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摘要: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主要依赖国外,光靠引进外国投资和自主创新进行研发是不够的,也来不及。跨国并购提供了一个通过市场方式买卖核心技術的平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掌握核心技術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跨国并购的即时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分析了跨国并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并购带来的风险,并针对我国在装备制造业海外并购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装备制造业;核心技術;风险
  
  一、背景和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乃至经济、科技总体实力的标志。其产业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我国装备制造业却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主要依赖国外,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掌握核心技術成为工业化发展的关键。跨国并购提供了一个通过市场方式买卖核心技術的平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掌握核心技術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1.在装备制造技術方面,技術创新能力较低,核心技術主要依赖外国,所需的大量先进设备仍依赖进口。我国装备制造业对外技術依存度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如美国和日本在5%左右。
  
  2.在产品结构方面,中低水平加工能力和普通机械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技術要求高的重大成套设备和高技術产品又缺乏研发与制造能力。
  我国国产装备的整体国内市场满足度还不到60%,在重大装备领域更低,特别是高新技術装备、微细加工设备(如半导体加工设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装备中技術含量高的产品配套还要依靠国外,如航空发动机、导航仪器仪表、信号系统、精密高档轴承、变频器、数控刀、量具、高速列车的刹车系统等。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石油化工装备的进口依赖程度最高,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来自于进口产品。就装备的技術含量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在研发投入方面,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逐年递增,但总体水平仍明显低于工业发达国家。2007年,七大装备制造行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金属制造品业0.7,通用设备制造业1.5、专用设备制造业2.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4、电气设备制造业1.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2、仪器仪表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0,而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一般为4%左右,其中高技術企业的投入一般为6%以上,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平均达到12%以上。
  当前,我国处于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和产业加工度加快提高阶段,先进技術装备成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条件。跨国并购提供了一个通过市场方式买卖核心技術的平台,是掌握核心技術的一条重要新途径。
  
  二、并购状况
  
  中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最近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大国。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初见成效,呈现出持续、快速、全面增长的势头。
  首先,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主体地位的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目前,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国有、民营、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存在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创新能力弱导致的进口依赖和出口结构问题,产业安全风险增加。这些问题的根本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弱,而自主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着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近年来,出口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量进口技術装备和元器件上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石油化工装备的进口依赖程度最高,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市场也有一半以上被进口产品占领。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0%。
  另外,我国装备工业产品出口的质量不高,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的出口比例还很低。目前,我国装备工业自主品牌出口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0%,绝大部分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或以贴牌生产为主的订单贸易。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走出去”取得明显进展,但是产业安全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少数行业由于过度开放已开始危及产业安全。近几年,外资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势头明显。仪器仪表行业是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和合资项目最多的行业之一,加入WTO次年“三资”企业的产值已占全行业60.6%,出口交货值占90.14%,而且外方多半要求绝对控股或独资,并逐步并购中资优秀企业。工程机械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样进入新一轮高潮,除一批合资企业外,还有沃尔沃(挖掘机)、利勃海尔(挖掘机)、BHS(混凝土搅拌设备)、日本丰田(叉车)等一批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独资厂生产工程机械,同时还有不少原合资厂的外方股东在增资扩股和买断独资。
  
  三、利益与危害
  
  1.利益
  (1)并购的即时服务效应:通过并购得到该企业,不仅可以突破封锁,迅速实现产品技術对接,获得其原创核心技術极品牌、销售渠道、重要客户,技術队伍和生产诀窍等,还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对接节省同类产品开发所需要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使是我国的该类产品技術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快速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行业技術水平,对我国技術创新和企业管理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
  (2)并购的创新促进效应: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核心技術,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寻求自我创新,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形成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体系。2002年大连机床集团全资并购了在专用机床和柔性制造系统技術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英格索尔生产制造系统公司,而后又并购和控股。
  
  2.并购风险
  (1)并购的技術风险。当一家企业通过并购获得的技術应当与企业现有的技術相不匹配,偏离企业目前的技術水平和消化能力或者并购的技術含金量不高、缺乏研发人才保持所获得技術的先进性,后续资金投入大,资金回报率低等导致的风险。
  (2)并购后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整合。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中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市场中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企业文化具有排他性,又有形容性。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不同的行业,企业文化更具有差异性。并购后,若文化不能及时的融合,就会造成双方激烈的文化冲突。同样,并购后由于地区、文化、管理和语言的障碍等,就会使得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容易产生地域情绪,从而导致才流失,会给企业带来莫大的损失。
  (3)管理风险:企业并购前对于自己的经营领域和优势行业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但在并购后,特别是企业为了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混合并购后,企业不仅是扩大了规模,同时也是踏进了一个不熟悉的行业或市场。为了提高生产率,企业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将会随之改变。因为随着规模的扩大和行业的纵深发展,管理协调工作难度加大,复杂性提高。如果盲目通过扩大企业规模。一旦这种规模超出管理者能力约束范围,必将导致企业效率下降,以致并购失败。
  
  四、战略建议
  
  中国装备制造业跨国并购的战略建议:
  
  1.跨国并购前的战略准备。做好战略设计;首先选择适合的接触与沟通方式。了解被投资对象的核心价值以及被投资对象的需求。其次有专业化的尽职调查;有收购方案及实施计划;有商业计划,以及聘用专业化的工作团队最后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在技術方面,要选择企业熟悉的与自己核心业务想匹配的技術,片面的一味的追求高技術而缺乏与高技術相应的吸收能力、使用技術的人才,有害无益。
  
  2.充分重视并购后的整合。企业并购并不是两个企业的生产要素简单的相加。而是必须经过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国企业对外并购中,首先要有相当的文化敏感性,能对被收购方的文化差异进行较好的分析与处理,要通过准备导入、磨合、拓创4个阶段使两方文化得以真正的融合;其次必须注意产业的整合,形成主导产业,才有实力去优化它。尤其是一些产业型公司,应多并购自己熟悉的、与主业务相关的、有优势的企业,使本身的业务与目标企业形成有机整体。
  
  3.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在与发达国家技術差距悬殊的情况下,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術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要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如果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和能力不足,是无法实现在获取海外技術后走自我创新和发展道路的。根据日韩经验,一项技術的引进费用与消化费用比例达到1:10左右,企业才能够在引进技術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开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