践的话往往是今天学了明天忘,而在临床观摩的过程中,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例,就会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而病人病情的进展及病检的结果无形中就让学生形成一种动态思维方式,比如说面对一个重症乙肝患者,他的临床症状最显著为黄疸,厌油,消瘦等等,这时候我们马上联想到他的肝脏的形态学病变特点,由表及里,病程接着向下发展,可出现肝脾大,腹水,蜘蛛痣,肝掌,再结合我们理论课上学过的病毒性肝炎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一个病的来龙去脉和发生发展。在这里,动态思维和逻辑思维相互结合,尸检时,我们可以根据器官病变再结合患者生前的症状体征来学习,形象思维与动态思维结合,往往还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杰,王抒,孙权,等.病理学实验教学调整改进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1):64.

[2]应向东.从“掌握科学”到“理解科学”一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理科课程改革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