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总结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应用及结果。方法 抽取我校2014级护理学专业1班和2班,分别在生理学课程中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和病例导入式教学模式,对比两班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班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级,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病例导入模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理论成绩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生理学;病例导入;教学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机能学科,是医学基础与临床间联系的桥梁。生理学课程理论内容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且生理学知识抽象,是基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1]。病例导入教学模式方案按照PBL原理将病理引入教学方案中,探讨与病例相关的生理学知识,结合临床分析和处理病例问题。本文研究护理学生应用病例导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总结后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1班和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班同学30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1±1.1岁,男同学4名,女同学26名;2班同学29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2±0.9岁,男同学5名,女同学24名。两班同学均自愿参与研究,比较年龄、性别不具有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班级进行传统教学方法,老师借助多媒体、ppt课件、书写板书等形式授课,根据大纲要求安排学生实验。

实验班级进行病例导入教学模式,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结合病例分析生理学原理。课后,老师安排相关病例按小组进行讨论,老师指导同学查阅文献资料,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讲解。每个月进行课堂总结,由同学将列举过的病例进行总结和归纳,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1.3 观察指标

生理课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满分100分)和实验操作考核(满分100分),统计并计算两班同学考试成绩。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2.0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记录,进行t检验。统计学结果中P<0.05表示具有临床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班同学考试成绩,实验班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级,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将病例导入生理学教学模式中,使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变的更具有目的性,让同学们懂得应用生理学知识分析并解释临床实际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讲述理论知识和安排实验课程,同学们只是大量的死记硬背生理学内容,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应用知识,同学学习时也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2]。

本文对比研究了生理学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和病例导入模式,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保持一致[3]。课堂中根据学习内容列举相关病例,增强生理学知识的实效性和同学的应用能力。实验班级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0.05)。病例导入法教学方式具有互动性强、直观性和知识整合性的优势,有效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在生理学教学过程当中,设立临床病例,由小组探讨、总结后发言,培养同学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老师对同学发言进行点评,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同学在课下查阅文献资料,提高其自学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个性化思维形成。实验班级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0.05)。将临床病例导入生理学教学课堂中,使得抽象的生理学理论知识具体化,能够将零散的生理学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学习生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实验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

综上所述,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导入模式,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对临床问题如何入手分析和解决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以后的医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老师起辅导和引导作用,导入与理论知识相关的临床病例进行课堂和课下学习,指导同学课后查阅文献资料,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使医学学生将学习内容运用到临床病例当中,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丽丽, 卢彦珍, 冀菁荃, 等. 病例导入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 2013, 15(3): 228-230.

[2]王晓艳, 王麟.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 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7): 492-493.

[3]张建苹. 生理学实验 PBL 教学的病例设计及其特点[J].中国卫生产业,2015,6(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