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三七药名考证

[摘要] 为使中药学习者提供更多认知中药的角度,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提高中药学习的兴趣,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法、训诂法,通过参考《本草纲目》等书籍,以及报刊、论文等文献资料,对三七各种称谓进行释名。结果显示,其得名主要受其功效、环境、产地、颜色、形态、炮制方法、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三七;释名;考证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2(a)-0082-04

[Abstracts] To provide Chinese medicine learners with an angle for more, deepen their comprehens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increase their interests in it, this paper explained different nam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seudo-ginseng, via Literature research, analytical method and so on. By referring to medical ancient books like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it was mainly affected by its efficacy, habitat, color, shape, processing method, medicinal part, packing season and the like.

[Key Words] Pseudo-ginseng; Shi Ming; Textual research

中药三七是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为多年生草本[1]5,主要分布于云南文山、广西田阳、靖西、百色等地。迄今为止,三七已有4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有“止血神药”的美誉[2]。中医认为,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主治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淤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症[3]212。在《中国药典》中,其正名为“三七”[4]11。然,其异名甚多,笔者就其各种称谓的由来及含义进行释名及考证,以飨读者。

1 三七的各种称谓

除正名为“三七”以外,三七还有山漆[5]、血参[6]、人参三七[7]、参三七[8]、金不换[9]、旱三七[10]、广三七[11]、田七[12]、田三七[13]、田州三七[14]、田漆[15]、滇三七[14]、滇七[16]、昭参[7]、文三七[7]、开化三七[17]、铁皮[18]、铜皮[18]、铜皮铁骨[2]、黄仔[19]、佛手三七[7]、狗头三七[20]、猴头三七[21]、筋条三七[22]、剪口三七[22]、绒根三七[22]、三七粉[23]、三七片[23]、春三七[24]、春七[25]、冬三七[26]、冬七[25]、暑七[27]等几十个异名。

2 三七异名释名考证

关于三七的异名,据考究,其成名主要与以下八种因素相关。

2.1 功效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28]767清·汪讱庵《本草易读》言:“(三七)甘,苦,微温,无毒。散血止痛,去瘀消肿。治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为金疮、杖疮要药。”[29]133徐冬英《三七名称及其文字记载时间的考证》中述说:“为探讨其(三七)是否具有黏性及其性质,本人自行设计并作了实验。结果表明,三七具有弱碱性,但对皮肤具有较好的黏附性,能均匀地黏附并散布在皮肤表面,不易脱落。”[30]故三七又呼“山漆”,意为三七外用治疗跌打扑伤敷于患部,如同黏性强的油漆黏物。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称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7]65崔树德《中药大全》记载:“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别名‘人参三七’(与人参同科)。”[18]455推理得知,參三七亦是由此得名。清·汪绂《医林纂要探源》记载:“(三七)治一切血瘀、血热、疗金疮、杖伤,又谓之血参。”[6]125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曰:“大如拳者治打伤,有起死回生之功。价与黄金等。”[7]65《江苏中药实名考》记载:“人参三七是我国特产的著名药物。这种药用植物是五加科人参的另一品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能因生长年龄的关系,因而代价也相当贵。根据无锡市1957年,中药铺的售价,高档货每两需13.74元。”[31]220因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金不换,贵重之称也[28]767。”又曰:“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疗一切血病。”[28]767故有人参三七、血参、金不换等称谓。对三七奇效和名贵价值,不乏诗词,譬如,清·赵瑾叔《本草诗》:“本命三七不须疑,屈指何曾有数推。锋簇涂来疮即合,杖箈敷上痛无知。损伤跌扑堪排难,肿毒痈疽可救危。猪血一投俱化水,真金不换效尤奇。”

2.2 环境、产地

对于三七的生长环境,《云南中药资源名录》描述其“生于海拔1200~1500 m的向阳坡地,栽培或野生”[32]364,说明了三七异名中“山”字的由来。崔树德《中药大全》记载:“菊科植物土三七(习称水三七)与正文所说的三七系同名异物,其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亦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及咯血、衄血、便血等症。”[18]457为与菊科“水三七”相区别,三七亦有“旱三七”之称。

刘道清《中药别名大辞典》记载:“广三七:产于广西省。”[22]334黄胜白等《本草学》记载:“(三七)主产区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右江流域(靖西、德保、睦边等县)和云南省的文山、广南、西畴、砚山、马关等地,几地连成一片三七的栽培区。”[33]137道出三七的产地及其盛况。历史上广西田阳县是三七有名的集散地,谢万宗《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记载:“古人又因盛产广西,而以右江的田州府(即今之田阳县田州镇)为集散地,故又有‘田七’或‘田三七’之称。”[34]22可知,田漆亦因此得名。书中又言:“本品亦盛产与云南,所以也叫‘滇七’或‘滇三七’”[34]23。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引述《金沙江志》云:“(昭参)即人参三七,产昭通府,肉厚而明润,颇胜粤产,形如人参中油熟一种。王子元官于滇,曾以此遗外舅稼村先生,予亲见之,状较参红润,大小亦不等,味微苦甜,皮上间有带竹节纹者。刘仲旭少府云:昭通出一种名苏家三七,俨如人参,明润红熟,壮少者服之作胀,唯六十以外人服,则不服胀。其功大补血,亦不行血,彼土人患病弱者,以之蒸鸡服,取大母鸡用苏三七煎汤,将鸡煮少时,又将三七渣捣烂入鸡腹,用线缝好,隔汤蒸至鸡烂,去三七食鸡,可以医劳弱诸虚百损之病。据所言:即昭参也”[35]74。邹节明《广西特色中草药资源选编》记载:“特别是云南的文山地区种植的三七最为有名,称为文三七。”[36]573而云南文山州,清郡制设开化府,盛产三七,称“开化三七”[37],上述三七异名皆因环境、产地因素所得。

2.3 颜色、形态

谢万宗《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记载:“(三七)外皮呈光亮的黑棕色(铁皮)或灰黄色(铜皮)。”[34]23叶强《广西多来源药材及混杂品中的调查与考证》言:“质坚而重,不空心,被誉为铁骨铜心。”[11]崔树德《中药大全》记载:“以个体肥大,体重皮细,灰绿色有光泽,断面灰色带绿,无列席,习称‘铜皮铁骨’者为佳”。[18]455谢昭明等《湖南药物志》记载原植物三七亦有“黄仔”之名,因其“有数条枝,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19]95,此名俏皮可爱。此外,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曰:“又近时人参三七中,有名佛手山漆者,形长,俨如佛手……俨如干麦冬而坚实,形小不大,作三叉指形,玲珑如手,故名。”[7]65刘道清《中药别名大辞典》记载:“狗头三七:个体肥大,质坚皮细,有皱纹横向隆起者,形似狗头,故名狗頭三七。”[22]334

2.4 炮制方法、入药部位

根据其不同入药部位,三七也有不少异名。刘道清《中药别名大辞典》记载:“筋条三七:又名筋条七,为加工时剪下的粗支根;剪口三七:又名剪口七,为加工时剪下的粗短根;绒根三七:又名绒根七,为加工时剪下的细小支根及须根。”[22]334《中药志》也记载:“剪下的芦口称‘剪口’,较粗支根称‘筋条’,细小支根及须根称‘绒根’。”[38]11三七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研末、切片两种。丁安伟等《名贵中药谱》记载:“三七粉,为土黄色或灰绿色粉末,体较轻,松散状,苦味带甜;三七片,为横切薄片,切面黄白色至黄褐色,角质样,周边黄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或有裂隙”。[39]128

2.5 采收季节

根据采收季节,三七亦有不同异名。比如,何迎春《三七:药材中的金不换》论述:“立秋前后三七结籽前采挖的叫‘春三七’”,根饱满,质量好;而11月三七种子成熟后采挖的叫‘冬三七’,质量较差。”[24]余传隆《中药辞海》记载:“秋季开花前采挖的称为‘春七’,根饱满,质较好;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的称为‘冬七’,根较松泡,质较次。”[40]160故有春三七、春七、冬三七、冬七等称谓。对于春七、冬七,也有不同说法,《广西中药志》也记载:“本品分两个采收期,第一期在农历大暑前后采收,品质优,质地坚实,个身丰满,称为‘暑七’;第二期在冬至前后采收,表面多皱,品质略逊,称为‘冬七’;冬七运至他省已为翌年春天,故外省亦称‘春七’。”[27]10可知,在交通不便和技术受限的时代,即“冬七”就是“春七”;但随着农业进步发展,三七种植范围得到扩大,因此将“春七”与“冬七”区别开来,而此时的“暑七”便是“春七”。

3 三七正名考证

关于“三七”之名的释义,历来有多种说法,尚无定论。何银堂等《本草名释与传说故事》记载:“(三七名释)其说有二:一说三七的叶子为掌状复叶,每张复叶又由三至七枚长圆形的小叶组成,故名,以其形态而名也;一说三七的成熟期较长,一般至少需要栽培三年后才能入药,以生长七年的三七为上品故名,此乃以三七入药时间而命。还有说三七之名乃言其功,治金疮三至七天必好如初,多为臆释。当以前说为是。”[41]19楚林著《遇见最美的本草》更是记载了“取孟子七年之病,三年之艾之义以示其灵效耳”“三七生长的土壤必须为三分潮湿七分干燥,外部环境则必须三层阳光七层阴凉”以及“三七种植艰辛,生长艰难,一般只有三成收获,七分损失”的说法[42]23,饶有趣味,但多为臆释。

杨崇仁《三七的历史与起源论述》有三七因语音演变而来的记载:“三七的名称渊源,似应从最早应用三七的民族语言中去考究。广西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的苗族是最早发现并利用三七的民族之一。苗语称三七为‘猜’(Chei)。生长在山中的‘猜’,即称为‘山猜’。汉民族结合其有‘粘合金疮如漆’之功效,用谐音称为‘山漆’,简化为‘三七’。因此,三七之名似是苗语‘猜’的谐音与汉语‘山’结合形成的,是我国民族医药相互融合的体现。”[37]刘杰《中国八卦本草》记载:“三七,山漆之谐音也。”[43]228附议了这种说法。

然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28]767《云南土特产概况》记载:“此种植物之形态,每株有三个枝干七个叶子而命名。”[44]31从植物学角度为三七释名,训释虽较平直,但应可采信。

4 总结与讨论

明·卢子颐在《本草乘雅半偈》释“蚱蝉”之名中谓:“以一微物,具此至理。若以大小贵贱起见者,是局于知闻之褊浅,观释氏诠蜣为六即佛,以其性与三世诸佛同体,无有分厘增减,则形中之类任督,与卫行督二十一度,任九度,弥月环周,积数余而蒸变作,克肖乎人,便不怪异,即此可推蒸变巳周,女二七,男二八,精气溢泻,月事以时下之所繇然矣。故古人命名立言,虽极微一物,亦有至理存焉。如蛴螬之背行,先循乎督,蝮之育腹,专依乎任,蝮背拆,化为玄蝉,复循任会督,其如环无端之象。转展化育,始全蒸变之全局耳。”[45]232中药药名不仅是文字符号,也承载着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三七的药名考证可见,中药的命名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他的众多因素影响。中药名谓皆来源于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或出自文人墨客,或出自村夫野老。众多药名带着历史的痕迹,散见于浩瀚的书海中。对中药的释名考订、整理、研究,不仅让中药学习者进一步理解本草文化的内涵,加深对中药四气五味、功效、毒副作用的了解,增加其学习中医药的兴趣,也有助于发掘、传播祖国的中医药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黄鑫.三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郭培俊,孙志蓉,刘文杰,等.名贵药材三七的应用及价格调查研究[C]//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2012.

[3] 唐德才,吴庆光.中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5] 何定杰.本草纲目简编[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 [清]汪绂.医林纂要探源[M].江凌圳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7]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8] 赵存义.本草名考[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0.

[9] 《中药商品知识》编写组.中药商品知识[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

[10]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11] 叶强.广西多来源药材及混杂品中的调查与考证[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2] 胡熙明,张立平,《中国药物大全》编委会.中国药物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13] 韩维恒.中药正别名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4] 贾玉海.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15]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16] 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M].刘荣德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7] 司有奇.黔南本草(上册)[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5.

[18] 崔树德.中药大全[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9] 谢昭明,潘院根,蔡光先.湖南药物志(第一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0] 潘纲.中药材商品知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1] 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中草药炮制规范[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22] 刘道清.中药别名大辞典[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

[23] 徐冬英,黄海滨.三七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8):1465

[24] 何迎春.三七:药材中的金不换[J].中国药店,2007,(12)3:14

[25]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卫生组.文山中草药[M].1970.

[26] 朱圣和.中國药材商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27] 广西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志(第一辑)[M]南宁.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59.

[28]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二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29] [清]汪讱庵.本草易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30] 徐冬英.三七名称及其有关文字记载时间的考证[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7(3):91.

[31]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药物研究室,南京中医学院本草教研组.江苏中药名实考[M].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

[32] 云南省药材公司.云南中药资源名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3] 黄胜白,陈重明.本草学[M].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8.

[34] 谢万宗.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35]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影印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36] 邹节明.广西特色中草药资源选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7] 杨崇仁.三七的历史与起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29(6):84.

[3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中药志(第一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39] 丁安伟,黄耀洲.名贵中药谱[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0] 余传隆,黄泰康,丁志遵,等.中药辞海(第一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41] 何银堂,胡作亮.本草名释与传说故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42] 楚林.遇见最美的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3] 刘杰.中国八卦本草[M].2版.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

[44] 云南省人民政府商业厅.云南土特产概况[M].昆明:云南省人民政府商业厅,1952.

[45] [明]卢子颐.本草乘雅半偈[M].冷方南、王暨南校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收稿日期:2017-07-03 本文编辑:李岳泽)