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朝阳,再向空天

这架“医疗巨擎”将在甲子之际,刻划新的起飞线,迎着改革强军的朝阳,蓄力腾升,再向空天

60年前,新中国第七个“国庆节”刚过,一座以“空军”为名的军种总医院在北京西钓鱼台旁挂牌开院,悬壶问世。60年韶光倏忽而去,一代代“空总人”佐伴着人民空军日渐坚实的铁翼迎风升攀,挑负着新中国临床航空航天医学的重担大步疾行,镌踏下一行姓军为战、卫勤强军的深刻足迹。甲子兼程,从当初仅14个科室、500张病床的“小医院”,业已发展成为军地乃至国际知名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担负起保障空军核心战斗力和多样化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救护与后送等多重使命。如今,这架“医疗巨擎”将在甲子之际,刻划新的起飞线,迎着改革强军的朝阳,蓄力腾升,再向空天。

生为空天 背水攻坚

2016年10月18日下午,空军总医院临床航空医学中心宽敞明亮的视频会诊值班室里,王建昌、徐先荣、郑军等临床航空医学专家,正在通过军队专属网络系统,帮助基层航医会诊一例突发性航空病。这套由该院研发调试、年初刚刚上线的系统,不仅实现了影音传输、数据交换和调档分析,还构建起了基层航医24小时专网咨询平台,架通了飞行一线航空病首诊即有最高医疗机构专家参与的“时空隧道”。此情此景,哪是60年前可以想见的画面。然而,正是60年来一次次的背水攻坚,才成就了该院临床航空医学业绩斐然的今天。

世界空战史证明,但凡拥有强大空军的国家,其航空工业和航空医学也必然领先,二者可谓空军的左膀右臂。1956年7月,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飞成功,年底前开始批量装备部队,消息传开,举国振奋。振奋之余,严峻的临床航空医学建设和卫勤保障考验摆到了应空天使命而生的空总创业人面前。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开院时勉励:“要把空军总医院建设成全空军的核心医院、模范医院。”

嘱托千斤重,创业闯雄关。没有人才从何立业?军委和空军竭力支持,先从协和医科大学特招100名学员、后从协和医院交流来8位优秀护士长,全部编入空军总医院创业队伍。此后,潘天鹏、程锦倩、殷宁辂、徐嘉兴、郑培琴、袁之敏、秦文翰——7位早年毕业于著名圣约翰大学的专家,也响应号召,毅然投身空军卫生事业,留下“圣约翰七君子”的美誉,成为空总人心中的创业先驱。就这样,一批批优秀的政治、军事、医务干部和医学毕业生,从新中国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白手起家,拓荒创业;一个个扛起使命、带着课题的研究小组,从北京西钓鱼台奔赴全国各地空军部队,巡诊调研,耕医蓝天。很快,一大批临床航空医学研究成果和航空病诊疗技术实现突破,中国的临床航空医学从此具备维护空军战斗力的本领。

然而,不掌握核心技术始终是致命的短板和隐患。终于,在建院8年后的1964年,这块短板突然被放大成巨大的漏洞——此前,我军飞行人员的临床选拔与鉴定一直由前苏联专家主导,中苏关系恶化后,专家悉数撤离,最核心的健康评价标准也被带走。没有标准,能有多可怕?简单地说,就是飞行员一旦患病,你都不知道该如何治疗,还能不能让他继续飞。这的确是一场背水之战——惟有制定出自己的标准,才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才能不被全世界看中国空军的笑话。

百年挨欺受辱的民族自尊,跟着党革命翻身的抗争信念,给了空总创业人不竭的拼搏动力。该院党委主动请缨研究制定“中国飞行员健康鉴定标准”。任务批复后,他们火速组织专家攻关,深入所有飞行部队跑了一遍又一遍,跟飞行、广座谈,钻科研、搞实验,争朝抢夕,夜以继日。仅用一年,他们就成功制定出一整套符合中国飞行员健康鉴定的标准,并迅速依此标准治愈和鉴定放飞了首批8名优秀飞行员,令欧美航空医学界深感震惊。这个该院官兵耳熟能详的故事成为他们白手起家、不屈攻坚的缩影。

心存壮志方知时不待我。怀着这份生为空天的使命,仅在那几年,他们就与欧美同期展开歼击机飞行员脊柱生物力学评价等高新技术研究竞赛;该院冯天有副院长还创造性地将独有的新医正骨疗法用于飞行员脊柱疾病矫治,显著缓解病痛、提高了飞行出勤率;内科持续数年对2000多名飞行员实施小气道疾病防治研究,总结出疗效好、适应性强的氧疗法不落人后;眼科对飞行员单纯性青光眼研究得出的放飞原则列入飞行员体检鉴定标准,填补业界空白;空勤科的歼击机飞行员临床航卫保障、气压损伤性航空病系列研究,编录多部国家军用标准和我国唯一的《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1979年,总部批准该院航空病研究中心为首批全军医学专科中心。欧美航医代表团纷纷致电希望访问该院,各国航空医学大会更是频繁邀请该院专家参会发言。从此,中国航空医学在国际舞台上真正赢得了自己的地位与发言权。

不辍积淀赢来冲天跨越。1996年,该院再接重担——受命执行从飞行人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和教练员。可当时,的确就连一份选拔参照资料都没有。时任空勤科主任张相尧带领大家重温30年前那段背水攻坚的历史,带头迎挑战、解困局。课题专家组的脚跟自此深扎进中心实验室。全科一心,其利断金。试验做了无数遍,方案设计了无数回,稍有含糊就必须推翻重来。那一年,实验室是他们的战场,也是他们的家。上百个日日夜夜,团队里绝大多数人在那里度过了至少80%的时光,他们边摸索开展临床选拔,边制订出一套多达200多个科目、几百个分类项目的《航天员医学选拔标准》。标准有了,水到渠成。该院很快便协助总部和航天科技专家,从千余名飞行员中层层筛选出12位预备航天员和两位教练员。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腾空征天,也将他们的心血和梦想带入了深邃的太空。

近年来,该院按照强军目标要求,紧跟空军战略转型步伐,又相继承担起全军高性能战斗机、高性能武装直升机飞行员改装体检,完成了首批女航天员和第二批预备航天员的临床医学初选等重大任务。近十年间,临床航空医学获科技进步奖和临床成果奖多达72项,其中一项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最关键的是,他们帮助300多名因各类疾病面临停飞的飞行人员重返蓝天,成为维护空军核心战斗力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014年,习主席视察空军时明确提出“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的战略要求,成为该院临床航空航天医学再度腾飞的领路航标。2016年,院党委规划新一轮学科发展愿景,要求所有科室都要成为临床航空航天医学的子系统、架构学科,都要把维护空军战斗力作为第一要务。以此再创业,再攻坚,再攀新峰巅。

姓军为战 使命催征

2016年9月上旬,泰国春武里府第14军营的一片训练场地上,一所飘扬着五星红旗的野战医院分外抢眼。完全实战化、全程高强度的实兵演练中,一批批随机调度的地震“伤员”接踵而至。40名身着蓝天迷彩的医疗队员,在烈日酷暑中奔忙不紊、高效救治。面对东盟10国和环太平洋主要强国卫勤分队同场竞技,空军卫勤力量首次成建制、全要素亮相国际舞台的多重压力和特殊考验,这支医疗队以顽强的作风、过硬的技术,高质量完成了全部演训课目,赢得各国评估专家组一致高分评价,吸引十多个国家、300余人次军事医学同行前往参观,成为此次东盟防长扩大会人道主义援助救灾与军事医学联合演练的一大亮点。这支备受瞩目的中国医疗队就是以空军总医院野战医疗队为主体组建的。

与此同时,两千公里外的国内高原腹地某实兵演习场上,该院主动请缨参演的空运医疗队和医疗保障队,也正在经受高原卫勤保障的实战化检验,同样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同一时段、3支队伍、近百名精兵强将多线担当作战、救灾、保障多样化卫勤重任,这在该院历史上还是首次。而且,每年9月还是该院医疗中心工作最繁重的月份。

能担重任绝非偶然,这源自于数十年的常备不懈与千锤百炼。空军总医院的前身是红军时期伴随部队南征北战、屡建战功的陆军第十一军医院。战火淬炼为该院注入了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和战斗本色。建院以来,他们在肩负繁重临床航空医学建设任务的同时,还是军委、总部和空军重点掌握、频繁使用的一支机动卫勤力量。1962年,军委紧急抽调部队入闽备战一年,该院野战医疗队始终坚守在最前沿,时刻准备参战救护。1966年,野战手术队奉命执行抗美援越战地救护任务,历时300昼夜,历经大小战斗94场,从战火中挽回数十名伤员的生命。队中新婚伉俪陈明森、刘文荣并肩战斗的故事早已被传为佳话。上世纪八十年代,广西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官兵中爆发“烂裆、烂腋、烂脚丫”传染性皮肤病,非战斗减员严重。危急关头,该院派出蔡瑞康、马复先带领专家医疗队,冒着枪林弹雨八上老山前线,成功研制出快速消除“三烂”的“一号霜”,总部领导称赞“解决了自渡江战役以来,长期困扰部队官兵的难题”。与此同时,他们还派出一支空运医疗队,在“两山轮战”最前线奋战4个多月,顶着战火起降200余架次,空运伤病战友430余人,荣立集体三等功。

和平年代,没有战火硝烟袭扰,却不能淡忘操戈备战。寒暑艰苦环境驻训,实战化考核卫勤分队……这些,早已成为该院官兵的精武自觉和强军习惯。他们日常在院内练医铸剑,紧抓每一次驻训参演、救灾抢险契机淬火加钢。在“联合卫勤-2005”“卫勤使命-2009”“卫勤使命-2014”实兵演习,2013年全军机动卫勤分队考核验收,2011年“空军新型保障力建设成果汇报演练”、“空运卫勤-2015”演练等全军、空军重大演训任务中,都能高频看到该院野战、空运医疗队员们冲锋救护的英姿。2011年2月,利比亚局势突变,党中央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接回在利同胞,该院空运医疗队奉命伴随空军运输机,星夜兼程3昼夜,跨越3万公里异国长空,转运同胞1600余人,全程护佑机组和同胞健康无恙,平日里的备战成果经受住了实战检验。

近年来,该院两型三支卫勤分队,参加重大演训任务11次,许多任务为主动请缨。该院吉保民院长深有感触:“军队医院生来为打赢。长期身处和平环境,要想始终具备保障打赢的本领,就要一切向战看起,一切向赢聚焦,抓住战斗契机主动请战。”

主动请战必定多出胜果。空运医疗队常年积累的演训成果和实战经验,有效加快了我军卫生飞机的改装进度,他们秉持“宁可人等装备,不能装备等人”的建队原则,确保了卫生飞机一经列装就有专业队伍与之匹配,既已具备空运后送保障力。野战医疗队在2013年由所改队、缩编提效后,主动适应战场救护和空运中转双重需要,将队伍拉进恶劣环境苦练精训,当年即形成全天候卫勤保障能力。

战时保打赢是天职,平时救危难同样是使命。1966年河北邢台突遭7级强震、1975年河南驻马店发生特大洪水、1999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空军总医院都是第一时间抽组医疗队请战驰援,始终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1976年唐山遭受特大地震,该院全员奔赴灾区抢救转运伤员、帮助唐山人民劫后重生。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该院3支医疗队接续辗转千余公里,冒着余震滚石,翻雪山、穿峡谷,几乎走遍四川所有重灾区巡诊救治,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除了战地和灾区,帮助广大官兵防病治病是该院姓军为战的另一方主战场。2016年10月中旬,该院黄美良副院长带领8个专业的11名专家,远赴福建沿海一线航空兵驻训部队巡诊服务。短短5天,共为400多名战友实施诊疗,为1700多名官兵进行体检、心理疏导、讲授驻训防病知识。多年来,他们总会把最强的医护力量派往官兵最需要、战斗力最需要的地方。平均每年组派十余支专家医疗队,深入艰苦边远空军部队,为官兵巡诊服务、帮扶基层卫生队伍30余次。只要发现患有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官兵,该院都会想方设法协调驻地医院或是接回北京,给予最好的治疗。该院生殖医学中心开展的不孕不育官兵免费治疗工程,6年来已帮助121对空军官兵夫妇圆了生儿育女梦。心脏中心开展的“心蕾工程”,从2014年起,已帮助22名基层官兵子女祛除先天性心脏病威胁,圆了官兵家庭的子女健康梦。这些,都被基层部队亲切的誉为爱兵工程、安心工程。

顺势鼎新 蓄力远航

1956年注定是个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党领导的新中国第一轮全面改革——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当年底,全军第四次编制精减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精兵简政方略的实施,开启了军民一心建设强国的新征程。而早在4年前就已投身空军总医院先期建设的第一代创业人如沐春风,在鼎新图强、蒸蒸日上的改革涤荡中经受洗礼,迎着朝阳振奋激昂。

岁月的指针拨向60年后的2016年。习主席做出的改革强军重大战略决策进入实质落实阶段,新时期的空总人正在经受改革使命的叩问与考验。改革是强军路上永远无法回避的使命课题,对此,该院党委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坚定与警醒。

2015年底,该院常委和机关领导在查房时,经常被问到“医院会不会交地方”“我们要不要脱军装”等现实问题。而此时,微博、微信上也开始转播各种军改“方案”,不少直指军队医院。一些地方医疗机构还趁机广发“英雄帖”,以优厚待遇“诚邀”军队医护专家趁早加盟。岁末年初,复转在即,是走是留的问题开始进入医务人员视线——这一思想倾向绝不容忽视。回想那时,该院刘绍东政委感慨地说:“改革势必触及部分人利益,医务人员广泛关注属情理之中,但若等到改革方案下达时再行应对无异于坐以待毙,必将危及稳定、影响大局。丢了稳定何谈使命?必须即刻行动,想对策解忧患。”有的放矢必先找准症结——为使大家无所顾忌地表露心声,他们运用最传统却也最有效的匿名问卷方式,真诚倾听,广纳群言。很快,两千多份问卷带着各类人员面对改革的思想脉搏汇集而来。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前期有效的政策解读和层层谈心,98%的同志表示拥护支持改革,并坚信改革必能强军。有喜必有忧,也有不少人担心要脱军装、人才流失以及收入下降、住房难保障等现实问题。谈到走留,持等待观望态度的竟占到了近30%。思想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将改革目标落到终端的基层党委,凝聚军心稳固局面是底线工程。如果让不良思潮占据上风,人才大量流失,数十年艰难构建的卫勤保障力、战斗力必将经受莫大损失,那不仅失职,更是战败。

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决策即为最明亮的思想灯塔。该院迅速邀请专家为全院进行决策解读,深入宣讲改革目标政策,首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祛除不实传言和小道消息影响。紧接着,严抓逐级谈心交心,全面把准人员思想脉搏。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深挖医院60年发展这座精神富矿,及时归纳出医务人员始终听党指挥、不惑初心、淡看得失、坦然进退的史实故事和精神传承——“文革”10年浩劫,医院大量冤假错案,大批迫害牵连,却从未动摇空总人信党不渝、坚守真理的信念;1987年全军医院文职改革,全院响应号召,集体暂别军装,非但不见大量人才出走,还呈现出医教研年年传捷报、稳步上台阶的景象……结合学史明志,一场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为主题的“空总人样子”大讨论也在该院热烈展开。随后,他们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牢树立党员模范带头标杆;严密组织团以上领导干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理论集训,强化领导体系听党指挥、表率引领的思想驱动。

教育引领是基础,坚定不移地解决好实际困难则是稳心聚气的“定盘星”。针对多年住房紧张的难题,该院坚决遏制非法占房的歪风邪气,强力清理出百余套房源,让青年骨干有厦可居。没有蓝图往哪飞翔?为充分呈现并放大未来改革红利,该院党委一开年便抽组精干力量,深入研究改革部署、全面分析医院现状,集中向姓军为战意识淡化、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学科人才断层短缺等一大批制约医院发展、事关官兵利益的“疾患”和“老大难”下重刀施猛药。在今年3月该院党委第十三届五次全会上,推出并全票通过了以加强为部队服务、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学科人才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和加强“暖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六个决定”。半年来,他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行动,迅速落实了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改善军人诊疗条件、建成空勤远程会诊平台、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以及合理分配住房、为老干部和在职工作人员体检等决定项目。该院党委言出必行的真诚笃定,不仅令人心头一震,还带领大家清晰看到了改革强军的诗与远方,点燃了全院对改革事业的信赖与期望。

甲子回望,已历沧桑。改革强军恰如新一轮火红的朝阳,照亮了新一代空军总医院人重整行装再启航的前程航向。

责任编辑 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