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及生理学实验开设方式探索

【摘要】文章分析了非医学院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开设人体解剖及生理学实验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现今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模拟实验设备的运用,实验软件的使用结合本校的特点开设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实验。解决了非醫学院校开设人体生理学实验硬件和软件建设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人体解剖  生理学实验  非医学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225-01

人类是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非医学类院校的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制药工程专业都开设了与人体解剖和人体生理有关的必修或选修课。但鉴于医学生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实验成功率很难达到100%,将视频学习与计算机模拟实验引入生理学实验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真实动态地再现生理学多种实验过程,有效的节省实验时间与经费。

一、开设的必要性

人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了解植物动物的同时了解自身的身体结构和运转方式是其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医学院校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涉及多个专业的基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实验室是非医学院校有限的医学类教学资源,该实验室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教学质量。我国许多非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开设人体解剖和生理学,这些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

二、面临的问题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如果仅仅是通过理论学习并不能让学生确实的学会并掌握这两门课程的相关知识,学生的感性认识的程度达不到就无法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学到的理论知识。但人体解剖学需要以尸体为实验对象,在医学院校解剖教研室尸原尚且缺乏的今天,非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能解决。在经过了几年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之后,通过教学录像的观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视频的观看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很难将观看的内容与理论讲解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难以达到实践课对理论课的支持效果。此外由于人体生理实验课程在非医学类高校开设的困难,使得这一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一考定成绩”,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过程。并且由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缺乏与之相关的组织胚胎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课程考核时应加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回答情况和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深入分析讨论的成绩比重。同时实验成绩、平时成绩以及最终的考试成绩情况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三、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

人体解剖及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维持稳态机制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要学好该门课程不仅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有直观的实验教学的支撑,即便是在医学院这门课程因为涉及到的概念多、知识点复杂、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交叉,也被医学生认为是极难掌握的科目。然而在很多非医学院校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将人体生理学中的实验课程部取消,这从某种程度上又大幅度提高了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这门课的难度, 让学生面临难学、难懂和难考的“三难”处境。所以非医学院校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四、课程改革思路和设想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

由于是在非医学专业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所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及其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具有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能够更为紧密的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能课程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的,是有用的这对提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生命技术和生物科学的专业对人体生理学基础知识及邻近学科的基础知识做详细讲解。如着重讲血液的基本组成及功能、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生理机能调节、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等,能量代谢与体温。为生命科学学生将来学习相关学科学习打下基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针对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后,教学的内容应多放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和内分泌系统的讲解上,把偏难的教学内容,如心电图、肌电图、生物节律与运动等作为理解内容,程度好的学生可掌握。而对于营养和食品专业的学生,教授的重点章节应在消化、呼吸和能量代谢等章节,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高等教学与中学教学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革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资料和学习章节、探寻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以往学生被动应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不仅仅不适用于理论课的教学,同时更加不适合于实验课的教学。目前,计算技术的飞快发展,网络资源极大丰富,微课、微视频、仿生设备,还有各种诸如skeleton 3D Anotomy 这类的教学软件都可以开展为虚拟实验,这不仅仅能够很好的解决非医学院校生理学实验室建设困难,同时也克服了非医学院校开设人体解剖和生理学实验课的困境。另一方面如果将虚拟实验上网,这就大大的扩展了人体生理的开展时间和地点。使学生能在任何地方获取实验知识。虚拟实验的不利之处在于,不动手的虚拟机能实验不能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另外,在非真实环境下操作实验,还可能造成学生在将来实验中随意的态度。 所以在开设这些虚拟实验的同时,结合学校的自身的特点开设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实验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课堂互动参与情况、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讨论情况以及实验成绩。结合笔试成绩,确定学生的最终课程考核成绩,建议各项比重为:课前准备10%,课堂教学互动参与情况10%,课后问题作业完成情况占10%,实验教学占30%,笔试成绩占40%,笔试应建立试题库,且实行考教分离制度,克服任课教师命题的主观随意性,纠正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的不良倾向,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及考试质量。

六、小结

人体解剖及生理学实验教学对于生命科学类的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该学科的特殊性在非医学院校开设这门课程的实验课,不论是从师资还是从实验室硬件上都有一定的难度。但人体生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仅仅通过理论教学很难达到教学效果。通过实践课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结合学校具备的实践教学条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宇,薛一卓,汤帅,姚庆,张亚楠,胡镇亚.大学生拍摄的医学微课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

[2]谢雯,刘健,王涛,张莉,郭媛,陈丽.人体生理学多系统融合微课设计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8(5).

[3]梁铭.多媒体教学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应用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