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课堂管理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针对目前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项目以《电子测量》课程的实验为载体,将精益制造的规则和原则引入到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环节中,旨在通过改善实验课的课堂组织方法,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课堂学习的效率,掌握正确故障分析方法,对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效果改善,对学生后续学习和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精益;活动标准化;流程明确化;直观展示;创新进步;消除浪费
  高职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课堂时间把控不好,无法按时完成实验任务;多数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把握不够深入,对实验各环节所需时间没有清楚的认识;课内实验通常以小组为单位,但往往任务由一组中的一个或少数同学完成,而同组其他同学则在“围观”,导致人员闲置浪费问题;仪器耗材利用率低,闲置、浪费严重。
  通过精益课堂管理,教师在每次实验开始都会给每个小组分发耗材,每组都配备成套实验仪器仪表,由于实验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较强,部分小组的“不操作,不提问,不合作”的“三不”问题导致耗材浪费和仪器仪表闲置浪费问题严重。仪器仪表操作不规范问题。学生在仪器仪表使用过程中,未校准测量、功能选择不当测量、档位不当测量、错误方法测量、精密仪器过操作测量、仪表摆放归位不当等诸多问题。
  精益制造(Lean Production),简称“精益”,是衍生自丰田生產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精益制造有四个精益规则:(1)每个活动标准化规则;(2)信息传递及时原则;(3)流程明确简单原则;(4)每次实作进步一点点原则。五个精益原则:(1)直观展示,现场感受原则;(2)系统消除浪费原则;(3)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原则;(4)做什么与怎么做的高度统一原则;(5)学习、创新、进步原则;同时也以减少错误为目的,减少生产的废弃物以及提倡杜绝一切浪费,不断改进生产过程的方法。很多大型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采用了“精益”思想,事实证明,“精益”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不断地改善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精益课堂管理按照以下五步实现实训课堂的精益化:
  一、 以“精益制造”思想设计实验教学资料
  传统的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完成一个实验,一般情况下,这样一个实验会包含很多环节,而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实验,这种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所以,项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编写教学资料,依据“流程明确简单”规则,把每一个大的实验项目按照实验环节分解成多个小的实验,而每一个小的实验都包含了具体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目标。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通过这样一个个简单的小实验把一个复杂的大实验进行分解,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和理解实验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二是遵照“每次进步一点点”的原则,通过一个个小的实验来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得学生们每做一点努力都能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进而激发学生们做实验的兴趣;三是可以通过这些分解后的小实验来锻炼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通过排查前面几个小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很容易的进行故障定位。编制每个实验中典型问题的问题库手册;编制每一次实验(实训)问题记录单、故障分析记录单、问题向应记录单、信息反馈卡和课后总结(卡)供学生使用。
  二、 基于“精益”合作的成员分工
  《电子测量》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常规仪器仪表的基本使用、对基本电路搭建和连接、对常规基本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已经在前期基础课程完成。该课程的实验都采用分组形式,一般10~15组,每个小组2人。
  依据“操作与流程标准化原则”,实验室内,规章制度张贴上墙,仪器仪表和元器件,按类分放,并做名称标示,每次实验实践开始,学生自行根据教学资料直接取所需仪器仪表和元器件。实验内容以项目为载体,每次进实验室就是进“工厂车间”完成一个或大或小的项目,依据实验指导书上实验内容要求,成员分工,明确各自任务。组员任务之间相互关联,需要配合才能完成整个任务,最大程度改善人员闲置、时间浪费问题。
  三、 实验过程的“精益”控制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小实验都配以测量方案和连接图,并明确本次所需仪器仪表名称和数量,对新学仪器仪表,配以面板说明图;明确规定连接顺序,连接方法以及相关链接标准。学生按要求完成测试内容,对遇到问题首先查阅问题库手册并在问题记录单中记录,同时自行分析故障解决方法并做记录。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巡视每组学生的问题记录,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响应并做记录。实验结束,按标准要求还原实验实训场地,提交实验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记录和故障分析记录单,整个课程结束,学生自行总结归纳故障分析的流程图和方法总结,以作总评,同时作为下期统一课程的教学参考。
  四、 “精益”的问题反馈
  课前查阅问题库手册了解实验状况,课中遇到问题先查阅手册,再自行分析,对手册中没有的问题,自行总结故障分析方法,并做记录,持续积累,在后期的同一课程教学中,总结归纳这些方法,并纳入问题库手册,以使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持续改善。
  五、 后续改革中融入多种教学手段
  依据“直观展示,现场感受”原则,经过一个周期的探索改革,在后续的同一课程教学中,录制完整的实验教学视频,以备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中问题排查用。可在实验内容讲解时直观展示实验内容、测量方法和测量细节。
  经过一个周期的实践,和以往同期相比,在课程实验结束时,学生实验积极性和效率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提交的实验实训资料规范化标准化,学生的总评成绩平均绩点能上升10%~20%,每堂课实验时间节约10%~15%,用来做本次实验的问题讨论和总结分析。
  在第二阶段,将《电子测量》实验课堂组织改革的成果推广到了该课程的专用周实训环节,在实训环节完全以项目为载体,一个周期的实训完成一件“产品”的“制作”,按照“精益”模式组织实训的各个环节,以改善同样存在的时间、人员、资源的浪费问题,以及规范操作和问题分析方法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