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专业手语课程协同教学的应用研究

摘要:手语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聋人与健听人沟通的工具。为了解决聋人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之间的矛盾,本研究采用聋人与健听人协同教学的学校为研究切入点,探索协同教学下与由健听人教师单独教学下,两组学生的手语使用水平。发现协同教学下的学生在手语词汇量、准确度以及翻译能力都显著高于单独由健听人教师教学的那一组。

关键词:手语教学;协同教学;特殊教育专业

手语是高师院校中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同时手语也是沟通聋健两世界的桥梁。目前,许多高校从事手语课程的教学有两类,一是由高校中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二是特殊学校中从事聋人教学的一线教师进行教学,例如特殊学校从事聋生教学的教师,即二者都是由健听人来从事手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 问题提出

手语课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课,聋人作为特殊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手语是对其进行特殊教育的语言与主要工具,但是,根据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见习实习后的反馈发现,尽管学生已经学习过手语,但是与聋生交流沟通仍有困难,并且发现“看”不懂聋生之间的交流聊天。这其實反映出,聋人的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为基础的规约手语之间的差异。聋生与聋生之间的沟通,多倾向于用自然手语,因为自然手语更为直观与形象,并且聋生打手语时表情、肢体语言要较健听人更为丰富,语序、语法中的省略以及语言习惯都与汉语是有差别的。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直观的学习聋人的自然手语,以及克服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之间的矛盾,四川文理学院对特殊教育专业的手语课程采取了一定的创新模式,即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负责手语教学的健听人教师与聋人教师进行一定的协同教学。

手语课程的协同教学指高校教师与聋人教师一同商讨决策手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共同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手语课程的协同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手语的内容选择上,由聋人教师与健听教师共同决定教学内容。健听教师会根据课程大纲与培养目标,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而聋人教师课根据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与常用词汇来补充或选择一定的内容。这样就保证了内容的实用性和基础性。

第二,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导入、内容新授、巩固练习、小结以及作业等五个环节进行协同合作与实施。在导入的环节中,会由高校教师进行语言导入,同时由聋人教师同步翻译,因为内容一致,所以,只需要注意两位教师的节奏,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会着重演练;内容的新授过程,主要是由聋人教师与高校教师根据教材《中国手语》来讲授词汇的标准打法,并且聋人教师会根据聋人沟通习惯来讲授其“自然手语”,来使学生了解聋人的语言习惯;巩固练习阶段会通过学生二人一组练习,与聋人教师互动,根据给定的句子来打出手语等,聋人教师在打手语时会兼顾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即按健听人的语序来打手语,另外,也会按聋人的自然手语的语序再打一遍,这样就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手语,方便学生“看懂”聋人的自然手语。小结的部分,先由健听教师来总结词汇之间的规律,例如有一些词有相同的动作等,然后由聋人教师进行总结,就学生的词汇的正确度,表达的流畅度以及一些内容聋人的习惯打法等。

第三,在教学的反思阶段,健听教师与聋人教师通过对学生所学内容的形成性评价,一同反思课堂中的不合理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过程的调整与改进。

二、 研究过程

手语协同教学的对象是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所以手语协同效果的评价是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来进行的。

(一) 研究对象

以2011级特殊教育专业12名学生为对照组,2012级随机抽取12名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是采用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专门从事手语教学的健听教师单独授课的方式,而实验组是采用协同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

(二) 研究内容

主要围绕手语的准确性、流畅性、词汇量几个方面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由高校教师与聋人教师进行评价。研究用的工具为《手语能力测试表》,主要是由高校教师与聋人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的教学目标共同编撰,该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准确度测试分表,包括100个词汇,该词汇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选取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比较高的词汇,统计手语打出正确词的数量;第二部分为词汇量测试,给定两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手语打出,时间为2分钟,评价的标准为2分钟内打出的词汇的数量;第三部分,汉语译成手语的能力,给出一段文字122个词,让学生进行手语翻译,考查正确的词的数量与所用时间;第四部分,10个段落,每段由2-3句话组成,由聋人教师用手语打出,让学生们翻译(意译,即把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即可),并把翻译出的内容写到纸上,由聋人教师进行评价。

(三) 研究结果

第一,准确度。2011级12名学生的平均成绩81分,而2012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在88分,并且p<0.05,差异显著。说明在协同教学下学生的手语词汇翻译的正确度要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见表一: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学生对手语词汇掌握的正确度,手语词汇量,手语表达流畅度中词汇准确性,将手语译成汉语的正确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三、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协同教学组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成绩都显著高于由健听教师单独教学的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一) 聋健教师的协同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词汇量

词汇是手语的基础,也是手语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掌握,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将汉语译成手语,第二是将手语中的词汇翻译成汉语。通过数据的分析发现,无论是将汉语词汇翻译成手语词汇,还是将手语翻译成汉语,实验组的成绩总是好于对照组,即在协同教学方法下的学生的词汇量要好于单独健听教师教学的情况。协同教学中,聋人的示范,会使学生有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词汇的掌握与巩固。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聋人在打手语时,表情、动作的速度、力度更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更加生动形象。

(二) 聋健教师的协同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词汇的准确度

协同教学很好地克服了手语教材的二维性与手语打法的四维性之间的矛盾。目前,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学校所用的手语教材多是《中国手语》,该教材将聋人常用词汇都收录进来,对于每个词的打法,往往是一幅图片配上一些文字说明,在二维的空间内用图片将手语正确打法表示出来,即由表示上下的X轴和表示左右的Y轴。然而,聋人交流中运用的手语,往往是在四维空间内来表达。即表示上下动作的X轴,表示左右动作的Y轴,表示前后的Z轴,并且再加上时间这个第四维度,就构成了四维。所以,用图片(二维空间)去说明四维空间的词汇,本就无法把握词汇的正确打法,况且健听人教师对于手语的学习,往往只是通过《中国手语》或者其他书面材料进行学习,缺少聋人手语四维性的把握,所以健听教师若单独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理论上就难以保证准确度。

然而,聋人教师作为手语的使用者与原创者,他们能很好地把握手语的特点,例如他们会更注重速度与动作的强度,可以更好地表达词汇,因此,协同教学能很好地保证学生词汇的准确度。

(三) 聋健教师的协同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手语表达的流畅度

学生手语表达的流畅度主要体现在单位时间内所打出手语词汇的正确数量。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协同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其单位时间内所正确打出的词汇量更多,即手语表达的流畅度更强。在协同教学的方式下,学生有更多的练习的机会,并且因为有聋人教师的参与,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参与。并且,每次聋人教师对于学生练习内容的总结(用手语打出的內容),往往会对学生的手语学习起到强化作用,学生会将与聋人教师打法一致的表达,视为自我强化,因此会巩固手语所学内容。所以,协同教学对于学生手语表达的流畅度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激发动机与通过强化给予巩固而实现的。

(四) 聋健教师的协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手语翻译能力

学生的手语翻译能力,主要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将汉语词汇与手语词汇的互译能力,二是汉语句子与手语句子的互译能力。汉语与手语词汇的互译能力,一般就是按照《中国手语》上的说明直译过来,并不会考查对于聋人自然手语语言习惯的了解与掌握;汉语句子与手语句子的互译能力,将汉语句子译成手语时,学生往往是通过直译的方式,即按照汉语的顺序表达出来,尽管不符合聋人自然手语的语序,但是聋人教师可以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将聋人自然手语译成汉语的时候,对健听人来说就比较有难度,首先就是手语的意译问题,在对句子进行表示的时候,聋人也许并不会用《中国手语》中的词汇,而会用更为简单生动形象的表达,这就给健听人的理解造成了困难;其次,聋人在进行表达的时候,语序与汉语的表达是不同的,并且也会省略主语,自然手语往往先表达一个句子的核心成分。例如:汉语语序为:你今天中午吃饭了吗?而聋人自然手语往往会打成:吃了吗,你。在手语教学中,聋人教师的参与,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聋人自然手语的语序,以及语言习惯,不但使学生们能更为流畅的将汉语翻译成手语,也使学生更好地“看懂”手语。

所以,聋健教师的协同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翻译能力。

四、 对手语教学的启示

(一) 聋人手语的影像、视频资料,是作为教学必不可少的资源。很多学校因为资源有限,无法请聋人教师对学生进行手语的教学,但是与健听教师学习手语,往往会使学生缺少聋人自然手语方面的知识,这就很容易造成学完手语仍无法与聋人进行交流。对于这样的学校,聋人手语的视频与影像类的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看到聋人打手语,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手语,才能更好地将手语运用到与聋人的真正交流中。

(二) 充分的练习,是保证学生手语能力的基础。手语既是一门语言,也是聋人与健听人沟通的工具,所以它与任何语言都有同样的特点,即通过运用,才能得以巩固,才能熟练。另外,手语是以动作来进行表达,所以需要一个熟练化的过程,而练习可以使学生将对手语的操作达到熟练化的程度,促进与聋人的熟练沟通。

(三) 与聋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手语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手语是高校特殊教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主要是在特殊学校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而目前特殊学校中的主要教学对象之一就是聋生,所以,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学的手语终究是要与聋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所以,与聋人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鉴于许多高校没有办法实现由聋人教师进行手语的教学,但是可以定期通过见习实习的方式,来让学生增加与聋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甚至可以让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对特殊学校的聋生进行课堂试讲或其他教学活动来增加学生与聋人聋生交流接触的机会。

(四) 手语使用的氛围,是提升学生手语能力的最迅速的方式。语言的使用是需要氛围的,所以可以将聋生或聋校教师请进高校里,举行联谊或共同的活动来改善语言的氛围,例如四川文理学院每学期都会举办的手语歌曲大赛,虽然说手语歌曲是种艺术化的形式,但是这种活动会增强手语交流的氛围;还有每学期手语协会定期的志愿者活动,通过与聋生的沟通、游戏来增强语言使用的氛围。

五、 研究不足

虽然本研究采用定量的数学统计,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样本数量较小,因为2011级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总数只有12名,所以,只能在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样本容量选择12名;其次,研究过程无法排除学生本身的手语基础、能力素质以及努力程度对于实验的影响;再次,实验过程无法排除教师因为教学经验的积累而对实验组成绩的影响。

总之,本研究希望以此两种方法的比较来探索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手语教学的有效模式,解决目前手语教学中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