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野行动导向冶的财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财务会计实验是融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于一体,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的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是应用型会计专业建设的基石之一。近年来,笔者依据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础训练方法,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策略与方法、考试与评价等进行了改革与创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当前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财务会计 实验课程 “行动导向”教学法 职业技能 职业素养 过程性考核

为响应教育部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号召,近年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以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为试点,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及其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依据我院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新顶层设计以及应用型会计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在财务会计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借鉴国内外应用技术型院校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础训练方法,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一、课程总体分析

财务会计实验是融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于一体,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的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该实验通常以一个模拟的制造业企业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会计对象,采取综合训练的方法,处理该模拟企业的会计事项,使学生熟悉企业会计的主要经济业务和流程,把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结合起来,巩固所学会计学科理论知识,掌握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为毕业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是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之后,对本科生进行的综合模拟操作训练,在会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中心位置,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搞好应用型会计专业建设的一门关键课程。但从目前来看,普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财务会计实验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与真实的会计业务有所脱节、教学手段单一、实验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是制约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建设、培养应用型高级财会人员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近年来,根据我院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与追求卓越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新顶层设计,我院会计学系明确提出了培养“懂管理、会核算、能够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高级财会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院会计学系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在推进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建设工作上取得重要进展。其中,笔者担任财务会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借鉴应用技术型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以“行动导向”教法理论为指导,采用“真账重做”的教学策略,使用企业真实票据、账簿和报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教改目标。

二、课程标准与内容设计

从根本上说,财务会计实验课程开发(即课程标准与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从事会计业务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介于学术性人才(学科知识较为系统、全面,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和技能性人才(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基础性财会工作)之间,其人才培养规格与后两者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一方面,它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而言之,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要培养会核算、懂管理、能够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高级财会人员。由此可见,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既要依托学科发展,又要面向实践应用,需要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依据这一理论认识成果,在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笔者遵循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以会计工作任务要求为目标。对实际财务会计工作的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需求,并进行归类、整合,进而形成会计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脉络。2.以过程性知识(技能)为重点。应用型会计专业实验课教学应以过程性知识(即基本技能)为重点,教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干”、“怎样干更好”。 3.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能力培养的要求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侧重于从做中学,在关键的技能点上进行强化训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4.以职业素养的培育为取向。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养成细致、谨慎的职业习惯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认识到会计工作的价值,增强在会计生涯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意识。

出于以上考虑,对比分析了市面上的几种教材,最后选取了某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实验教材,它基本符合以上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这本教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了分解,按照“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账→成本核算→对账、结账→会计报表”的业务流程安排教学内容,并在关键的技能点上都进行了相应训练。但是,由于教材出版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以及其他原因,该教材也在某些层面出现与现实脱节的问题:

第一,票据样式和填写方法落后于现实要求。例如,增值税发票样式落后。现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带有密文区域的,税务网上认证系统通过对密文区域的密文识别来确定发票的真伪,以便于企业进行增值税认证抵扣,而教材的增值税发票样板不带有密文部分内容。再如,支票的填写落后。当今企业,已经全部使用圈存器(支付密码器)编写密码来开具支票,但现有教材不能正确反映现金支票与转账支票的正确开具方法。此外,教材采用的票据都是模拟票据,真实感差强人意。

第二,会计分录存在错误。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进行处理,而教材体现则在“投资收益”科目中。

第三,操作流程不完整。教材只讲述编制会计凭证和记账的过程,而各种税种申报的过程以及各类报表的填写没有讲述,导致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会计实务操作的全部过程。

针对上述缺点,在备课和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进行了以下努力:一是将企业真实票据替代教材落后的模拟票据;二是将教材中错误的会计分录做了更正;三是补充了教材缺少的财务报表及税务申报、进项税认证、增值税发票填开等相关内容。

经过归纳、补充、整合,根据我院教学实际,形成16个周、32学时的教学进度安排,具体内容如下: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财务会计实验课程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大二、大三的本科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学过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对会计学科理论的掌握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他们对会计业务的了解较多地还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存在一定的实践盲区。

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当前在国内外应用型本科教育当中比较流行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主张学生在亲自行动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技术必须通过学生的行动才能被学生掌握,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行为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这种教学法发源于美国,成熟和流行于欧洲大陆,主要包括技术规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基于行业的学习等具体教学方法。它以“示范-模仿”为核心,也与企业培训出纳、会计和财务主管人员的做法相接近,其教学过程包含以下五个基本环节:第一,导入。通过情景设置或案例分析,说明学习的内容和意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示范。采用企业真实票据和报表,按照会计业务流程,逐项进行讲解,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才能更好”,使学生对关键技能点的操作要求都有明确、具体的了解。第三,模拟操作。学生按照规范性要求进行模拟操作,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进行巡视和辅导,力求使学生全面掌握、熟练操作。第四,观察与讲评。根据辅导和观察学生的整个练习过程以及学生项目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和讲评,解难释疑,引导学生提高专业能力与素质。第五,完成项目作业。把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技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项目作业,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在业余时间完成。

以上教学设计是笔者依据财务会计实验课程的特点所做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单元都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调整,并注意灵活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所包含的技术规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学习法和基于行业的学习等具体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上下功夫。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会计业务的操作技能,笔者运用拍照、重新绘制和截图等方法,制作了照片、电子表格以及截屏等三类500多张教学图表。第一类,照片图表,有200余张;第二类,电子表格,有100多种;第三类,软件演示及截屏视图,有200多个。

与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相适应,笔者在考试过程中放弃了传统的“终结性考试”(即封闭性试卷考试)的方法,转而采用了“真账重做”这种“过程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新型考试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完成以下四种考试作业:第一,完成财务会计实践中的“四本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第二,完成7类凭证(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银行收款凭证、银行付款凭证、其他货币资金收款凭证、其他货币资金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的制作;第三,完成科目汇总表和科目余额表的编制;第四,完成财务报表的编制。根据学生的考试作业完成情况,并参考平时成绩,给出分数以及相应的中肯评价,指出学生应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得到了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从事会计工作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四、关于财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财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通过模拟-仿真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使会计教学更好地为生活生产服务。但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也发现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一)教材编写问题。如前所述,目前市面上能够供应的财务会计实验教材内容普遍滞后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加强联合和协作,加快教材修订重版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用到与会计实务发展同步的教材,减少教师备课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出版周期的客观存在,教材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不可避免,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高校教师应密切跟踪会计实务发展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增加新的会计实务知识和技能,剔除过时、老化的内容,以适应人才市场对会计专业本科生专业技能和能力素质的新需求。

(二)教学手段问题。模拟手工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财务处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但是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又对学生的电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综合训练的方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财务会计实验可以考虑采用将综合性手工模拟教学与高仿真的分岗实训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后者通常以用友新道V财系统等教学软件为载体,采取分岗位训练的方法,按规范化的会计核算要求,处理该被模拟企业的会计事项。两者结合,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教学体系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巩固会计理论教学的成果,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企业会计业务实际问题的能力。尽管财务会计实验是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仅靠这一门课程不能包打天下。高校应根据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构建手工实验与电算实验相结合、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综合实训与分岗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目标。

(四)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无论教学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始终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导者。当前,高校应用型会计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人员严重不足,教学任务十分繁重。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财务部门挂职或到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兼职,使其能够从事具体的会计或审计工作,进而熟悉会计实务,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此外,还可以聘请在企业或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任职的高级财会(审计)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从而构建一支校企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更好地满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X

参考文献:

1.高林等.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郭枚香.应用型本科教育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0,(12).

3.牟秋菊,李静.高校应用型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